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大肚匣子就是毛瑟C-96改型手槍
最初知道所謂的「大肚匣子」,是小時候看的長篇小說《林海雪原》,講的是解放戰爭中,牡丹江軍分區派遣一支人員精幹的36人小分隊,深入茫茫林海清除匪患的故事,小分隊的武器裝備非常精良,其中一個小隊裝備步槍,一個小隊裝備美式湯姆遜衝鋒槍,一個小隊裝備「大肚匣子」,也即德制毛瑟C-96軍用手槍的改進版。
此槍,也可稱M-1932速射型毛瑟手槍,是一把採用20發彈匣供彈的自動手槍,既可單發射擊,也可連續發射,一般也稱為「盒子炮」,或者「二十響」,抑或「快慢機」等。
之所以稱M-1932速射型毛瑟手槍為「大肚匣子」,可能與其彈容量高有關,以前手槍一般裝彈也就6-10發,而此槍卻配有一支長長的20發彈匣,20發的容量對手槍來說,實在是大肚子了,大概就這麼簡單而已。
至於網路上也有人將10發彈倉供彈的德制毛瑟C-96軍用手槍,稱為大肚匣子,實際上是不準確的,此槍一般稱為「駁殼槍」。所謂的「大肚匣子」必須得是裝上20發彈匣的毛瑟C-96軍用改型手槍,將10響駁殼槍稱「大肚匣子」是會鬧笑話的。
所謂的「大肚匣子」,事實上死沉,空槍重量超過2斤半,加上那隻上了20發子彈的彈匣,那份量就更沉了,因此此槍在發明國裝備數量並不多,但在中國卻大放異彩,引進加上國內仿製的,10發加20發這兩把槍械,總量不下有100萬把,是抗戰時除了捷克ZB-26輕機槍以外,最受中國軍隊歡迎的步兵槍械,也給了卻乏衝鋒槍和半自動步槍的中國軍隊,以極大的火力支撐。
同時,捷克ZB-26輕機槍和毛瑟C-96軍用手槍,是抗戰時日軍最怕的兩把步兵槍械,從戰後日軍的回憶錄中可以看到有所提及。
因此,僅從M-1932速射型毛瑟手槍輸出的火力來看,這把槍確實厲害,原因是有隻隨槍配套的木製槍盒,可以和槍把相連接,射手可實施抵肩射擊,有效射程可提高到150米,網路上也有說有效射程200米的。
20發的彈容量,連發射擊時,火力抵得上是一把微型衝鋒槍,因此,集火射擊時,確實火力非常強大,在戰時局部衝突中,對使用5發栓動步槍的對手會形成火力上的優勢,便於瞬間打開缺口逃之夭夭,或者稱安全轉移。
TAG:國平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