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晚清名人嫌棄張之洞送的禮物太輕 躲起來不見他

晚清名人嫌棄張之洞送的禮物太輕 躲起來不見他

「學海無涯苦作舟。」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消磨了無數人的生命。晚清名臣左宗棠,3次參加會試,均名落孫山,一氣之下,終生不再參考。

在左宗棠同一時期,還有一個「倒霉蛋」:才華橫溢的他考了12次鄉試和4次會試,到52歲時才考中進士。

這個「倒霉蛋」,叫李慈銘。

李慈銘,字愛伯,生於1830年,會稽(今浙江紹興)西郭霞川村人。清朝時期,吳越地區人傑地靈,李慈銘自幼聰穎過人,12歲就能夠寫得一手漂亮的詩文,得到了浙江巡撫吳晴舫的器重和賞識。時人稱之為「越中俊才」。

然而,李慈銘的科舉之路格外坎坷。根據記載,他先後11次參加鄉試,均以失敗而告終,到42歲時地12次參加鄉試,才考中舉人。此後,又在會試中3次落榜,到52歲時第4次參加會試,才考中進士。

當李慈銘的同齡人都已經在政壇呼風喚雨時,他才剛剛進入政壇。為此,他刻了一枚履歷閑章自嘲:「道光庚戌茂才,咸豐庚申明經,同治庚午舉人,光緒庚辰進士。」

李慈銘的運氣相當不好。

他出身地主家庭,家庭環境較為寬裕。經過幾十年的寒窗苦讀,偌大一份家業逐漸坐吃山空。1859年,李慈銘屢試不第後,帶著一筆銀子來到京城,打算走捐官的路子,買一個戶部郎中。不料,李慈銘由於社會經驗不足,被人欺騙,隨身攜帶的錢財落入別人口袋,不得不流浪於京城。

為了滿足李慈銘當官的夢想,他母親變賣田產,給他捐了一個戶部郎中。

李慈銘雖然當了一名京官,但長期「原地踏步」。我們知道,晚清時期,京官的俸祿較低,位高權重的京官還可以收受一筆可觀的陳規,來維持奢侈的生活;位低權輕的京官就只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不過,李慈銘卻非常講究享受,甚至不惜拿出20兩銀子去買一件衣服:「四月間制珠毛皮小貂袖銀紅江紬袍一領。平生衣服,無此都麗也。以袖甚佳,有承平密緻之風,團花繡球,儼然宮體。」

李慈銘為官之初,「嘗自訂七例自勉:一不答外官,二不交翰林,三不禮名士,四不齒富人,五不認天下同年,六不拜房薦科舉之師,七不婚壽慶賀。」但是,京官不結交外官,哪裡來的陳規?所以,李慈銘照樣對封疆大吏暗自接納。

1881年,直隸總督李鴻章進京覲見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居住在賢良寺。李慈銘專門到賢良寺拜訪李鴻章。李鴻章當然明白他的用意,臨行前送了12兩銀子。

後來,李慈銘擔任天津問津書院北學海堂山長,每年從李鴻章那裡獲得了豐厚的束修,達1100多兩銀子。

李鴻章為什麼願意大把銀子送給李慈銘?還不是因為李慈銘性格狂放,對「同時名流,無不極口謾罵,不留餘地」,自己處於政治漩渦的中心,沒必要得罪他。果然,在李鴻章的「糖衣炮彈」轟炸後,李慈銘從不開口罵李鴻章。

李慈銘與另一名封疆大吏張之洞的關係也頗好,來往緊密。

可是,關係歸關係,該送的禮張之洞照樣得送。張之洞的禮物送少了,李慈銘會不高興的。有一次,李慈銘就在在日記里抱怨張之洞送的「禮」太輕。過了幾天,張之洞來拜訪他,他一氣之下,躲避著不見張之洞:「午後至陶然亭,張之洞來,我避之。」

【參考資料:《清史稿》《低收入高消費的晚清官員李慈銘》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勇哥讀史 的精彩文章:

太平軍抓住清軍俘虜後 一般會怎麼處置他們?
曾國藩打了敗仗羞愧得要自殺 左宗棠嘲笑:豬子

TAG:勇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