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伊斯蘭在奧斯曼帝國興衰中發揮何種作用?

伊斯蘭在奧斯曼帝國興衰中發揮何種作用?

一、起源

要講奧斯曼帝國和伊斯蘭的關係就不得不從奧斯曼的前身大塞爾柱帝國的成立開始,大約在公元985年(有爭議)由於和烏古斯部落聯盟首領烏古斯·葉護髮生衝突,一支烏古斯部落(後稱塞爾柱)的首領塞爾丘克·貝格帶領自己的部落遷徙到了「氈的」(Cend)地區(今天哈薩克的克孜勒奧爾達附近)並決定集體信奉伊斯蘭教,承認了阿巴斯帝國哈里發的主導地位,成為了遜尼派穆斯林。

關於放棄以前的薩滿教信仰從而信仰伊斯蘭的原因有以下幾點:1.烏古斯部落在以前就和伊斯蘭教有過接觸,對伊斯蘭教教義有一定理解。2.塞爾柱想向南方發展,而南方大部分是信仰伊斯蘭教的地區,信仰伊斯蘭教對於發展更有利。3.伊斯蘭信奉的真主和烏古斯原本信仰中的上天(Gok Tanri)有相似之處。4.為了對抗烏古斯·葉護的勢力。5.由於絲綢之路基本由穆斯林控制,所以加入伊斯蘭社會更有利於經濟發展。

烏古斯部落,圖源:Alchetron

公元1055年,巴格達被白益王朝所代表的什葉派勢力佔領,阿巴斯帝國哈里發向當時塞爾柱的統治者圖赫里勒·貝格求援,圖赫里勒·貝格繼而親自帶兵解放了巴格達。哈里發為了感謝圖赫里勒.貝格為他解除了什葉派的統治,封圖赫里勒.貝格為蘇丹,號為「東西方之王」。公元1060年圖赫里勒.貝格更是迎娶了哈里發的女兒,至此阿巴斯哈里發基本名存實亡,只剩下了宗教方面的權威。

1070年塞爾柱帝國勢力擴張到了耶路撒冷和大馬士革,並從什葉派法蒂瑪王朝手中收復了聖城麥加和麥地那。

江河更替,日月流轉,在此後200多年中塞爾柱帝國也不可避免的逐漸衰落,分裂,但是對伊斯蘭的信仰卻一直完美地保留了下來。在公元1300年左右羅姆蘇丹國分裂,其麾下一支部落趁機宣布獨立,稱號「加齊」,這就是後世所稱的奧斯曼帝國的雛形,它在其後的數百年中經過不斷的征服形成了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的龐大帝國:奧斯曼帝國。

二、發展

奧斯曼帝國發展迅速的原因是奧斯曼帝國的軍事力量領先於同時代的對手。與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相比,突厥人對於征服更加熱心。且從擔任僱傭兵開始,突厥人就善於接受新式武器,如火器、大炮等。

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破君士坦丁堡的城牆,大大加快引入烏爾班大炮的進程。而歐洲對手則依然採用古老的方式、帶著浪漫主義的精神作戰,對土耳其人的戰鬥技巧、出色的紀律性,以及他們的訓練、情報系統和戰術毫無所知,對輕裝上陣的步兵和騎在馬背上的弓箭手會有怎樣的機動性也不熟悉,這使得奧斯曼人在最初的幾個世紀里可以橫掃歐亞大陸。

1.奧斯曼帝國和伊斯蘭的關係

奧斯曼帝國奉伊斯蘭教為國教,將古突厥習俗和伊斯蘭教法結合起來統治國家,其法律、稅務、軍隊、土地,政務等領域均受到伊斯蘭的深遠影響,甚至奧斯曼語都是由阿拉伯字母來書寫的,哈里發的稱號也被奧斯曼帝國蘇丹所採用。奧斯曼帝國蘇丹亦是多年來除三位正統哈里發外帝國的唯一攝政者。蘇丹可被視為政府的化身,儘管他不會完全行使其權力。

圖源:維基百科

而伊斯蘭也是奧斯曼帝國成為一個時間跨度長達600年的龐大多民族帝國的基礎。然而帝國在其發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逐漸脫離教法的軌道,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接下來本文將從各個方面來分析伊斯蘭在奧斯曼帝國形成及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2.法律

