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里的這句話,越讀越開悟!
我們一般人都是中下根性,不大可能像六祖惠能大師那樣,聽到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時候,就大徹大悟了。但我們雖然不能大悟,卻可以有小悟,積小悟也能成大悟,積大悟最後也會大徹大悟。今天再來分享一下《金剛經》的這句名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每次多少增加一點領悟,就已經感覺法喜充滿了。
這句名言大家雖然都很熟悉,但要真想悟透,卻不容易。我們還是先看一下《金剛經》的原文: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句話是對誰說的呢?諸菩薩摩訶薩,這些是什麼人?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人,是發菩提心的人,菩提心就是清凈心。這段話是佛為這些人指出的發清凈心的方法。
怎麼發清凈心?「應無所住」裡面的「應」字,是決定之詞,無論小乘、大乘,在果位,還是在因地,都應當無住生心。所以我們初學佛的想發菩提心怎麼辦?也必須做到無住,非此不可。
怎樣做到「無所住」?就是「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色、聲、香、味、觸、法,就是六塵,就是世間萬象,一切可見、可聞之外境。「法」這一個字,包括了世間一切不可見、不可聞,卻能為心念所及的境界。不住六塵,就是不應住相,世間一切境界,都不應該執著,這當然也包括佛、佛法。
這外面的一切境界又是如何感知的呢?還是因為我們的六根、六識,沒有眼、耳、鼻、舌、身、意,我們也不會和外境發生關係,所以要想真正做到無所住,就應該在意識上觀照,不能有攀緣、分別之心。
怎樣才能做到沒有攀緣、分別之心了?那就要在起心動念上下功夫,必須發大悲心,廣修六度,布施、持戒是斷我們的貪心;持戒、忍辱是斷我們的嗔心;般若是度我們的痴心;禪定是既能斷嗔心,又能生智慧、斷愚痴,而這些又都需要精進,保持精神貫注。
佛在經中既說「不住色」等,又說「生心」,就是告訴我們,發菩提心者,不可以著相,不可以有分別心、攀緣心,但也不是讓你心如死水,變成石頭一般。而應該發「清凈心」,這是真心,學佛的最終目的,就是讓我們回到真心本性。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而」字是告訴我們,應無所住,並不是斷滅的意思,心是不可以斷滅的,不是說我們先無住,再生心,不是這樣的。它是同時進行的,不是妄心,就是真心,只有這兩種狀態,它是相續的,妄盡情空,妄心不生,清凈心就自然現前。
為什麼這裡用「生其心」,而不用「發心」呢?因為這個清凈心,不是我們主動想發就能發出來的。如果用發心的話,初學者很容易誤解,就會強行按捺住自己的意識,不發妄心,而要發清凈心,有這個念頭,不但發不了清凈心,反而容易憋出病來。
所以用「生其心」,因為清凈心是我們自身本具的,就像萬物都有種子,遇到緣就會自然生長,它是自然而然的,不能刻意去發。雖然說是生心,其實是生無所生,因為生的清凈心,清凈心,就是無所住,沒有任何執著、分別。
這就和《心經》講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道理相同,空、有兩邊都不著。你所他心無所住吧,但他又是住清凈心;你說他住清凈心吧,但清凈心本來就是無所住。
這就是佛法的妙處所在,心行處滅,言語道斷,所以佛在經上常說「不可取,不可說」,只要一說出來,就已經錯了,別人就能挑出毛病來,這真的很難。
總之,要明白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真實義,所謂生,就是任運而生,自然顯現,雖生而實無所生;所謂住,也可以隨緣而住。隨緣而住,卻是無心於住,雖然有住,但實無所住。
古德說得好:「塵塵是寶,處處逢渠」,如果我們真正悟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能夠運用在日常生活之中,則法法都顯無住真心,物物都是般若實相,時時都是修行,處處皆是凈土。
TAG:國學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