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課】靜的力量
佛家
阿彌陀佛...
文 | 雲谷禪師誦| 雲谷禪師
人生的一切,任何一件事,一動就有好有壞。任何一動,壞的成分四之三種,好的成分只四之一種,古人云:一動不如一靜。
常言道「樹挪死,人挪活」,人們認為生命在於運動,人生就應該保持動態,不能固步自封,安於現狀,尤其是在找不到出路的時候,經常換個環境,因接觸的事物不同,或許就能找到出路。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你問我,我會說:當然不是。
總是帶著一顆浮躁的心,不論走到哪裡,也不論換了多少種環境,都沒有任何的意義,依然會一事無成。"人心本無染,心靜自然清" ,在這個嘈雜的社會中,處處暗流涌動,唯有守住一顆安靜的心,即使換了環境,清風也會自來。
有一個木匠不小心將名貴的手錶弄丟了,於是他一面大聲地抱怨自己倒霉,一面煩躁地在滿是木屑的地上翻找,可是找了好久還是沒有找到。
後來,木匠的孩子獨自走進了寂靜的廠房。沒一會兒工夫,孩子就找到了手錶。
木匠高興又驚訝地問孩子:「你是怎麼找到的?」
孩子回答說:「我只是靜靜的坐在地上,然後我就聽到『滴答!滴答!』的聲音,所以很快就知道手錶在哪裡了。」
心躁使人勞而無功,心靜則萬物明。唯有心安靜了,才能把持自己,掌控未來,才能看到被這嘈雜的世界所蒙蔽的一切,才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一個青年去請教禪師如何做人。
禪師說道:"你看看我,再看看自己,就知道如何做人了。"
青年問道:「我如何看您呢?」
禪師說道:「你看看我有幾個腦袋?」
青年說道:「大師,您當然只有一個腦袋啊!」
禪師又問道:「腦袋主要是用來幹什麼的呢?」
青年說道:「腦袋主要是用來思考的。」
於是,禪師說道:「每個人都只有一個腦袋,人是用腦來思考天地萬事萬物的,腦袋主宰人的一生,所以凡事必須三思而後行,謹言慎行,才能把握人生。」
大多數的人在達到瓶頸或者生活工作不如意時候,在沒有充足的準備下,就輕易的嘗試換一個環境,以為或許換一個環境就能找到出口,或許一個環境生活就會變好,以為這就是所謂的"人挪活"。其實,往往卻是從零開始,毫無進展。
古人云:"一動不如一靜。"那麼古人這句話的意思是告訴我們要安於現狀,不要去創新嗎?當然不是,不是讓我們不動,而是慎動,正所謂三思而後行。任何一件事物,一動就會有好有壞。而好壞的概率是無法把握的,既然如此,在行為之初我們就應該考慮到方方面面,做好周全的安排和打算,有計劃地去執行,而切忌盲目妄動。如果盲目妄動,就不如不動。
※許多朋友都因此絕交的,故事雖短,卻直戳人心!
※萬般皆苦,唯人自渡
TAG: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