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寄宿生家長的哭訴:如果能重來,打死我也不讓孩子住校!
昨天,家長群里有一位家長私聊我。
「老師,孩子馬上就要上初中了,您說我要不要把他給送到寄宿學校?」這位家長問道。
我看到消息後,想都沒想就立馬敲了兩個字給她發了過去:「不要!」
家長很是疑惑地問:「老師,人家不都說寄宿能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什麼的嗎?」
我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給她講了一個故事。
我有一個朋友家的女兒,剛上初中的時候父母就把她給送到了寄宿學校。
朋友當時特開心地跟我說:「從小就得讓她多鍛煉鍛煉,別以後上大學床單都不會鋪,那多不好啊?」
於是一家人高高興興地就把女兒送進了寄宿學校。
然而,想的總是很豐滿,現實卻是很骨感。
還沒過一年,朋友就發現女兒好像出了什麼問題。
以前總是笑嘻嘻地,就像個無憂無慮的小公主一樣,天天在耳邊叫「媽媽長,媽媽短」的
現在倒好了,回家一句話都不吭聲,就知道躲在自己房間里不出門。
朋友有時候想進門探個究竟,卻發現女兒根本就不理睬她。
無論問什麼,都是那句「嗯,沒事,挺好的。」
無論說什麼,都是那句「嗯,知道了。」
曾經的貼心小棉襖一下子就沒有了!
這可把朋友的心深深地「扎」到了。
「我的女兒怎麼變得冷冰冰的了?」朋友有一次實在忍不住了,打電話跟我抱怨道。
寄宿非但沒有把女兒變成「全能優秀」,反而變成了「沉默寡言」。
有的家長總覺得,把孩子送進了寄宿學校,孩子能夠快速成長。
但是真的是為了孩子的成長,而不是為了減少自己的撫養責任嗎?
曾經在補習班門口無數次聽到家長們這麼說
「工作太忙了,根本沒空去管孩子,想著就把她送到學校去算了。」
「就是,想著學校也有老師管,自己都不用操一點心兒的!」
「讓姥姥姥爺管總是覺得不省心,」
這類話不絕而縷地傳入到了我的耳朵里。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進入寄宿式學校,表面上為的是孩子好,實際上卻是推卸了做父母的責任,害了孩子。
著名的教育專家易建莉女士就明確地反對寄宿制,她認為如果父母和孩子隔斷開了就能鍛鍊出很強的自理能力的話,那麼孤兒院孩子的教育應該是最好的。
然而實際上在孤兒院的長大的孩子大部分都有較重的心理問題,比如自我意識和合作意識還停留在較低的層面,這都是因為他們被剝奪了正常的家庭生活和父母之愛。
想想家裡的孩子在寄宿式學校裡面,成績下降了只能自己哭,跟同學相處出現問題時,也不敢找老師,只能默默忍著。
長此以往,不出心理問題才怪!
我想起自己家的小侄已經上了三年的寄宿學校了,馬上就面臨中考。
然而成績卻是吊車尾,天天打架惹事兒,愁的家裡不要不要的。
我不止一次地問嫂子:「孩子不是在寄宿學校嗎?按理說學校應該管的很嚴啊。」
嫂子一聽我這麼說,滿臉愁雲地跟我說:「唉,別說了,人家寄宿的那麼多孩子,老師哪能一個一個的都照顧到啊?」
「那你們當初的意思就是當』甩手掌柜』?一點都不管的?」我驚訝地問了一下。
嫂子這時候沒有吭聲了。
對於孩子來說,初中階段的三年是最重要的時期,在這個時期里,孩子的身心都會發生許多的變化。
敏感、焦慮、困惑、好奇都會交織在這個時期里,他們需要父母在身邊給予一定的指導。
然而一旦父母離席,沒有提供相應的幫助,孩子多半都會走彎道上!