孔子說過:「國無法而不治」。這句話在奧斯曼帝國也同樣適用,奧斯曼帝國的法律有三個基礎:伊斯蘭教法,古突厥習俗和被征服地區原有的法律。後面兩個基礎被要求不能與伊斯蘭教法衝突,可以說是以伊斯蘭教教法為主旨而制定的。

不同行省的法律不同,原理和今天美國的各州法律有一定的相似程度。在穆拉特二世時期出現了一個特殊的職位謝赫伊斯蘭,在「立法者」蘇丹蘇萊曼時期謝赫伊斯蘭成為了奧斯曼文官系統的頭領,主要負責給出伊斯蘭教法方面的建議。除此之外他們還會參與到法律制定、審理案件等環節之中,在某些時期還會參與反對蘇丹的叛亂行動。

謝赫伊斯蘭更多的作用在於給出教法方面的參考意見,比如說蘇丹在處理某一項事務時會詢問謝赫伊斯蘭按照教法他的處理方式是否合規,雖然到了帝國後期,謝赫伊斯蘭絕大多數時候只是為蘇丹的行為一個合理的借口,比如在「征服者」蘇丹穆罕默德二世時允許蘇丹上位後殺死自己的所有兄弟包括嬰兒。

在1924年坦志瑪特時期謝赫伊斯蘭這個職位被徹底取消,總的來說:奧斯曼帝國的法律是以宗教為基礎、以人為本的法律。

3.教育

奧斯曼帝國早期國家主要的教育場所是清真寺,在1331年出現了兩所專門用於教育的學校Izmit Orhan Gazi和Izmit Suleyman,在穆拉特二世時期建造了更多類似這種的學校,但是主要的教育場所依然是清真寺。

專業學校大多數都在帝國的大型城市比如布爾薩,伊斯坦布爾等地,主要教授:教法,語法,古蘭經,聖訓,醫學等,由此可以看出奧斯曼帝國的教育主要以宗教的教育形式為主。根據教授知識等級不同學校可以被分為低級和高級兩種。

學校採用小班授課來保證學生質量,通常一個學生畢業之後需要學習25-30年左右才能進入政府機構工作,在帝國後期由於學術中心大多在大型城市,加上學校高層用人唯親,導致很多人無法接受高等教育,學校的腐敗日益嚴重最終導致帝國陷入了無人可用的境地。

4.土地

奧斯曼帝國的土地系統主要是從伊斯蘭土地系統演變而來,分為十分之一制(Osri)、非穆斯林地區(Haraci)和國有土地(Arz-i)三種。十分之一制是指屬於穆斯林的私有土地,這些土地一般是在征服後分發的土地,交稅時上交地里所產農作物的十分之一。

這些土地只可以由平民種植,可以被繼承,繼承時按照伊斯蘭教法分配。麥加,麥地那,葉門的土地都屬於十分之一制。

非穆斯林地區的土地系統則充分體現出了奧斯曼帝國作為一個以伊斯蘭為國教的帝國的寬容性。這些土地可以買賣,可以轉讓和贈送給其他人,擁有繼承權,最高收稅不得超過百分之五十。為了防止稅收變少,不得賣給穆斯林。此類土地一般都是奧斯曼帝國治下的非穆斯林領土。

第三種就是奧斯曼帝國絕大多數土地:國有土地,這種土地會以出租的形式出租給農民,農民收穫後繳納最少十分之一的收穫給帝國,如果不種植則要交一筆一般人一輩子都交不起的罰金,通俗來講就是農民永遠是農民,農民的孩子也還是農民,如果出現意外情況政府會把土地分給其他的農民,土地也不會閑置。總體來講在奧斯曼帝國商人大多數是非穆斯林,大部分的穆斯林都是農民或者軍人。

5.基金會

奧斯曼帝國曾被歐洲國家稱為「基金會之國」,基金會五花八門,層出不窮,從教育到建築再到民生,各行各業都有基金會支持。比如奧斯曼帝國的街道大多數都是由基金會建造的,包括供水系統在內大多數民生設施都是由基金會建造,基金會有自己的土地、投資項目用來盈利,盈利所得用來造福民眾。

