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上手】Surface Studio2體驗,能夠彎下腰來使用的高端一體機

【上手】Surface Studio2體驗,能夠彎下腰來使用的高端一體機

記者 | 唐健博

編輯 |

在Surface Studio問世之前,很難會有人把一塊28英寸的觸摸屏與生產力畫上等號,相同尺寸的屏幕通常只是擔任著顯示的職責。

【上手】Surface Studio2體驗,能夠彎下腰來使用的高端一體機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如果把顯示屏的尺寸再縮小到27英寸,那麼大家會聯想到另一塊一體機中著名的屏幕——iMac/iMac Pro。儘管在創作領域,蘋果已經深耕十餘年,但顯然蘋果的系統並不能讓所有人都適應,尤其是需求多樣的創作者,這部分用戶他們需要在自己熟悉的Windows系統上進行創作。

2016年微軟發布了彼時最強的一體機Surface Studio,與Surface家族的其它成員截然不同,它是唯一一款不能帶走的電腦。

誕生兩年後,Surface Studio2迎來了第二次更新。不過與第一代差別不大,Surface Studio2仍然延續著上一代的經典設計:28英寸4:3觸控屏,零重力鉸鏈,以及主機底座。

【上手】Surface Studio2體驗,能夠彎下腰來使用的高端一體機

微軟適時地為Surface Studio2升級了屏幕顯示素質和配置,其屏幕亮度提升到了500尼特,同時覆蓋了DCI-P3色域,該屏幕的色彩對比度提高了22%。加上英特爾第八代酷睿處理器,Surface Studio2已然是截至目前最強的Surface。

3:2顯示屏

Surface Studio2是名副其實的「工作站」,僅機身便有近10kg的重量。當我把它從包裝箱里取出來時,著實費了不少勁。

Surface Studio2配備的28英寸觸摸屏,解析度為4500x3000(1350萬像素),比標準的4K屏幕多出63%的像素點,並且PPI達到了192,顯示效果極為細膩。如果是從事影像行業的用戶,一定會覺得這塊屏幕的解析度非常奇怪,因為常見的屏幕都是16:9,但如果你親眼看到Surface Studio2的屏幕時,便會忘記這堆參數。

【上手】Surface Studio2體驗,能夠彎下腰來使用的高端一體機

屏幕延續著經典的4:3比例設計,相比較其它4K的超寬頻魚屏,Surface Studio2的屏幕更符合人眼的視覺舒適區。大屏幕的優勢,是能容納更多的顯示內容,Surface Studio2在屏幕上最多可以同時顯示4個任務窗口,這意味著我能夠一邊碼字一邊查閱資料,另一個窗口還可以刷刷微博。

而4:3屏幕相比帶魚屏的好處,是當我在屏幕上進行多任務操作時,不用大幅度地晃動腦袋,一眼便能看完所有的內容。人眼的可視範圍是124度,當注意力集中的時候約為25度,帶魚屏(寬屏)在此時顯然不符合人眼的習慣,而4:3的比例更適合多任務處理。

【上手】Surface Studio2體驗,能夠彎下腰來使用的高端一體機

相比較iMac的弧面顯示屏背板不同,Surface Studio2全身透露著微軟自己的設計語言,機身極度簡潔,除了右側下方的標誌性開關鍵和音量鍵,沒有多餘的設計。

【上手】Surface Studio2體驗,能夠彎下腰來使用的高端一體機

屏幕邊緣稜角分明,其背板是純平,微軟的「田牌」Logo置於中央,主機部分則挪到了底座里。得益於此,Surface Studio2的屏幕僅有12.5mm厚。當我需要變換使用形態的時候,雙手握住也不至於感覺厚重。

【上手】Surface Studio2體驗,能夠彎下腰來使用的高端一體機

零重力鉸鏈

Surface Studio2之所以被稱作「工作站」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它擁有兩種工作形態。屏幕可以隨用戶需要,變換20°~105°之間任意角度。豎起來當作顯示屏,「躺下來」則可以當作畫板。

【上手】Surface Studio2體驗,能夠彎下腰來使用的高端一體機

而為了讓用戶更輕便地變換形態,微軟在Surface Studio2屏幕與底座之間置入了特殊的鉸鏈結構,使其能夠達到輕量化的使用效果。

微軟利用了彈簧恆定勁度係數的特點,當鉸鏈開始運作時,彈簧的拉力可以抵消屏幕的重量,如此一來,用戶只需要一根手指便能抬起屏幕。而沒有人會注意到,這塊屏幕實際上重達5kg。

起初在使用這個傳動結構時,或許會找不到準確的發力點,但當我的手隨著屏幕慢慢旋轉,便會習慣那個發力的角度。

【上手】Surface Studio2體驗,能夠彎下腰來使用的高端一體機

微軟在做到整體形態極簡的情況下,把複雜的構造留在了內部,這不得不讓我聯想到了Surface Book那猶如機甲的鉸鏈結構。

【上手】Surface Studio2體驗,能夠彎下腰來使用的高端一體機

微軟把類似的衝擊感運用到了Surface的每一處設計里,28英寸看似笨拙的屏幕,有了零重力鉸鏈做輕量化輔助,而真當它躺下來的時候,屏幕下方還有一條專做緩衝的橡膠墊。

