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招生與樓盤銷售脫鉤回歸教育初心

招生與樓盤銷售脫鉤回歸教育初心

近日,重慶市教委公布2019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政策,首次明確規定:從2019年起,嚴禁任何民辦學校招生與樓盤建設、銷售掛鉤,不得與樓盤新簽訂與學校招生名額相關的合同條款,保障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機會公平。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學校是用來上學的,不是用來炒房的。」這些本來都是常識,但卻需要有關部門專門出台文件並三令五申,可見現實情況之不容樂觀。工商部門早有規定,開發商私售學位,將學位和房產捆綁銷售屬違規行為。但是,這只是廣告用語上的禁令,而且無法對辦學主體起到約束作用,事實上房子和學位綁定在房地產界仍然大行於世。所以,此番重慶市教委作為省級教育主管部門旗幟鮮明地出台新規,劍指「學校和房子捆綁掛鉤」,確實頗有直面矛盾的改革決心和勇氣。

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要求回歸住房居住屬性。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再次強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近年來,在中央的堅決推進和各有關部門的努力下,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房價確實得到了較為理性的控制。但是,很多地區的學位房尤其是與名校捆綁掛鉤的學位房依然價格居高不下。因為,和房子捆綁的很多額外附加屬性依然沒有消除:更加優質的學位、更加高水平的醫療資源……這是助推大城市房價高漲的重要因素。加上現代社會的競爭更加激烈,擠進城市的各階層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覺得教育就是最大的投資,就算傾囊而出也在所不惜。這就是那麼多人爭購學位房最直接、最首要的原因——「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因此,最終大部分房子價格超出了居住意義的本身,而與「名校」捆綁也因此成為房地產商推高房價的有力武器。

但很多現實中一些所謂的「名校」,要麼是民辦學校,要麼是所謂的「名校辦分校」。無可否認,這些民校或公辦名校,在和房地產捆綁之前,很多還是有較高水準並在業內有較好評價的,對得住「名校」之名。但隨著房子和學位掛鉤,原有的優質資源不斷稀釋,一些「名校」也就是象徵性地派出三兩個管理人員或者教師。加上其中常常又摻雜了太多複雜的利益分成,很多就異化成了一種「掛羊頭賣狗肉」的生意了。加上如今樓盤捆綁「名校」早已成為賺錢的公開秘密,很多資本和熱錢也紛紛湧入。一些「名校」根本就是「南郭先生」,只是取個洋名故弄玄虛或通過虛假廣告和宣傳包裝成「名校」而已。在這種情況下,常常會出現「偽學位房」,要麼是買房之初廣告里承諾的配建名校不見蹤影,要麼是條款中有玄機——距離名校雖近卻進不了名校,又或者根本就是一家「克萊登」名校……

因此,這些現象引發各地樓盤和業主、家長和學校產生糾紛的報道不絕於耳。「名校和房子捆綁」的思路和做法,不但沒有真正促進優質資源的均衡,也沒有緩解教育焦慮和社會焦慮。反而會引得越來越多的家長在「擇校」這條路上爭得頭破血流,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背道而馳。

因此,儘管也許會有爭議,也許執行過程中會遇到阻力,而且還需要很多配套措施的多頭並進,比如加強公辦教育資源的有效供給等。但重慶市教委此舉,無疑是將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為依歸的實招。教育資源和相關配套服務,應該是「以人為本」和「以生為本」,而不是「以房為本」,學校更不應該成為炒房的工具。無論是房地產商還是辦學主體,都要回歸初心。房地產商要讓房子回歸居住屬性,不靠捆綁各種附加屬性來哄抬市場價格。學校要老老實實走提高辦學質量的路,而不是通過一些不正當的競爭方式甚至是歪門邪道來擾亂教育。無論是民辦學校還是公辦學校,都不能將辦學當成賺取高額利潤的資本市場,要通過自身的辦學特色和競爭實力去吸引優質生源,才能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作者系華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

《中國教育報》2019年05月14日第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