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教的中國化與中國化佛教

佛教的中國化與中國化佛教

(四)禪 宗

禪宗因主張用禪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習而得名;又因該宗以「傳佛心印」自稱,以覺悟眾生本有之佛性為目的,故亦稱「佛心宗」。

禪宗是一個影響最大、而又最具中國特色的佛教宗派,隋唐之後,禪宗幾乎成為中國佛教的代名詞。據佛教史記載,該宗的創始人是南北朝時來華的印度僧人菩提達磨,其後傳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弘忍之後開始分化為南北二宗。北宗的領袖是神秀,其主要思想是「拂塵看凈、方便通經」,強調經教,力主漸修,晚唐之後,日趨衰落。南宗的代表人物是慧能,其主要思想是即心即佛,頓悟見性。由於慧能對傳統的禪學進行了一系列帶根本性的變革,故史上有「六祖革命」的說法。慧能雖然名義上是禪宗六祖,實際上是中國禪宗的真正創始人,因為人們通常所說的禪宗,多指以慧能為代表的南宗,因此下面著重介紹南宗的即心即佛、頓悟見性和解脫不離世間等思想。

所謂「即心即佛」,是指世間出世間的一切諸法,原都不離自心自性,只是人們經常為煩惱惑障所遮蔽,因此,不能了悟本心本體本來是佛。如果人們了悟自心自性本來是佛,那麼,只要於自心上頓現真如佛性,即可成聖作佛,而不必向東向西四處尋覓。基於這一思想,禪宗主張直指心源、不落文字,認為一切經教文字只是方便設施,坐禪修行也只是枉受辛苦,只要能做到「無著」、「無念」、「明心見性」,即可直人佛境,成聖作佛。

所渭「頓悟見性」,是指修行方法上注重心悟。因為禪宗認為佛不離自心,因此強調「道由心悟」。「迷」與「悟」是禪宗用以衡量凡聖生佛的一把標尺。在禪宗看來,迷即凡即是眾生,一念若悟,即聖即是佛。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迷凡悟聖」。但對於如何悟,南北二宗看法不同,北宗主張漸悟,即經過一定的修行之後,逐漸覺悟;南宗則注重頓悟,用神會的活說,即「利劍斬束絲」,一劍之下,百念俱斷、煩惱盡除。後來慧海進一步發揮頓悟思想,指出「唯有頓悟一門,即得解脫」。希運更把它概括為「無修無證、直下便是」,把頓悟思想推到極致。晚唐之後,「頓悟見性」思想幾乎成為禪宗修行方法的「唯一法門」。

禪宗另一個重要思想是主張「解脫不離世間」。這個思想的正式提出和日益被注重,也是從慧能開始的。

禪宗初幾祖的作風,從總體上說,比較重林谷而遠人間。他們提倡獨處幽棲、潛形山谷,泯跡人間、杜絕交往。如初祖達磨,以深居嵩山面壁禪定著稱,二祖也以注重坐禪聞名,三祖僧璨禪法的特點是「隱思空山,蕭然靜坐」。四祖道信更以山林是托,提倡「閉門坐」,教誡門人「努力勤坐為根本」,五祖弘忍亦強調「棲神山谷,遠避囂塵,養性山中,長辭俗事」。總之,慧能之前的幾代祖師均以獨宿孤峰,端居樹下,終朝寂寂、靜坐修禪為特點。這種現象自慧能之後,就開始發生變化,由原來的岩居穴處、潛心修行,慢慢發展到先識道、後居山,進而衍化為既在紅塵浪里、又在孤峰頂上的人間佛教,最後又流於運水搬柴皆神通妙用的泛化宗教。

慧能在《壇經》中極力反對離世間求解脫的思想和做法,而主張於世間求出世、即世間求解脫,反覆強調「法元在世間,於世出世間,勿離世間上,外求出世間。」這一思想經神會提倡弘揚之後,禪宗後學多沿著惠能所開拓的人間佛教的路線走,進一步把世間與出世間打成一片。

到了後期禪宗,佛教的世俗化、社會化進一步發展為佛性的泛化與物化,所謂一花一葉,無不從佛性中自然流出,一色一香,皆能指示心要、妙悟禪機。此時之禪宗,不但淡薄了世間與出世間的局限,而且混淆了有情與無情物之間的差別;不但不提倡出世苦修,而且大力宣揚法,法是心,塵,塵是道,直指便是,運念即乖。所謂「無明空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土麵灰頭不染塵,華街柳巷樂天真,金雞唱曉瓊樓夢,一樹花開浩劫春。」這說明此時之禪宗不但主張即世間求出世,而且提倡混俗和光,作一個本源自性天真佛。

所謂後期禪宗,主要包括「五家七宗」。「五家」指青原行思系下形成的曹洞、雲門、法眼三宗,和南嶽懷讓系下形成的臨濟、溈仰二宗。臨濟宗在宋代又形成黃龍、揚歧二派,合稱「五家七宗」。「五家七宗」之分,並非教旨不同,只是在啟發方式上有所差別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般若五台山 的精彩文章:

憨山大師開示——示無生祿禪人
阿羅漢也不能這樣想:我已經得到阿羅漢道了

TAG:般若五台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