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五遍行心所:不管心的善惡都跟著你

五遍行心所:不管心的善惡都跟著你

心王和心所是相應因,這個以前介紹過,在此就不詳細解說。

當眼睛看花時,這裡有心王,也有心所。心王和心所二者所緣、行相、所依是一樣,時間也是同時。

這個心所不會跟另一個心王走;這個心王也不會跟另一個心所走。所以,各有各的範圍,不會混在一起,這就是第五個相應,也就是質是相同的。

心王和心所共有五個相應——所緣、行相、所依、時間、性質。為什麼講這些呢?我們可能會想,一個是心王,另一個是心所,二者是不同的心法,若二者是不同的心法,它們的所緣、行相是不是就不同?不是的!

心王和心所好像是一家人都是在一起的。做事情是同時起來、同時消滅,好像一起的,但是並不是永遠一起!而是當下它們做事情的階段,彼此互相影響,不是永遠一起。

比如,以末那識的來說,末那識將來會轉變成五智中的平等性智,此時末那識旁邊的薩迦耶見等心所會消滅,末那識也就轉變成平等性智了。

末那識與它旁邊的心所,二者生起時是暫時彼此互相連在一起,生滅都是同時,無論是顯現或不顯現,都是同時,這是暫時的,不是永遠的,在此處我們容易產生誤解。在五個相應法中,時間的相應就是二者生滅同時,也就是暫時顯現或不顯現是同時的意思。

五十一心所分類為五遍行、五別境、十一善心所、六根本煩惱、二十隨煩惱及四個不定心所。

先說五遍行心所。

五遍行是什麼呢?不管心處於坏的階段、好的善的階段或平等的階段,它們都跟心王一起。遍行指它的行動或行持會走到一切心王,每個心王旁邊都會有這五個心所,故稱為五遍行。

比如,煩惱心所、善心所或不定心所,這些心所好的時候是善的,不好的時候是煩惱,及中間不定的,這些心所與五遍行不同,有的是好的時候存在,有的是壞的時候存在。遍行則不管是好的或壞的階段,它們隨時都在。

五遍行是作意、觸、受、想、思,它的次第應該是作意為先,然後觸、受、想、思。

這裡應該如此理解,以「受」而言,它是果報。同樣的,受之前的觸也是果報。以作意為先,它能接觸,再來感受,再來想,再來思考造業。

心的作用很奇怪,它接觸的時候就有「受」的果在那裡了,慢慢後面又有新的造業,造業之後又會有果。這裡有一點循環的樣子。所以,心旁邊的五遍行心所,好像有一點循環,由此可以理解真的會有輪迴。

心本身好像存在著輪迴的體性。以循環的因來看,思之前是想,在想的階段就要小心,若無法擋住感受,接著就會有想。若有智慧,就不會有無明,但是這不那麼容易辦到。

因為我們沒有智慧,所接觸的受都是有漏的受。有漏的受又會幫助生起無明、生起煩惱。所以受之後,想一定會出來。這裡有循環的樣子,也可幫助人理解為什麼會有輪迴。

心旁邊有五遍行,五遍行讓心做這種工作,作了這個工作,它肯定會不停地輪迴。因為基礎上有這樣的東西,在這上面加上果接觸,想法便不停地重新出現。它是正確的想法還是無明的想法?以凡夫而言,想法會一直趨向無明,當然輪迴就不會停止。總之,五遍行中作意、觸、受、想、思,作意應該在最前面。

有的書里有另一個次第,觸在前面,然後作意、受、想、思。他們的根據可能是《大乘五蘊論》。《大乘五蘊論》先講觸,然後是作意、受、想、思。這很難解釋,因為觸的時候是根、識、境三個連在一起,若這三個連在一起,一定有作意,一定有心法。若沒有心法,這三個怎麼連在一起?所以,應該先有作意,然後才有觸。各位要理解,也有這種說法。

宗喀巴大師在《廣論》里曾提到,可以的話,要看《對法集論》,最起碼要看《大乘五蘊論》。現在學習《大乘五蘊論》就是聽從宗大師的勸勉的話,在《廣論》講煩惱的階段,提到「知煩惱相,亦須聽《對法》,下至當聽《五蘊差別論》,知根本及隨煩惱」。

《五蘊差別論》就是《大乘五蘊論》。學習《大乘五蘊論》,我覺得非常好,《大乘五蘊論》第二頁倒數第五行,講心所的階段,藏文版的順序是觸、作意、受、想、思,中文版和藏文版應該是一樣的。我要說明的是,有人依據《大乘五蘊論》主張先是觸、然後作意、受、想、思。要理解,兩種次第都有。

好看點一下 大家都知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卡智慧 的精彩文章:

依止上師是對法的渴求還是尋求依靠
真正謀深慮遠的智者,都是這樣做的

TAG:唐卡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