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從無到優全球率先,這個上海市技術發明一等獎項目掌控生物製造產業核心「晶元」——酶

從無到優全球率先,這個上海市技術發明一等獎項目掌控生物製造產業核心「晶元」——酶

催化劑,是化學反應的「魔術棒」,它們按照人的需求,改變反應物的反應速率,卻不改變化學式兩邊的平衡,因為90%以上的工業過程中均使用催化劑。

但催化劑,就一定是化學催化劑嗎?大勢所趨的綠色化學需要更為綠色的反應過程。華東理工大學許建和教授項目團隊就瞄準了「生物催化劑」在醫藥研發領域的獨特優勢,深耕十六載,助推相關產業的綠色轉型升級,建立了酶法合成萬能抗氧化劑——「(R)-硫辛酸」的成套工藝,並在全球率先實現產業化。

5月15日,這一「生物催化劑的快速定製改造及高效合成手性化學品的關鍵技術」項目,獲得2018年上海市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基因搜索引擎」千里挑一選出「尖兵」

神奇的(R)-硫辛酸,是一種類似維他命的萬能抗氧化劑,在預防和治療心臟病、糖尿病及老年痴呆症方面有廣泛應用。但其生產的關鍵中間體——「手性氯醇」,因其化學合成條件十分苛刻,安全和環保壓力巨大。

能不能變「化學催化為主」為「生物催化為主」?事實上,設計並創製高效、專一、綠色的生物催化劑和催化工藝,已成為國際上高端手性化學品合成技術發展的普遍趨勢和第一選擇。

經過慎重思考,許建和團隊選擇「(R)-硫辛酸」等手性醇工業生產所需的「羰基還原酶」催化劑作為主攻方向,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就前瞻性地組建起國內最早的生物催化研究室。「生物催化是化學催化的有益補充和手性合成的重要手段,具有反應條件溫和、立體選擇性強等獨特優勢。」 許建和表示。

作為微生物,天然酶的基因數量特別巨大,動輒數以百萬。高效、穩定的工業用生物催化酶的篩選,也猶如大海撈針一樣極其艱難。能否把天生脆弱的酶分子,改造成工業上穩定耐用的催化劑,更是關係到生物催化能否實現產業化應用的關鍵。

為了從多達375萬條基因的資料庫中快速篩選出工業上有用的羰基還原酶,項目團隊通過梳理歸納基因的「進化樹」,科學規劃、聚類約簡,從每3000條相似基因中挑選1名代表,經過常規的分子克隆和發酵技術,製備出可代表300多萬條功能未知基因的1214個先導酶,使得目標酶基因的搜索空間一下子縮小了3個數量級。

「精心挑選並培養出來的先導酶分子,就像是一個個潛伏在茫茫基因『林海』中的『尖兵』,一旦與待測試的目標底物接通『信號』,即可引導『基因搜索引擎』,瞄準『進化樹』上活性先導酶鄰近的基因群落,再通過高通量篩選方法,快速定製並獲得具有特需工業屬性的羰基還原酶。」許建和比方說。

定向進化策略將酶催化效率提高960倍

經過前期的頂層設計和批量定製,項目團隊逐步建立了產權自主、代表性強、品種逾千的生物催化先導酶「尖兵團」。對於製藥工業不同結構的羰基底物,滿足了它們不對稱生物還原的多樣化需求,顯著提升了我國從頭設計和定製工業酶的自主創新能力。

「無中生有」只是第一步,更進一步則是「從有到優」。

在此基礎上,項目團隊針對天然酶活力低、穩定性差等應用瓶頸問題,解析了酶的晶體結構和催化機理,在2018年諾貝爾獎化學獎相關技術的基礎上,創新發展了多目標並行的定向進化策略(MODE),成功將天然羰基還原酶的催化效率提高960倍,穩定性提高1940倍,得到高性能的「(R)-硫辛酸」合成酶催化劑。

生物催化酶「尖兵團」高效而穩定建立,解決了長期困擾工業界的酶催化劑效率低、選擇性差等技術難題,將開發周期由原來的1到2年,大幅度縮短至1到2周,極大提高了目標生物催化劑從頭設計開發的針對性和命中率。

「酶是生物製造產業的核心『晶元』,而智能化是未來發展新趨勢,這些都是技術創新和知識產權爭奪的焦點。」許建和表示,團隊將在繼續堅持源頭創新的基礎上,結合機器深度學習等智能計算方法,持續深耕並完美解出的「卡脖子」難題,更好滿足醫藥化工行業安全、節能、減排等技術轉型升級的深層次需求。

產品總收率翻番而能耗與三廢大減

隨著項目團隊在羰基還原酶催化領域不斷取得豐富成果,蘇州富士萊製藥公司、江西科苑生物葯業有限公司、廈門歐米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慕名而來,希望獲得生產革新方面的技術支持,解決傳統生產過程存在的不安全、不環保、成本高、純度低等難題,開拓全新的綠色生產工藝。

於是,項目團隊跨前一步,深度參與科技成果產業化進程。「大型反應器中局部的過酸或過鹼現象,容易造成酶的工藝性失活。」許建和解釋道。項目團隊改用對酶友好的弱鹼,替代容易使酶失活的強鹼,大幅減緩了酶的失活,並設計製作了酶反應專用的鹼液噴霧均布裝置,顯著降低了反應器中酸和鹼的濃度級差,攻克了長期懸而未決的酶工藝性失活問題。

成功破解酶的失活難關後,項目團隊又針對反應底物在水相中不穩定、頻繁更換工作介質造成大量浪費和排污等情況,在酶促還原反應中引入後續步驟通用的溶劑,形成了「甲苯-水」兩相酶催化介質體系,有效抑制了底物酮酯的自發水解,建立了基於羰基酶法還原的「(R)-硫辛酸」綠色製造成套工藝。

值得一提的是,合作企業蘇州富士萊製藥有限公司由此果斷淘汰了原來使用的6步全化學合成工藝,在全球範圍內率先建立了既高效又環保的「酶-化學偶聯法」合成技術,工藝路線從6步縮短為3步,產品總收率從25%提高至55%,大幅度降低了能源消耗和三廢排放。

十餘年來,該項目獲中國發明專利授權26項,申請美國專利1項、PCT專利1項;發表相關SCI論文45篇,被他人引用530次;近3年為企業新增產值9.8億元,新增利潤2.4億元,並培育了一家上市企業;累計培養博士和碩士研究生100餘人,其中4人已經成長為高校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神經外科「世界級大師團」長三角示範手術:五歲患兒腦幹「禁區佔位」獲95%切除
中山醫院近年年均專利轉讓15例,專利轉讓數居全市醫療機構之首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