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中醫常說的「氣血」、「瘀血」、「氣滯血瘀」到底是什麼?

中醫常說的「氣血」、「瘀血」、「氣滯血瘀」到底是什麼?

中醫自身有完整的診斷理論和治療方法,其中用到很多專用術語(辭彙),因中醫是中國古代傳承下來的,這些術語如果直接按現代漢語理解會有很大混淆,這些混淆阻礙了中醫思維方式的形成,導致中醫在醫理上無法被現代人接受和正確理解。

要學習中醫,必須區分中醫術語名詞與現代漢語這些混淆,這裡暫只討論中醫的幾個術語:氣血、瘀血、氣滯血瘀。

1、氣血

中醫理論中,經絡是密布全身的「能量管道」網,與血管相隨,經絡里「走」的是「氣」即「精氣」(「能量」),經脈是經絡的主幹,心臟泵血只提供血液流動的動力,而血液對身體的滋養是靠經絡內之「氣」推動的,正常情況氣與血相互依存不可分,「血兮氣所依,氣兮血所附」。

又曰「血為氣母」,「氣」(「能量」)又來源於血液,血液為「氣」提供營養、補充消耗。「氣」在五臟里存儲並分別歸屬不同的特性(經脈的五行特性),由五臟統領並由經絡疏布、推送到全身發揮各自的作用。

《黃帝內經·素問·五藏別論》:「所謂五藏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正常情況下,血液是「氣」的載體,「氣血」指血液和「氣」共同對人體的滋養能力的統稱,故中醫在診斷、治療、養生保健里都是稱「氣血」。西醫沒有氣血這個詞,只有物質上的有形「血液」,因為西醫里沒有中醫「氣」的概念。(文章來自「零開始學艾灸」微信公眾號)

2、瘀血

在現代漢語里,「瘀」同「淤」,淤血,在西醫里指人體局部組織或器官因靜脈迴流受阻,血液淤積在擴張的小經脈或毛細血管內形成經脈性充血,簡稱淤血。

比如:受外力侵害導致皮下毛細血管破裂血液外滲形成的淤青、器官內靜脈迴流受阻導致的肺淤血和肝臟淤血等等。淤血的後果取決於器官或組織的性質、淤血程度和時間長短等因素,常見後果有淤血性水腫、淤血性出血、淤血性硬化等,嚴重時導致臟器細胞萎縮、變性和壞死。

在中醫理論里,瘀血有兩種含義:瘀血除了真正的「血液」的淤積或流動受阻,中醫的瘀血還特指「離經之血」(可理解為「遊離」於經脈之外的血),與血液與經脈分離的狀態。

血淤分為兩種:經脈之血和離經之血。

1、經脈之血。

經脈之血:血行不暢運行速度比正常的要緩慢,重要的組織就可能會血供不足,處在缺血缺氧狀態,功能下降,比較嚴重則是會出現血液停滯,造成血栓、梗阻,導致全身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腦卒中、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併發症、脂肪肝等。

2、離經之血。

離經之血:血液離開經脈,血管破了,血液滲透出去了,也就是常說的出血。中醫認為這種內出血也是一種淤血,血液溢出脈外,瘀滯在組織間不動,從而導致腦出血、胃出血、眼底出血、崩漏、子宮肌瘤等。

如果局部血液里沒有經脈提供「氣」,血液對身體就沒有滋養作用(提供養分和排除廢物),成為「無用之血」,就是「血瘀」。「血瘀」在體表或器官上看不見但可以發生在身體任何地方。如中醫指明某些地方發生「血瘀」,必定形成隱患或已經引起身體的病變,假如用現代儀器檢測甚至解剖觀察,並不會有血液循環的明顯問題,也沒有血管破裂。

中醫的「瘀血」概念為早期診斷提供了依據,而經絡理論則提供了診斷和治療方法,即使隱患已經變成疾病,也是如此。

「瘀血」產生的原因是經脈(或經脈里的「氣」)出了問題,即「經脈不通」造成的(所謂「不通」是指經脈里沒「氣」或「氣」太弱)。人體的疾病與「氣血」密切相關,「氣血」與經脈密不可分,故中醫里有「學醫不明經脈,開口動手便是錯」之說。(文章來自「零開始學艾灸」微信公眾號)

3、氣滯血瘀

「氣滯血瘀」是中醫里的病理狀態的描述。「氣滯」指經脈里「氣」運行不暢,「氣」缺乏或堆積;「血瘀」指「氣滯」的趨勢導致的結果,即形成「瘀血」。

外力或外傷引起的血液淤積即淤血也會導致「氣滯」,血液是「氣」的載體,有形的血液循環受阻自然也會引起「氣滯」。不太重的外傷導致的「氣滯」是暫時的,人體會自動用堆積的「氣」去「衝擊」受損處,重新恢復受損的功能。

比如外傷引起血管破裂或斷裂,「氣」受阻堆積,在經脈和「氣」的作用下會逐漸自動重建局部血管的循環,同時帶走滲出血管的「無用之血」,外傷也自然慢慢恢復。對外傷「淤血」,中醫用活血藥物加快消除

如果是「氣滯」導致的「瘀血」,要自動恢復就比較困難,必須先解決「氣滯」才會解除「瘀血」。「氣滯」的原因很多,可能由外部「風、寒、暑、濕、燥、火」等致病因素(「外邪」)造成,也可能是「外邪」引動「內邪」或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產生的「內邪」造成。「氣滯」可能使「氣」繞道形成局部「瘀血」,或就此形成「氣團」(「能量」非正常聚集),並阻礙了經脈其他位置「氣」的運行。(文章來自「零開始學艾灸」微信公眾號)

「氣滯」造成「血瘀」後,人體在一定程度上由經脈的五行生剋動力去修復「瘀血」或維持人體的基本運轉,可能暫時沒有形成嚴重的疾病(其實更多是自身沒有發現或沒有在意),但隱患已存,時間長了就形成局部病變。

「有諸內者,必形於外」,人體一定會感受到不同程度的不適癥狀,比如「亞健康」或者局部功能障礙,長期「瘀血」會直接形成局部嚴重疾病或經過經脈的五行傳導引起其他部位的疾病;反過來說如果疾病已久,必定有「瘀血」,即「久病必瘀,瘀久必病」。所以要及早發現和解除「瘀血」,達到治小病而免大病。

精彩公眾號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蓬軒 的精彩文章:

中醫常說的「氣血」、「瘀血」、「氣滯血瘀」到底是什麼!
五元素 五年陳蘄艾 卷制緊實 煙小不嗆!

TAG:艾蓬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