土耳其基金會在斯里蘭卡開辦孤兒院,圖源:World Bulletin

基金會也有自己的監督制度以防止出現虧損,帝國鼎盛時期曾出現過3000個以上的基金會。今天的土耳其依然有大量的基金會存在。

6.宗教

在宗教方面奧斯曼帝國十分寬容,相比同一時期歐洲對其他宗教和意見相左的人的迫害,奉伊斯蘭為國教的奧斯曼帝國就要寬容得多。奧斯曼帝國容許基督徒,猶太人以及東正教徒保持原有信仰,非穆斯林地區沿用他們以前的法律,只需向奧斯曼帝國上稅。

例如東正教受《民法大全》約束,《民法大全》早在拜占庭帝國時已經實施了九百年。作為帝國最大的非穆斯林族群,東正教在政治及商業上能享有特權,但須繳納比穆斯林較高的稅項。

最好的例子就是在1453年征服君士坦丁堡時,穆罕默德二世並沒有下令關閉教堂和驅逐基督教教徒,相反允許當地的基督徒在繳納特別稅款的情況下留居,並根據他們原有的體制運作。包括在巴爾幹半島也是如此,比如塞爾維亞就有一定的自治權和宗教自由,同一時期的歐洲卻依然因為教派紛爭而打得你死我活。

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圖源:Reddit

7.軍隊

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基本由屯兵(Sipahi),耶尼切里(Yeniceri)軍團組成。由於在征服君士坦丁堡時安納托利亞來的附屬國軍隊戰鬥力低下,蘇丹不再信任突厥人組成的部隊,所以耶尼切里軍團就出現了,也叫新軍。

這些士兵是從巴爾幹地區的非穆斯林家庭中挑選來的,負責人員在非穆斯林家庭的孩童每五名中選出一名送到突厥人家裡學習伊斯蘭教教法、禮儀,再大一些後接受軍事訓練,組成一支稱為新軍的部隊。

它是帝國第一支常備軍,成員定期接受評選和審查。首選主要是希臘人、保加利亞人、阿爾巴尼亞人、塞爾維亞人及波斯尼亞人(後來包括羅馬尼亞人、喬治亞人、烏克蘭人、南俄羅斯人、波蘭人與亞美尼亞人)。若士兵有才能,可被提升至總督,甚至齊維爾。這些新軍是奴隸,也是軍隊的中堅。他們在平時還擔任警察、宮廷侍衛、消防隊員。

新軍信仰蘇菲派,他們被稱為拜克塔什教團。因為這個教派的信仰介於伊斯蘭和基督教之間,和基督教仍有一定的相似性,畢竟這些士兵依然是基督教家庭的孩子。為了保持一種強烈的軍團意識,他們是不許結婚的,只有退役的新軍才可結婚。

在作戰時,他們在情勢最吃緊時才出擊,因此總是打勝仗。如蘇丹沒有新軍支持的話難以即位,即使成功登基蘇丹政權也不會穩固。但在蘇萊曼時期,新軍被允許結婚生子,導致新軍幾乎變成了世襲制,腐敗不堪,它逐漸變成了一個龐大且擁有軍事力量的利益集團,是導致奧斯曼帝國衰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衰落

有興起就有滅亡。歷史就像一個車輪一樣,不停地重複,龐大的奧斯曼帝國也不可避免的最終走向衰落。

在一個時間跨度長達600年的帝國里,伊斯蘭可謂功不可沒。正是因為伊斯蘭的寬容政策,才使得奧斯曼帝國在兵不血刃的情況下擴張了很多的領土,基本囊括了所有的穆斯林國家。

但是短暫的勝利讓蘇丹沖昏了頭腦,開始逐漸偏離教法的道路。

帝國在蘇萊曼時期達到了鼎盛,接踵而至的勝利讓帝國陷入了一片狂歡,卻忘了需要去儘可能地完善各項制度以管理新的領土。

這時的奧斯曼帝國達到了巔峰,「奧斯曼帝國的艦隊在地中海上航行時沒有任何一個沿海的教堂敢去鳴鐘,因為害怕被當作是對帝國的挑釁。」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當時的奧斯曼帝國已經強大到了接近無敵的地步。

