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這種走路姿勢,可能預示血管危機!3步自測別忽視

這種走路姿勢,可能預示血管危機!3步自測別忽視

張叔叔近來經常感到腿涼,走路時腿疼、腿麻,需要休息一會才能緩解,上樓比較困難;睡前揉、拉、搓腿,會有麻木的感覺,腿部皮膚也會出現疼痛。去醫院檢查發現,竟然是下肢血管出現了堵塞!

下肢血管,是人體血液重要的運輸管道。一旦堵塞,血液就不能順暢地在血管內流動,輕則引起各種不適,重則危及生命。

更重要的是,糖尿病 下肢血管閉塞,截肢率增加10倍!因為糖尿病除了糖代謝異常,脂代謝也會發生異常,所以糖友的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率比普通人高。

那麼,哪些信號可以讓我們提早發現下肢血管出了問題呢?

判斷下肢血管的健康情況,基本可以採取三個步驟:一看,二摸,三檢查。

一 看

看皮膚顏色,走路的狀況,腳上的汗毛有沒有變少,趾甲有沒有變厚等。

其中不正常的走姿,可能是身體發出的預警信號,甚至是疾病的早期表現。如何識別危險的「魔鬼步伐」?

1

起身難不難?

一般的起身困難,可能預示著關節出現了問題。如果坐下站起來不費力,但快步走或連續上樓梯時,出現抬腿困難、酸麻無力、抬不動、邁不開,休息一下馬上可以緩解,就可能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典型表現。

2

看腰彎不彎?

如果腿部供血不足,可引起間歇性跛行;而腰椎管狹窄,如腰間盤突出,也可以引起間歇性跛行,但是兩者癥狀是不同的。

3

走遠瘸不瘸?

一般人不會感覺勞累的路程,如果你卻越走越乏力,甚至出現一瘸一拐,必須休息才能緩解,可以懷疑有下肢血管堵塞情況。

二 摸

摸摸雙腳的溫度是否不同,尤其是有癥狀的那側,再摸摸腳上的脈搏跳動如何,可以兩側對照著摸。

1

摸足背動脈

足背動脈在腳背,如果摸到強有力的脈搏,且隨著心臟有規律的跳動,說明腿腳是好的。

2

摸脛後動脈

脛後動脈在腳的內側面,手輕輕放在脛後動脈,感受自己兩側脈搏跳動強弱是否相似,以此來判斷下肢血管有沒有堵塞。

脈搏弱的原因多是一側供血不好,比如一盆花的兩個枝杈,其中一邊被刀片阻斷,失去水分和養分供給,花就蔫了。

下肢的血管情況與之類似,血管供血不好,下肢顏色就會偏白,脈搏偏弱。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容易壞死,甚至有截肢風險。

【提醒】如果您的腳部特別怕冷,顏色蒼白,一定要自查動脈搏動。

三 檢 查

其實,用血壓計也可以簡單檢查腿部的血管狀況。

測量腳踝部的血壓和胳膊血壓(兩側量的血壓如果不同,取高的一側),兩者相除即可得出踝肱指數。

踝肱指數=踝部高壓 ÷ 上肢高壓

0.9-1,代表正常

<0.7,表示缺血

<0.5,預示嚴重缺血

<0.3,壞死,有截肢風險

【提醒】

老年人應該測量雙側血壓,當雙測血壓差超過20個毫米汞柱,一定要及時就醫。

下肢缺血者不宜用熱水泡腳,以免加快新陳代謝,產生更多代謝產物,增加耗氧量,加重缺血癥狀,導致血栓脫落引發危險!

如下情況需檢查血管

一側肢體感覺發涼

一側肢體體溫偏低

一側肢體脈搏偏弱

一側肢體行動不便

導致日常生活不便

鍛煉可以增加下肢側支循環的開放,已有一定程度狹窄的朋友堅持科學鍛煉,可以提高肢體遠端的的血壓,建立良好的側支循環,使跛行的距離逐漸的延長。

如何鍛煉?

通過簡單的行走就可以達到鍛煉目的。以一定的速度(比正常行走稍快)行走,走到不能走時為止。

如間歇性跛行者,走到出現不能忍受的疼痛時需停下來休息,緩解後繼續走。這樣一個周期堅持30~40分鐘。對於已經發生跛行的人群,建議每日堅持鍛煉1次,每周4次。

在跛行距離得到延長以後,可以逐漸增加行走距離和速度,更利於側支循環的建立。

溫馨提示

對於有潛在心臟疾病者要小心,鍛煉時過度的勞累會增加心臟負擔,引發心臟疾患。

並不是所有下肢缺血者都適合這種鍛煉,一旦發生靜息痛便不能再通過鍛煉康復,建議儘快就醫。

除了積極的鍛煉,還要注意控制導致血管堵塞的危險因素,如三高,戒掉不良生活習慣: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一定要戒煙,控制代謝疾病,控好血糖、血壓、血脂。

小糖健康說

下肢血管堵塞不僅僅是腿的問題,動脈硬化是全身性的疾病;如果發現下肢血管有問題,建議同時查查頸動脈等其他動脈。因為動脈是一個整體的「管道」,一個地方有問題,其他地方也可能有不好的情況。早發現問題早治療,避免出現心梗、腦梗等嚴重事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TV養生堂 的精彩文章:

陽氣不足就容易心悸心慌!國醫教你兩招,補虛安心,在家就能調理
頭疼、復視、耳鳴可能是腦液出了大問題!如何不花錢修補它

TAG:BTV養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