【上手】Surface Studio2體驗,能夠彎下腰來使用的高端一體機

生產力的兩面性

生產力的定義正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改變,如果時間倒轉10年,那麼一體機工作站將會是「生產力」唯一的代名詞。如今當移動化辦公成為常態,筆記本電腦也是「生產力」的一面。只是在更大型的任務面前,仍然有專業工作者會青睞工作站這樣形態的生產力工具。

Surface Studio2將主機塞入了3.3cm厚的小方盒子里,前側和左右兩側沒有任何東西。所有介面都被放在了後側,從左到右包括4個USB3.0介面、乙太網介面、電源口、Type-C介面、3.5mm耳機介面,甚至SD卡槽。

【上手】Surface Studio2體驗,能夠彎下腰來使用的高端一體機

主流的介面都被覆蓋,mini-DP介面被替換成了Type-C介面,彌補了上一代Surface Studio沒有該介面的遺憾,而這個Type-C的介面還支持兩個4K 30Hz或一個4K 60Hz的顯示屏輸出。需要注意的是,它仍然不支持雷電3標準,是一個普通的USB3.0介面。這對於需要大儲存傳輸的用戶來說的確是一個小遺憾。

介面位置的設計雖然足夠簡潔,但使用起來卻顯得彆扭,因為當我需要外接設備的時候,都得繞到後面找到準確的位置。好在電源線本身會給機身背後留出一定距離,因此如果習慣了位置,盲插也是可以的。

【上手】Surface Studio2體驗,能夠彎下腰來使用的高端一體機

【上手】Surface Studio2體驗,能夠彎下腰來使用的高端一體機

底座里,微軟給Surface Studio2的儲存從SSHD升級為了1TB/2TB的SSD,配備i7-7820HQ處理器,英偉達GTX1060/1070顯卡。這樣的配置足以讓它應付主流遊戲,只是3:2的解析度在主流遊戲里顯得比較特殊,可能會引起畫面比例不兼容的情況。

不過畢竟Surface Studio2是為生產力而生,對遊戲的支持只是在強大的硬體基礎上順帶的。它能夠流暢運行Autodesk、Adobe等專業軟體套件,設計師、影像工作者等等日常任務的處理都綽綽有餘。

【上手】Surface Studio2體驗,能夠彎下腰來使用的高端一體機

而我的日常主要是碼字和處理視頻以及圖片,印象筆記、Photoshop、Premiere、Lightroom都是我經常使用的軟體,因此Surface Studio2使用起來沒有問題。

考慮到如此小的空間硬體集成度極高,其內部放置了性能強勁的處理器和顯卡,微軟在底座四周都布滿了密集的散熱孔,並且底座也採用了金屬材料以便於散熱。

【上手】Surface Studio2體驗,能夠彎下腰來使用的高端一體機

實際使用時,同時運行Photoshop、Premiere等大型軟體,機器高負載工作的時候還是能聽到風扇的聲音。微軟在主機內部,處理器、顯卡和內置電源都分別設計專門的風扇,幫助機身快速散熱。

試一試彎下腰來用電腦

強勁的硬體配置並不能完全展示Surface Studio2的全部,其套裝內有Surface滑鼠、鍵盤以及Surface Pen,都是無線的。另一個出鏡率很高的Surface Dial則需要額外購買,但在微軟商城裡,默認購買選項就是Dial的套餐。

【上手】Surface Studio2體驗,能夠彎下腰來使用的高端一體機

比起普通的電腦的鍵鼠套裝,Surface Studio2的觸控筆和旋鈕(Dial)與旋轉觸摸屏構成了自己的人機交互生態。而如果你是一名繪圖設計師,那麼一定對繪畫觸控板不會陌生。

【上手】Surface Studio2體驗,能夠彎下腰來使用的高端一體機

Surface Studio2改變了這種工作姿態,當你需要繪圖的時候,只需要把屏幕放下來,彎下腰來使用Surface Pen在屏幕上畫畫。這種無限趨近於真實繪畫體驗的設計,有時候會讓人忽略正在用電腦畫畫,更能激發設計師的創造力。而換一種姿態用電腦,對於普通人來說,也是一種新奇的體驗。

為了達到這種真實的體驗,Surface Pen支持傾斜書寫、具備4096級壓感。換句話來說,我用筆的力度都能被屏幕感知到,畫出來的線條粗細也不同。

【上手】Surface Studio2體驗,能夠彎下腰來使用的高端一體機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畫畫過程中,Surface Pen使用起來略有延遲,在緩慢畫線條的時候,會出現抖動的情況。

交互生態的另一個工具,是Surface Dial。這個外表平平的旋鈕,充當著擴展工具選項的責任。平時它可以放在鍵盤旁邊,輔助我調整音量、調整亮度、滑動網頁。

【上手】Surface Studio2體驗,能夠彎下腰來使用的高端一體機

而畫畫的時候,它還能「站」在屏幕上進行更多樣化的控制,例如筆觸大小、畫筆種類等參數。這樣一來,我能左手使用Dial,右手使用Surface Pen,趴在屏幕上專心畫畫,不需要再低下頭尋找滑鼠鍵盤。

總結一下,Surface Studio2幾乎能夠完成我能想到的所有日常工作。

【上手】Surface Studio2體驗,能夠彎下腰來使用的高端一體機

可是Surface Studio2也有其自身的桎梏,近3萬元偏高的售價與較為保守的配置,註定它會成為小部分人的選擇。

番茄社最終給Surface Studio2的番茄指數為7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