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隻「夜壺」珍貴在何處,為何被禁止外出展覽?壺身銘文大有來頭

這隻「夜壺」珍貴在何處,為何被禁止外出展覽?壺身銘文大有來頭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傳承的國家,先輩們留個我們的,除了璀璨的文化之外,還有各式珍奇的古物,這些都是我們的財富。

一般稀有而易碎的文物,都會被限制出境展出,譬如像早期的很多古陶器,還有名家古字畫,都享受著這種高級待遇。但你聽說過將一個「夜壺」當做國寶,還限制其外出展覽的么?

上世紀五十年代中葉,南京的考古專家們,在挖掘趙士崗吳墓的時候,發現了一個虎型的瓷器。此物大肚圓口,長不過20公分,高15公分左右,提梁處是一隻虎的造型,看起來古樸而精緻。

這是什麼東西?不懂行的人估計一下子想不到它的用途,但常年琢磨古物的專家很清楚,這其實就是一個古代瓷夜壺,在古代被稱作「虎子」。

虎子最早起源於戰國,後來盛行於漢代以及六朝,因外形似虎而得名虎子。總的來說,虎子的造型沒有太多差異,各朝代變化的也只是一些細枝末節,不細看並不明顯。

一個夜壺有什麼珍奇的呢?考古專家們初見它時也不太在意,畢竟這類的文物並不少見,所以一開始大家也沒多珍視它。

然而在清理之後,專家驚訝的發現,這隻「虎子」還真不一般,並不是普通的物件,而是一件享受著高規格待遇的禮器。

為什麼會這麼認為呢?原來,在虎子腹部的位置,專家看到了一行銘文,翻譯過來就是「赤烏十四年會稽上虞師袁宜作」。一般來說,只有禮器和祭器才會被刻上銘文,尋常之物可沒這個待遇。

根據銘文的內容, 大家知道這件青釉虎子是三國時期吳國越窯的產物,製作它的工匠名叫袁宜。相比其他古瓷來說,這件虎子年代最為久遠,而且還配享有明確的銘文,種種跡象表明,這都是一個貴重的「虎子」。

正常情況下,虎子就是用來盛穢物的,不過有時候也有例外。譬如這一隻,專家就推測,它被埋入墓中,很可能是作為盛水的水器,而非溺器。

既然不是穢物,那這件寶貝的等級就又可以上一個台階了。後來,專家們將這隻青釉虎子收藏到了國家博物館。

因為這隻虎子屬於易損品,又屬於孤品,所以國家將其列為了禁止外出的文物名單中,想要一睹其風采的朋友們,也只能到國家博物館去觀賞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話翔談 的精彩文章:

這所軍校喜歡虐待新學員,各種花樣能把人逼自殺,可人們還是想進
秦國為何能延續五百多年?這個制度是關鍵,讓秦國擁有數十位明君

TAG:史話翔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