李嘉誠說:「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
還記得在網路上看到這樣的新聞。
有個孩子給自己常年在外出差的母親寫了一封信,名字叫做《我的生活里缺少母愛》。
「自從母親開了公司,我的母愛就像做索道一樣飛快地降了下來,她每天都工作到七八點鐘,有時候到九點多才回家,我就像魯迅先生寫的一樣,只能看見高高的四角天空。我現在就想讓母親陪我一天,哪怕是一直坐著也好。」
有的家長可能認為只要工作好了,賺足夠多的錢,讓我的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才是對孩子的好。
孩子真正想要的卻是家長的陪伴。
上文中我們談到的尹建莉老師的,她也曾經將自己的女兒送進過寄宿制學校,後來她發現,三年的寄宿生活,給自己的女兒留下了一些負面的東西,「排毒」需要很多年。
為此,每次聊到這三年生活的時候,她都覺得內疚萬分。
相反,我有個同學家的女兒,從小到大一直都沒有在過寄宿制學校,每天風裡來雨里去地去上學。
「你怎麼不讓你孩子去住校啊?」我問道。
「我為什麼要讓我的孩子去住校啊?」她反過來問我。
「住校可能……不用這麼奔波啊……」我支支吾吾地說道。
「我倒是寧願讓她在路上多奔波一段,因為孩子去了寄宿,她出現了任何問題,需要我的陪伴的時候,我都無法在她身邊。
所以她成長的過程是缺失了媽媽的角色的。
想想我作為她的媽媽,不能跟她一起分享她的喜怒哀樂,那該是多悲哀的事情啊!」這位媽媽說道。
對於十八線的小城市來說,一輩子能跟孩子共處最多的時間就集中在上大學之前了,而這段時間裡,也是孩子最需要父母的陪伴的時間。
如果這段時光錯過了,以後就真的來不及彌補了。
所以說,父母一定要記住一句話:家永遠是最好的學校,父母永遠是最好的老師。
媽媽圍繞鍋台轉,孩子幫媽媽往鍋底添把火,光明中,母子合做好一頓飯,是教育;全家人圍坐一桌吃飯,父母主動給爺爺奶奶夾菜,孩子看在眼裡,「桃李不言」,這是教育;孩子褲子破了褂子紐扣掉了,媽媽收拾完家務後給孩子補好訂上,孩子在做作業中感激地等待,這是教育;冬天裡,孩子睡媽媽焐好的熱被窩,孩子幫媽媽倒去洗腳水……等,這些是教育。
這一切,是一天給學生上十幾節「文化」課(寄宿學校,一般都是上下午7節正課,早上中午晚上至少5節自習,音體美道德手工製作等「人生修養」課大部分只是在「課程表」上上)的學校能完成的嗎?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每位家長都有義務和責任全面考慮多種因素,特別是根據學生個人性格和習慣,為孩子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初中學校,而不是只看幾個乾巴巴的升學率數據。
另外,不可忽視的是,初中是孩子青春叛逆期的開始。也就是說,孩子已經開始長大了,他自己已經不認為自己是個小屁孩兒了。還需要考慮到的是,如果說大部分75後80後家長還能輔導孩子的小學功課,那麼面對初中九門課程,絕大多數家長已經無法輔導了。
最後,必須承認的一個事實是,初中的作業更多了,畢竟要學習至少七門課。因此,必須慎之又慎,不可偏聽偏信。
那麼,在我心中,哪些情況下,最好不要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初中呢?
高知家庭的孩子
如果父親或者母親畢業於名牌大學,那輔導孩子初中功課還是綽綽綽綽有餘的。這樣的家庭,不說大富大貴,小康之上應該沒多大問題,這樣家庭的孩子,底子肯定也差不了。那麼,如果讓孩子走讀,家長完全有能力輔導孩子功課,甚至為孩子開小灶加加課。
比如,家長要是英語好,完全不用跟著學校發的教材走,孩子要是跟得上,不如直接自己教孩子賴世雄的課程,超前學習,豈不美哉?家長要是愛好歷史,直接和孩子一起看各種通史,豈不比刷題更好?家長要是文筆不錯,還可以手把手教孩子寫作,何必讓孩子隨大流上那枯燥死板的作文課呢?
酷愛讀書的孩子
要說對高中母校的看法,衡中學子們可能意見不一,有褒有貶。但是,可以達成共識的是,我們都很遺憾,高中三年沒有機會大量讀書,這一點確實嚴重影響了大學學習。
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寄宿制模式,基本上剝奪了孩子大量閱讀的可能性。一本中等厚度的書認真看,最多兩晚上四五個小時就讀完了。寄宿制學校少則兩周,多則一個月回家一次,你總不能每次帶好幾本書去學校吧?
更何況,有幾所寄宿制學校,允許孩子們在晚自習的時候看課外書呢?有相當一部分老師巴不得孩子們不要看所謂的「閑書」,最好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刷題中。
這實際上是揠苗助長,竭澤而漁,殺雞取卵。多少在高考作文考場上妙筆生花的學子,其文筆功底都來自於上初中時讀的課外書;多少高中政史地三科優秀的孩子,是因為很多知識在初中讀書時已經接觸了,對其他人來說是知識,對這批人來說是常識;又有多少孩子高中學競賽,是因為初中時自學了相關課程,或者讀了某位科學家的傳記?
