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雙速」歐洲,歐盟為什麼越來越喪失對西歐富國的吸引力?

「雙速」歐洲,歐盟為什麼越來越喪失對西歐富國的吸引力?

即將於下周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近年來投票率連續下跌。有些歐盟公民不熱衷於投票,而有些國家也對加入歐盟失去了興緻。

荷蘭財政部長霍金斯塔不留情面地指出歐盟面對的苦澀現實:「像挪威和瑞士這樣宜居且富有的國家,決定不加入歐盟;像丹麥和瑞典這樣的國家,決定不加入歐元區;而我們的朋友英國決定離開歐盟。面對這種情況,你應該照照鏡子了。」

與西北歐國家的冷淡相對照的則是興緻更高的東歐國家。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近日稱,歐盟擴員後惠及的是整個歐洲:「波蘭已經從歐盟成員國身份中大大獲益,這歸功於歐盟的投資。而我們在西歐的夥伴也同樣受益。」

兩者各執一詞背後,是十多年來東西歐國家間經濟水平的趨同,以及在發展中呈現的「雙速」歐洲局面。但歐盟為什麼越來越喪失了對西歐富國的吸引力?

西歐不亮東歐亮

最新一輪公布的歐盟成員國經濟增長預測證實了歐洲「雙速」發展的尷尬境地。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計算,在歐盟委員會最新公布的對歐盟成員國經濟增長的預測中,2004年歐盟擴員時入盟的十國在2019年的平均增長率將高達3.46%,遠高於歐盟28國的預測平均增速1.4%。其中,波蘭今年經濟增速預測被上調0.7個百分點至4.2%。

而與之形成對照的,則是德國經濟增速預測被腰斬至0.5%,與義大利(0.1%)成為僅有的兩個年增速低於1%的歐盟國家。而法國和英國的年增速預測均為1.3%。

事實上,在過去十多年中,歐盟各國間經濟水平差距已經持續縮小。歐洲政策研究中心的報告顯示,歐元區的外圍國家大部分都從債務危機的負擔中恢復過來,縮小了與核心區的差距,而近年歐盟擴員時加入的東歐經濟體也很大程度地取得進步。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去年底發布的報告顯示,歐盟國家間通貨膨脹率的差異已經縮小至近20年來的最低水平,商業周期和金融周期也更加同步。

據第一財經記者查閱,東歐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 per capita)也與歐盟28國的平均水平更加接近。歐盟統計局(Eurostat)數據顯示,以購買力標準計算,從2007年至2017年間,波蘭人均產出從只佔歐盟平均水平的53%增加至70%,羅馬尼亞從44%增加至63%,匈牙利從60%增加至68%。

然而,據第一財經記者測算,大部分西歐與南歐經濟體在此期間以購買力標準計算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占歐盟平均水平的比例,卻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萎縮。譬如,荷蘭下降了8%,英國下降了6.3%,法國下降了3.7%,而南歐國家如西班牙和義大利的下降幅度則超過10%,希臘更是懸崖式下跌28%。

歐洲政策研究中心經濟政策部主任阿爾齊迪(Cinzia Alcidi)對此表示:「從東歐的角度來看,歐盟的確更加融合了,但是從南歐的角度看卻並非如此。大多數新的歐盟成員國都通過以高於歐盟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長而向歐盟平均水平看齊,但南歐歐盟國家在金融危機後都減緩了發展速度,因此差異開始增大。」

經濟趨同不能只進行資源轉移

世界銀行中歐和波羅的海國家包容性增長項目主任伯德韋格(Christian Bodewig)將歐盟描述為加強經濟趨同的機器,比如提供更大的市場以及補貼。

第一財經記者查閱到的歐盟委員會數據顯示,2017年波蘭成為歐盟預算中最大受益者,運營預算平衡(Operating budgetary balance)盈餘高達85億歐元,其他東歐國家也是歐盟預算的凈受益國。而德國則是最大的凈出資國,凈赤字高達100億歐元。英國、義大利、法國、荷蘭、比利時、奧地利、瑞典也同樣是凈出資國。

但萊布尼茨經濟信息中心(ZBW)項目主任普雷斯爾(Brigitte Preissl)認為,這種由西歐國家進行大部分預算貢獻、東歐和南歐國家接收補貼的資源轉移,並不能簡單成為賴以完成歐盟經濟趨同的政策工具。

他稱:「機構的協調可以加強經濟協同,但如果認為協同只需要將資源從一個國家轉移到另一個國家,這是很大的錯誤。如果沒有對聯合的歐洲背景下各自角色的充分理解、沒有對資源轉移背後根本原因的充分理解,就不會在超越金錢層面對歐洲到底是什麼有政治討論,那麼這種經濟趨同只會停留在資源轉移的遊戲層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標普再創歷史新高,谷歌蒸發近700億美元,美國或推2萬億美元基建計劃
蘋果財報超預期並啟動750億回購,盤後大漲近5%市值破萬億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