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國多個大殺器部署至伊朗周邊,但敢不敢動手看這些就知道

美國多個大殺器部署至伊朗周邊,但敢不敢動手看這些就知道

近段時間,中東風雲再起,關於伊朗石油出口制裁問題持續發酵,目前美國正忙著調兵遣將,大有一副把所有開戰物資儘快預備到位的臨戰姿態。

2019年5月9日,美國海軍「林肯」號航母現身蘇伊士運河,並通過運河進入紅海。

美國已經命令此前原本在地中海進行巡邏的「林肯」號航母編隊緊急開赴波斯灣,美空軍的B-52戰略轟炸機也飛抵中東基地,同時,美海軍的「拳師」號兩棲攻擊艦也已經從本土起航,奔赴中東。原本美國就在伊朗周邊囤積了不少兵力和裝備,加上此次的調動,美國在該地區的總體作戰實力進一步增強。

不難看出,目前美國已經在多個方向、多種領域對伊朗形成了全面包圍乃至是全面優勢,大戰似乎不可避免。那麼,美國真的會選擇開戰嗎?以美軍目前在中東的軍力規模,美國能否將伊朗這個大麻煩一擊斃命?

迪戈加西亞軍事基地被譽為美軍「最重要且最神秘的海外資產之一」,在兩次伊拉克戰爭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至今仍是美國轟炸機在南海等地區執行任務時的重要落腳點。從地緣上看,其位於印度洋中部,正好位處非洲大陸、南亞次大陸、澳洲大陸和南極大陸的正中間位置。重型轟炸機從這裡起飛,只需6個小時就能抵達海灣、南海和中亞等熱點地區。

美國在伊朗周邊的軍事部署

眾所周知,此前美國一直著力於在中東和附近地區建設軍事基地,強化軍力部署,畢竟中東地區擁有很多令美國鬧心的地方。目前來看,美國的基地已經實現了對中東地區的多方向覆蓋,預置部署的兵力的確足以支持美國發動一場中小規模作戰。

假如美國真的發動對伊作戰,那麼其中一個基地必然將成為核心支柱,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迪戈加西亞基地。該基地可以輕輕鬆鬆容納上百架各型戰機,在阿富汗戰爭期間,其承擔起了繁重的轟炸機保障任務,假設未來美國真的對伊動手,轟炸機從該基地起飛的概率將非常大。

1985年,該基地新深水港竣工,同年12月,「薩拉托加」號航母首次造訪並停靠在該港口。經過建設後的港口可停泊包括美軍現役重型核動力航母在內的所有水面艦艇,同時也為美軍經停的核潛艇進行補給。

文章為談兵出品,獨家精彩文章、視頻、CG圖請看這裡【談兵:wytbjs】還可免費下載殲20、東風41等裝備原創手機壁紙。

另外,該地還建設有一個大型港口,可供美海軍所有作戰艦艇進行停靠補給,特別是那裡還停靠有美軍的作戰物資預置船隊。美海軍陸戰隊在該地常年預置了一個陸戰師(15000人)的全部作戰裝備和後勤補給物資,一旦有需求,馬上起錨開赴作戰區域。美國只需要動用運輸機把本土士兵快速運輸到集結區域,就可獲得完整的作戰能力。

除了上述基地,美國在中東地區還擁有非常引人矚目的軍事基地群。據不完全統計資料顯示,目前美國在阿富汗、以色列、土耳其、科威特、巴林、阿聯酋等國都擁有或大或小的軍事基地,其中不少還是當初美國發動阿戰和伊戰時的主要基地,其建設水平非常完善。在這些基地中,美國大約部署了13萬軍隊和無數作戰裝備,足以支撐起一場不亞於海灣戰爭規模的戰役。

2003年,美軍攻打伊拉克之時,曾出動五個航母戰鬥群,其中三個集結波斯灣,兩個在地中海支援。相比較之下,對付更「硬核」的伊朗,美國目前派出的兵力還遠遠達不到開打的程度。

真打還是假打?

