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牝之門
爭論了幾千年,《道德經》里「穀神」,「玄牝」到底是何奧義?
《道德經》第六章原文: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可以這樣理解,就是指大道生殖器官的門道,指道生萬物,萬物由是而出。玄牝概指: 肚臍於腎精中間的位置,人神所在!玄妙陰陽之產門,這就是天地的根本。連綿不絕啊!它就是這樣不斷的永存,作用是無窮無盡的。
玄牝,道教及修真術語。具體所指其說非一,有天與地、鼻與口、上與下、父精與母血和腎、元神、黃庭中丹田、心之左右二竅等諸說。又有認為即玄關一竅,《悟真直指》:「穀神之動靜,即玄牝之門也。這個門在人身為四大不著之處,天地之正中,虛懸一穴,開闔有時,動靜自然,號之曰玄關一竅,又號之曰眾妙之門。」。
可以說,對於「穀神」,「玄牝」,歷代大德學者辯論了幾千年,也沒有一個統一結果,那麼他們在《道德經》的奧義經旨到底是什麼哪?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天地萬物都是由它而產生,它是宇宙萬物的母體。作為宇宙本源的道,它永遠存在。也就是說,事物生成演化所依循的法則及構成萬物的基本粒子永不消亡,這可謂是穀神不死。玄牝之門:指道生萬物,萬物由是而出。天地根:謂天地萬物生成變化的根本。
更深一層的意思。老子把『道』稱作『天下母』,某種意義上,老子是提倡陰柔為主導的思想的。老子的思想貴柔守雌,他從「弱者道之用」出發,強調「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以「柔弱勝剛強」。他所崇尚的無為而無不為的「道」,就是以柔弱順自然為主要特徵的。在《道德經》 中,「負陰而抱陽」、「牝常以靜勝牡」、「知其雄,守其雌」等這樣貴柔崇陰的例子是很多的。這在當時戰亂時期陽勝而殺伐的時代具有全局的平衡思想。老子用起以柔克剛的思想緩和當時戰亂的陽剛殺伐的環境。
玄牝:的另一種解釋為,古人修真體悟中的一種精神覺知狀態;心無所住,至善如水,至虛如谷(虛懷若谷,百穀之王)之下,產生的一種特殊明澈覺知,稱為穀神,也叫玄牝。
依據參考一:
《關尹子》第二篇「柱」中提到:
(1) 「夢中鑒中水中,皆有天地存焉。欲去夢天地者寢不寐,欲去鑒天地者形不照,欲去水天地者盎不汲。彼之有無,在此不在彼。是以聖人不去天地去識。」
(2) 「衣搖空得風,氣呵物得水,水注水即鳴,石擊石即光。知此說者,風雨雷電皆可為之。蓋風雨雷電皆緣氣而生,而氣緣心生。猶如內想大火,久之覺熱,內想大水,久之覺寒。知此說者,天地之德皆可同之」可以得出老祖們在那個時代已經開始探索並稱呼精神感知層面的幻象天地為「天地」,並發現就算你知道精神覺知為根,你如果沒有特意鍛煉也無法做到夢中識天地根,禪定中識天地根;其第五篇「鑒」,更是古人當時對心境變化的權威深入研究;此篇提到「惟聖人能斂萬有於一息,無有一物可役我之明徹;散一息於萬有,無有一物可間吾之云為」,可看出對覺知明徹的重視,並告訴後人怎麼才能做到。
依據參考二:
《關尹子》和《道德經》學術界早已考證,作者之間關係密切,著作內容關係更密切;其中道德經十六章提到「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恰與參考一中對精神感知的探索相呼應,判斷出禪定中有「天地」,去思慮靜觀之可知其根,此根按照老祖們的對精神層面的研究稱之為「天地根」沒問題;那自然「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正強調「玄牝」是精神層面的覺知狀態,並不是具體器官穴位;正契合佛道兩家的「明心見性」和「修心煉性」,所以《道德經》的無為要貫穿至精神層面,既「入定」「禪定」層面才更具有研究和探索價值;
※金字塔具有神秘的「聚能效應」,可以用來加快你的修鍊進度!
※修行目的不是在追求美好的覺受
TAG:丹道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