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學校里上解剖課的屍體是哪裡來的?使用完畢之後又會如何處理

學校里上解剖課的屍體是哪裡來的?使用完畢之後又會如何處理

學醫的朋友應該都知道,解剖課是醫學中的一門重要課程,剛開始的時候,學生們可能需要很多其他的物品代替屍體來練手,但是等他們手法成熟之後,就得使用真正的屍體來進行解剖了,因為只有實踐才是最好的老師,他們只有通過解剖真正的屍體,才能幫助他們在醫學生有更大的進步。

不過,說到這裡就有一個問題存在了,學校裡面上解剖課的那些屍體,都是從哪裡得來的呢?而這些屍體在使用完畢之後,又會如何處理他們呢?

實際上,遺體捐贈是醫學院屍體的主要來源。很多人在自己生前就會立下遺囑,希望自己在去世之後,可以將自己的遺體捐贈出去。不過,只有小部分人會做出這樣的選擇,畢竟在我們國家是講究入土為安的,而且遺體在捐贈出去,還會被學生們拿刀子划來划去,最終也無法保留一個全屍,因此很多死者家屬從心理上就十分的抗拒。

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通過遺體捐贈的方式,可以為後人提供一些科研價值,為祖國的醫學進步作出巨大的貢獻,也算是一個比較有意義的事情。因此,還是有不少人願意進行遺體捐贈的。所以這種方式,是醫學院屍體的主要來源之一。

除了自願捐贈之外,還有一些無人認領的屍體,比如說一些流浪者,或者是失蹤人士在死了之後,或者是大災難之後,從災區中挖出來身份不明的屍體。有關機會在發布信息之後,如果長時間沒人前來認領這些屍體,他們就會將其捐贈給醫學院,作為解剖課上使用。而這個時間段,原則上來說是兩年。也就是說,兩年之後還是沒有人來認領這些屍體的話,就會被送去醫學院充當解剖的屍體來使用。

那麼這些屍體在解剖完畢之後,是如何來處理的呢?事實上,一些非常有價值的器官會被製作成標本,永久的保留下來,供後人研究和學習。而一些患有比較罕見疾病的屍體,也會被保留下來,供後人進行深入的研究。不過,對於那些普通的屍體,醫院在解剖完畢之後,基本上都會選擇將其火化,然而將骨灰送還給其親屬。

總的來說,醫學院屍體的來源,就是通過自願捐贈,以及那些無人認領的屍體,還有一部分死刑犯的遺體。而在解剖完之後,這些遺體要麼會被火化安葬,要麼會被製作成標本,供後人進行深入的研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的手冊 的精彩文章:

白起被賜死時,已經是一位無權無勢的老人,秦王為何一定要殺死他
真實的座山雕實力如何?是否真的擁有坦克,以及固若金湯的碉堡

TAG:歷史的手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