所以,聽我一句勸,酷愛讀書的孩子,不要去寄宿制學校刷題。中考和高考只是漫漫人生的一站地,而少時讀過的書,書中接觸的人和事,將會構成你青春乃至整個人生的基底。
磨刀不誤砍柴工。有些人看似砍柴多,實際上是因為砍柴時間長,而不是效率高,更不是刀好。有了鋒利的寶刀,想什麼時候砍就什麼時候砍,想砍到幾十歲就砍到幾十歲,想砍多少柴就能砍到多少柴。
當然了,如果孩子不愛讀書,只愛玩王者榮耀,還是去寄宿制學校冷靜一下吧。
學習習慣好、自制力強、主動性強的孩子
每次我一提自己初中五點起床,總會有人非常吃驚,其實這根本不算啥,比我當年更自律、更勤奮的人有的是。
寄宿制學校的一個好處是,可以營造濃郁的競爭和學習氛圍。可是,既然自家孩子學習主動性強,學習習慣又好,完全不用老師逼著趕著學,去寄宿制學校又有多大意義呢?更何況,在寄宿制學校,你可能不得不隨大流執行計劃——而在家,你完全可以自主安排。
你想預習明天的功課也行,你想預習下個月的課程也可以。你想學課本知識可以,你想學奧賽知識也可以,你想看大學專業課課本都行。
你將不必拘泥於學校課程,可以去上個奧數班,參加個英語競賽。而在寄宿制學校,制定計劃的自由性就大為削弱,對於這部分主動性強的學霸來說,確實頗有幾分「陪太子讀書」的意味。
獨立性不強的的孩子
到了寄宿制初中,離開了父母,也許有一些同學會感到不適應。這確實不能怪孩子,因為別說是初中生,哪怕是高中生甚至大學生,進入新的環境,可能都需要長時間的適應。之前比較黏父母的孩子,進入寄宿制學校後只能十幾天見父母一面,心裡難受是正常的,想家也是正常的。
你想啊,大禹這樣的神話人物路過家門也會看兩眼,更別說稚氣未脫的初一新生了。之前,在學校里遇到了再大的委屈,都可以撲到爸爸媽媽懷裡傾訴。如今,別說傾訴,打個電話還得掐好點爭分奪秒說完話,確實有的孩子會不適應。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青春期內,孩子會遭遇到更多的情緒波動和成長煩惱。這個時候,父母的陪伴,特別是面對面交談,就顯得格外重要。很明顯,在這方面,寄宿制學校遠遠不如走讀制學校。
那麼,如何判斷孩子能否適應寄宿學校呢?我個人的建議是,可以讓孩子參加一個短期的夏令營,學習性質也好,旅遊性質也罷,看看孩子能否自然適應遠離父母的環境。有人要問了,你總說孩子可能不適應,我看寄宿制學校的孩子也挺適應的啊,不鬧不哭啊。我的回答是,你看那些犯人進入監獄後,剛開始也茶飯不思睡不著覺,後來也適應坐牢生活,你接受這種過程的「適應」嗎?
身體不太好的孩子
這方面好理解。可能出於各方面原因,無論是先天還是後天,總有一些孩子體質稍微差了些,或者略微有些倒霉,和病魔對視了一眼。那麼,我建議,以防萬一,還是把孩子留在身邊吧,安全第一,健康第一。
想著重發展個人興趣愛好特長的孩子
這一點也好說。想在正常課業之外,再學點藝術的,或者學學某項體育活動的,自然還是要走讀,因為寄宿制學校不會為你一個人開設專業課程,除非是專門的寄宿制藝術學校或者體育學校。
那麼,什麼情況下可以考慮去讀寄宿制初中呢?排除上面六種情況,如果經濟上沒有壓力,孩子本人願意,父母也想培養孩子堅韌不拔性格,而且學校升學情況還不錯,那麼我非常推薦去嘗試一下寄宿制初中。
反之,符合上述六個條件任意一點,我個人都不建議去讀寄宿制初中。
洋洋洒洒三千字,算是談盡了我對「寄宿制初中」的看法。其實,敏銳的人可以從字裡行間里,讀出我對初中學習的總體態度和看法。希望全天下的小學生,都能順利就讀真正適合自己的初中,享受風華正茂的青春。
聲明本文部分素材來源:胡說。由初中生學習(ID:czsxuexige)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文章內容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校園之外沒有溫室,長大之後沒有兒戲
※上帝視角的地球,美得過分
TAG:我們都愛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