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採用TOF立體視覺技術,「遠景智能」瞄準安防、汽車、物流等工業細分市場

採用TOF立體視覺技術,「遠景智能」瞄準安防、汽車、物流等工業細分市場

在智能製造領域,3D視覺技術正變得越來越炙手可熱,因為2D視覺技術有很多難以解決的硬傷:無法獲得物體的空間坐標信息、精度容易受到光線條件的影響等等。

而在3D感測領域,結構光、TOF(Time of flight)和雙目多角立體成像是三種比較主流的技術方案。

36氪近日接觸到的「遠景智能」是一家以TOF立體視覺、AI、邊緣計算為核心技術的公司,擅長做人臉、車輛、行人、行為等多種目標的檢測、分類、識別和跟蹤等。該公司成立於2018年10月,是ADI(亞德諾半導體技術公司)的戰略聯盟成員。

該公司創始人兼CEO李坦告訴36氪,晶元原廠往往強於IP設計,但不擅長幫助客戶解決應用問題,而遠景智能可以為行業客戶提供應用方案、技術授權和定製化的核心模塊開發。

「相當於客戶是做整車的,我們來提供發動機。」李坦說,「很多客戶是帶著痛點需求,通過原廠找到我們,然後由我們幫助設計適合他們場景的解決方案。」

遠景智能採用的TOF技術是通過給目標連續發送光脈衝,用感測器接收從物體返回的光,通過探測光脈衝的飛行往返時間得出目標物的距離。

「蘋果和華為的手機,從最早的雙目,到結構光,到現在的TOF,大家的選擇肯定是有依據的。」李坦說。

雙目、結構光和TOF的區別(圖源:遠景智能)

李坦表示,在三種技術路徑中,結構光的解析度較高,但測量距離受限、容易受強光干擾;雙目技術因為不是主動光源,解析度和精度很容易受到逆光等環境干擾;而TOF的探測距離較遠、幀率高、二次開發成本低、資源消耗少。

目前,3D感測和測量領域的頭部公司「奧比中光」採用的是結構光技術,其感測方案主要應用於消費電子領域,包括手機、平板、體感遊戲、智能家居等,也應用於智能安防和汽車輔助駕駛領域。

因為奧比中光的市場供應鏈布局更早,目前已經在消費電子領域獨佔鰲頭,因此,遠景智能選擇了差異化的布局策略,專攻工業領域的細分市場。

在李坦的規劃里,客流統計是他們首先要切入的應用場景,其次是車載3D人臉識別和駕駛行為分析,再次是物流和工業自動化,最後是網約車、低速無人車。

針對客流統計應用,遠景智能為客戶提供智能終端通用標準品、接入對方的運營平台,終端可投放在軌道交通、商店、學校等地的樓宇、會議室、電梯、出入口,可配備人物身高、步態和行為的識別功能。

李坦說,他們的客流終端單價不超過1000元,隨著出貨量和產能的提高,成本可以進一步降低。

談及與商湯、曠視等公司在安防領域的競爭關係,李坦表示,做雲平台的巨頭很多,但做終端的商家體量都比較小,而且分散。商湯等公司是在雲平台上提供API介面,但遠景智能是在終端處理器上做演算法,其好處在於既可以保證實時性,又能降低成本。因為上傳雲端的傳輸延遲不可控,實時傳輸的帶寬成本也不低。同時,行業客戶對用戶隱私的要求較高,他們 也不希望把自己的用戶信息上傳到公共雲平台。

在車載終端領域,TOF技術可以為網約車的司乘糾紛問題提供技術支持。具體來說,通過以往的2D攝像頭,很難判斷乘客與司機之間的前後距離和邏輯關係,但TOF立體視覺方案既可以用不同顏色呈現出司乘的前後距離和邏輯關係,也能保護人物隱私不泄露,因為其專用視覺感測器不會透露被拍對象的容貌細節,只會呈現人體及其行為輪廓。

從左至右:遠景智能的客流統計、駕駛艙行為分析(圖源:遠景智能)

李坦說,TOF攝像頭監控最開始因為成本較高,只在國外的高端醫療重症監護場所使用,但共享出行和無人駕駛的逐漸普及,會對車載監控提出更高要求。

遠景智能稱,他們近期已與ADI、松下等主流TOF晶元模組企業簽了戰略合作意向,並可最大限度獲得原廠供應鏈支持和渠道代理商資源。目前,他們正在尋求1000萬元的Pre-A輪融資。

李坦畢業於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擁有11年的IDH方案設計創業經歷,擅長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信號處理等技術,主要研究智能物聯網、安防和智能駕駛等領域。該公司主要研發成員來自清華大學,在AI、邊緣計算等方面有多年軟硬體研發經驗。

——————

我是36氪記者王藝瑾,業務交流可添加微信catherineyijin,煩請備註公司 姓名 職務 來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5G商機背後,你沒注意到的隱形黑馬
巴黎聖母院失火,你覺得還有多少年才能再相遇?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