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教:不要再盲目行善了,否則會折損你的福報!

佛教:不要再盲目行善了,否則會折損你的福報!

佛家常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句話說得一點都沒錯,但是在特定的條件下才成立的,如果是盲目的行善,就不一定真的是善有善報了。

行善是可以積累福報的,但如果方式不對,反而會折損福報。所以我們在行善之前,一定要學會用智慧去行善,而不是盲目的用自己認為的善去行善,這種善並非真的善,而是你自以為的善。

行真正的善才可以積累福報,如果是盲目的善,輕則折損自己的福報,重則還會招來禍患,害人害己。

善行總是來說是好事,但世間的事都是在變化的,好事有時可能會變成壞事。比如一個心善嘴惡之人,雖然經常說傷人的話,但他的發心卻是善的,比如一個嘴善心惡之人,雖然經常說讓人聽著舒服的話,但他的發心是惡的,這就會造成善惡其實是需要在一定條件下才成立的。

由於我們每個人的想法與經歷都是不同的,可能你認為的善,在他人看來卻是惡的。比如你把自己非常喜歡的東西布施給了他人,而他人卻並不喜歡你給他的東西,這樣你的行為雖然是善的,但結果並不理想。

我們可以拿一個窮人與富人舉例,如果富人每天都在施捨窮人,甚至一天都不間斷。這樣的善行在富人看來,是福德無量的,但事實上卻是損人無量的。

這樣的行善方式會增長窮人的貪懶性格,這不是在幫助他人,反而是傷害他人的表現。我們在行善之前,一定要先明確什麼是真善,什麼是非善。

再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一個老師,對他的學生很仁慈,學生要什麼老師就給他什麼,如果另一個老師,對他的學生很嚴格,也不會輕易滿足學生的要求。溺愛學生的老師,看似是善良的,但帶給學生的卻是更大的傷害,而體罰學生的老師,看似是不善的行為,卻是對孩子將來最有幫助的。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到處都是,真的善並不是順從對方,而是要從對方所需出發,用智慧去行善。如果盲目去行善,反而是害了對方,還會折損自身的福報。

善行是值得提倡的,智慧的善行更加值得提倡,不過盲目去行善,用自己自私的想法去幫助他人,或是為了求對方的報答而去行善,以及用錯誤的方式行善,這些不是真正幫助他人,而是在損自己的福報。

行善一定要去做,更要去做真正能幫助他人利益他人的事情,而不是盲目去做。感恩閱讀與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悟空說禪 的精彩文章:

如果你信佛,牢記這3句話,福報不請自來
金剛經中,這些經典名句,讀得越多越容易開悟!

TAG:悟空說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