不難看出,美軍已經在伊朗周邊布下重兵,看似具備了發動作戰的能力。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

實際上,美伊關係已經不是第一次如此緊張了,這些年來美伊波折不斷,喊打喊殺的聲音更是不在少數,但最終仍然保持了相對和平的局面。要知道,前些年美伊對抗高峰期間,美海軍曾經在中東地區部署了2-3艘航母,以及包括了兩棲攻擊艦在內的龐大艦隊,外界也曾經認為那時是最佳動手時機了,但最終仍然是不了了之。

2019年4月24日,美國海軍兩個航母戰鬥群在地中海匯合:圖左是以「林肯」號(CVN-72)為首的第12航母打擊群,圖右是以「斯坦尼斯」號(CVN-74)為首的第3航母打擊群。

如今美海軍在中東地區只有兩艘航母,分別是「斯坦尼斯」號和「林肯」號,上個月月末兩艘航母才剛剛在地中海集結展示肌肉。其中,「林肯」號剛剛穿過蘇伊士運河抵達波斯灣,而「斯坦尼斯」號仍然在地中海上航行,預計很快將返回美國西海岸,準備接受長達四年的「中期換料大修」。從目前的消息來看,美海軍並沒有派遣新航母的計劃。

一般來說,美海軍在發起大規模作戰行動時,作戰區域內至少要有3艘航母,如今美海軍在該地只有一艘具備長期作戰能力的航母,很難說美國真的有動武決心。就連大規模作戰中必備的兩棲攻擊艦也是剛剛從美國本土基地起航,如此看來,即使美國擁有一系列包圍伊朗的基地,但實際上打起來時仍然「底氣不足」。

4月中旬,美國空軍數架F-35A戰機抵達位於阿聯酋阿布扎比的哈弗拉空軍基地,這是美軍首次在中東地區部署該型號戰機。

以往的經驗表明,美海軍航母從美國東海岸基地出發,部署到波斯灣地區,航程長達14800多公里,至少需要航母以接近30節的速度連續航行12天時間,這還僅僅是航母需要航行的時間。現階段美海軍要臨時編組出一個航母編隊,再趕往波斯灣,所需要的時間就更長了。

另一方面,前段時間美空軍在中東常駐的F-22A作戰中隊已經返回國內休整,接替它的是F-35A隱身戰機中隊,這批F-35A在前段時間剛剛才執行首次作戰任務。按照美國的作戰習慣,開戰時首先動用「戰斧」導彈對伊朗各大目標進行打擊,同時派出B-2A隱身轟炸機進行重點清除,再派出F-22A隱身戰機進行制空作戰,打掉伊朗空軍尚具一定作戰能力的F-14A、米格-29等戰機,最後美空軍大批F-16、F-15戰機攜帶大量對地攻擊彈藥進行「事無巨細」的打擊。在這個過程中,若將F-22A替換成F-35A,其作戰經驗和能力大概還不足以完全掌握伊朗的制空權。

導彈齊射的威力還是很大的,即便是美軍也會頭疼不已。

總結

總而言之,美國雖然以往在伊朗周邊部署了不少部隊,如今也正進一步囤積作戰兵力,對伊朗發動軍事行動的底氣看似正在不斷聚集。但實際上,對於伊朗來說,這種作戰兵力仍然是遠遠不夠的。

和以往伊拉克、阿富汗戰爭一樣,美國的確具備打垮伊朗的能力,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和以上兩場戰爭不一樣的是,打伊朗,美國需要做好付出很多高昂代價的準備。要知道,伊朗囤積了數千枚近中程導彈,其射程可以輕鬆覆蓋美國在中東的多個基地。

儘管伊朗導彈性能比不上大國導彈,但仍然頗具作戰威力。一旦戰爭爆發,美國必須在第一時間內將伊朗的這些導彈找到並摧毀,發射後的也要儘可能的進行攔截,而這些要求,相信看過伊拉克戰爭的人都知道,難度是史無前例的,一旦有漏網之魚攻擊了美國這些繁忙的作戰基地,帶來的真實殺傷效果和心理威懾都是難以估量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兵ing 的精彩文章:

先進技術集於一身!官方曝光殲11D原型機,中國還需要它嗎?
美國拒絕參加中國海上閱艦式,盟友卻組隊來,這次心裡肯定酸透了

TAG:談兵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