像所有的王朝帝國一樣,蘇丹蘇萊曼之後的蘇丹們卻再也無法達到那時的輝煌,開始逐漸固步自封,重農抑商,這使得技術發展陷入停止。

而此刻奧斯曼人並沒有立刻認識到是他們不僅僅只是失去了一位賢明的君主。奧斯曼帝國在蘇萊曼的兒子塞利姆二世的統治下,雖然還保有以往陸地上的軍事優勢,對地中海的威懾還有所加強,但是到了16世紀末,昔日強盛帝國耀眼的光環在人們的眼中逐漸暗淡。

一些蘇丹開始意識到歐洲在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後,經過政治、經濟以及科技的發展已經變得相對強大。而奧斯曼帝國地域廣袤,海岸線很長,無論是在防禦外敵還是處理內政方面都遇到了異乎尋常的難題。

在奧斯曼帝國統治後期的幾個世紀里,帝國由於政治腐敗,經濟崩潰,內部集團的相互爭鬥,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獨霸一方,儼然逐漸衰敗下去。其次就是因為帝國軍事封建采邑制度受到了嚴重打擊,這種軍事采邑制逐漸脫離教法而向世襲個人封地轉化,結果造成了奧斯曼帝國社會經濟基礎的鬆動,加上廣大農民和被征服民族的不斷反抗,奧斯曼帝國對外戰爭屢次受挫,政治,軍事,經濟實力受到了極大的削弱。

1453蘇丹征服君士坦丁堡後不斷地迎娶烏克蘭、巴爾幹地區的女性,並讓謝赫伊斯蘭在教法層面給出了蘇丹可以不用結婚就和後宮的女奴發生關係的許可。這導致大量非穆斯林女性進入後宮,蘇丹女權時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

1648年-1656年是帝國後宮對政治有很大影響力的一個時期,太后代表兒子行使權力,這並非前所未有,許蕾姆蘇丹在1530年代初繼承艾謝·哈芙莎蘇丹成為蘇丹皇太后。她被威尼斯駐君士坦丁堡大使安德里亞·傑里迪形容為「極度善良、有膽識及聰慧的女人」。

由於易卜拉欣一世無力管治國家,以及年幼的穆罕默德四世於1646年登位,政務就交帝國後宮治理,這時期最著名的女性是柯塞姆蘇丹及其兒媳婦杜亨·哈提婕。

在柯塞姆蘇丹廢黜穆罕默德四世的計劃泄漏後,哈提婕的支持者在1651年將柯塞姆蘇丹殺害,長達9年的後宮干政問題的出現。再加上耶尼切里軍團的不斷叛變,導致歷代蘇丹的改革難以實施,一旦損害到軍團利益,軍團就會起義,迫使蘇丹下台或者殺掉蘇丹。

在蘇丹阿卜杜·德一世發布花廳御詔後,奧斯曼帝國開始全面現代化,卻已為時已晚、回天乏術。隨後到來的一戰讓奧斯曼丟掉了大量的領土,也引發了新一輪革命。

除軍事威脅外,民族主義、愛國主義等歐洲新觀念的傳入對帝國內部的基督教族群帶來了更為直接和重要的影響。希臘、亞美尼亞等少數族裔不斷尋求獨立,歐洲勢力也趁機湧入企圖分一杯羹。在如此連環打擊下,奧斯曼帝國一步步走向了解體,最後宗教依然敗給了人性的貪婪。

凱末爾革命成功後,1924年3月哈里發制被廢除。凱末爾當選為共和國第一任總統,被稱為「土耳其之父」,600年之久的奧斯曼帝國壽終正寢。

土耳其國父凱末爾,圖源: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928年,土耳其從憲法中刪除了「伊斯蘭教為土耳其國教」的條文。自此開始了世俗化進程,但是和所想像的不同,世俗化後的土耳其拋棄了原有的文字換為拉丁文字,造成了文化斷層,新一代的年輕人對以前的文獻一無所知,他們甚至無法閱讀這些文獻。

全面學習歐洲彷彿變成了邯鄲學步,歐洲資本大量湧入很快控制並摧毀了土耳其的經濟,導致經濟持續低迷,社會動蕩。正如魯迅的《拿來主義》中說:窗戶打開了的時候,進來的不止是新鮮空氣,也會有蒼蠅蚊子。

今日主筆 秦時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東研究通訊 的精彩文章:

俄土伊阿斯塔納會面,共商敘利亞戰後重建
美國智庫:支持沙特佔領荷台達是結束葉門戰爭的最佳方法

TAG:中東研究通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