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收回台灣省的施琅,明明是大功臣,可為何台灣人卻不喜歡他?

收回台灣省的施琅,明明是大功臣,可為何台灣人卻不喜歡他?

提起古代的台灣,作為中國人的我們,必然會想到2個人:鄭成功和施琅。前者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了台灣,是個民族英雄;後者從鄭氏手中收回台灣,維護了國家的統一,是個大功臣。

按理說,一個是民族英雄,一個是國家的大功臣,都會受到台灣人的敬仰。可實際上,施琅在台灣人心中的形象並不正面,可以說討厭他。那麼問題來了,收回台灣省的施琅,明明是大功臣,可為何台灣人卻不喜歡他?

收回台灣省的施琅,明明是大功臣,可為何台灣人卻不喜歡他?

首先,相對於鄭成功擊敗荷蘭殖民者的正面性,施琅降清給他自身招來了不少的黑點。畢竟大明間接亡於大清,南明又直接亡於清朝。

其次,施琅在治理台灣時,利用「山高皇帝遠」,朝廷不易挾制自己權力之便,巧取豪奪侵吞海島大片良田為己所有,幾乎佔據南台灣已開墾土地的一半之多,名為「施侯租田園」,收的租子叫做「施侯大租」。

收回台灣省的施琅,明明是大功臣,可為何台灣人卻不喜歡他?

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台灣日據時期。「施侯大租」的收納統歸清朝在台衙門代行,並保送至北京轉交施琅世襲業主,其家族成為當地不折不扣的豪紳。不僅如此,施琅猶嫌不足,還貪得無厭,連無田無地的澎湖漁民也不放過,向漁民們勒索「規禮」收入私囊。

可見此人無比貪婪!同時,施琅規定:赴台灣的人不許攜帶家眷,也就是說不許老百姓在台灣紮根,這一政策後來導致台灣婦女奇缺。不僅如此,施琅還以惠州、潮州地區的人大多通海,禁止內地與台灣的往來。

收回台灣省的施琅,明明是大功臣,可為何台灣人卻不喜歡他?

尤其是嚴禁廣東客家籍人渡台,理由是那裡出的「海盜」多,以及惠潮之民多與鄭氏相通。後來,施琅極其後人,認為台灣人是明鄭遺老遺少,必定不忠誠於清廷,因此對他們徵收重稅,弄得民怨極深。

對於這種情況,連康熙皇帝都非常不滿,罵道:「昔年提臣施琅倚勢霸佔,立為獨行,每年得規禮一千二百兩;及許良彬到任後,遂將此項奏請歸公,以為提督衙門公事之用,每年交納,率以為常。行家任意苛求,魚人多受剝削,頗為沿海窮民之苦累。」

收回台灣省的施琅,明明是大功臣,可為何台灣人卻不喜歡他?

除此之外,台灣與大陸的意識形態的不一,也讓台灣人同情明鄭的「正統」,將施琅視為與吳三桂一樣的漢奸賣國賊。而在台獨勢力中,施琅也是代表大陸進犯台灣的侵略者。

因此,台灣人不喜歡大功臣施琅也說得過去。(喜歡的話多多關注,多多點贊,多多收藏,轉發和評論,謝謝!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歡迎品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袁袁說史 的精彩文章:

地球史上最強的武器——沙皇氫彈,為何又被稱作「大伊萬」呢?
忽必烈明明是蒙古人的英雄,可為何外蒙人還討厭他呢?

TAG:袁袁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