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為什麼一加能活下來?劉作虎在去年的一次演講中向我們給出了答案:


因為足夠保守。

當然他所說的保守其實更多的是指公司決策方面。但縱觀五年來一加所推出過的所有旗艦機器,給人的感覺其實也是四平八穩,總是缺點兒意思。

前有金立解散、美圖兼并,後有鎚子停售、魅族轉型。逐漸走向寡頭時代的手機市場,留給小廠商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成功活下來的一加,是否會繼續延續前五年的保守策略?我不這樣覺得。

因為從一加 7 Pro 上我們已經看到了他們試圖提升產品力來衝擊頂峰的決心。

用過就回不去的屏幕

當把一加 7 Pro 真正拿在手裡的時候,其實你能看到很多熟悉的元素,比如正面看起來很像 OPPO Find X,這也是一加第一次使用完整的全面屏設計。而後背部分則保持了一加 6T 的基本設計語言,攝像頭居中,表面採用了霧面處理,讓人有點想起 OPPO R17 Pro。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但一加還是有點保守,保守體現在沒有首發一款更大膽吸睛的配色,比如一加 6T 的「邁凱倫」版以及「電光紫」版其實都比目前的配色更出挑一些,現在也只能寄望之後再推出特別配色的版本了。

另外在一些細節處理上還稍顯粗糙,比如背面攝像頭凸起邊緣部分,其實還是有一點割手的,包括這個框住攝像頭的金屬圈也應該有更好的處理方式。

外觀設計總體上還是顏值在線的,拿在手機不會有低端廉價的感覺,只是還稍微欠缺了一丟丟精緻。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在前些天規格泄露出來的時候,很多人擔心一加 7 Pro 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板磚,畢竟 OPPO Reno 10 倍變焦版已經算是前車之鑒,厚度和重量在今年都算是名列前茅。

在實際上手之後,儘管這種疑慮仍然存在,機身如同所想那樣很大,但由於雙曲面屏幕分攤了一定的厚度,整個握持的手感反而比想像中更薄一些,這種手感也分散了一些重量感知。能感覺到一加 7 Pro 的分量不輕,但也還在預料之中。

海外發布會後參數公布,8.8mm 厚度和 206g 的重量基本也印證了我之前的感受,不過還是建議盡量選購輕薄的保護套。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屏幕是一加 7 Pro 花費力氣最多的地方,除了投入一個億的費用來研發之外,CEO 劉作虎和官方微博可是結結實實的吆喝了好幾天,但對於消費者來說,依然充滿了對國產手機是否能達到世界最高水準的疑問和不信任。

拋出硬參數,找三星顯示和第三方機構 DisplayMate 背書,一加已經儘力去消除消費者的疑慮。

從基本規格上來看,三星顯示為一加 7 Pro 定製了一塊 6.67(圓角計算 6.46)英寸,比例為 19.5:9 的 Fluid AMOLED 屏幕,3120×1440 解析度,90Hz 刷新率,激發亮度 800nits。和三星自家 S10+ 的屏幕基本上是不相上下。S10+ 激發亮度更高,但手動拉到最高亮度兩者兩者基本持平。

比起尺寸和亮度,其實解析度和刷新率是文章視頻里最難以體現的兩個維度,非常隱性,但卻是「用慣了就難以回去」的兩個典型。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我曾聽過很多人表示手機用 1080p 的解析度就足夠了,60Hz 刷新率用了這麼多年也沒什麼不好。但這只是沒有對比就沒傷害,只要你的眼睛適應了 2K 解析度和 90Hz,回頭再看 1080p 和 60Hz 就「味同嚼蠟」。

所以當一加放出消息向三星顯示定製了一塊 2K 級別的面板時,其實已經拉開別的國產旗艦一個身位。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曾經被詬病過屏幕的一加這次直接不和國產玩了,競爭對手轉向了 iPhone XS Max 和三星 Galaxy 10+ 這樣的國際旗艦。對於這些產品,一加還有著 90Hz 刷新率的優勢。

90Hz 刷新率並非什麼新鮮的技術,在 LCD 面板上早已有 90Hz 甚至 120Hz 的屏幕,離消費者們最近的其實就是 iPad Pro 上面那塊 120Hz 刷新率的面板,遠一點的還有 ROG Phone 的 90Hz 以及雷蛇 Razer Phone 2 這些遊戲手機,但在三星 AMOLED 屏幕上確實第一次實現。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從主觀感受上說,肉眼的觀感能夠很明顯察覺到一股「三星味」,無論是祖傳的側面偏綠還是面板的觀感表現,其實與三星 S9 到 S10 這一代的屏幕表現都極為相似,基本上可以認為在效果上和 S10 這一代是同級別的。

但加上 90Hz 之後就不一樣了,它不像 iPad Pro 的 120Hz 有非常明顯的一眼睛區別。但只要用上一個下午再用回三星,儘管顯示效果還是近似,但滑動起來微博你就會覺得三星的滑動有種「抖動」和「卡頓」的感覺,這就是眼睛適應了高刷新率之後的「副作用」,尤其是畫面運動較快時會感覺更明顯。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至於這塊屏幕在色准等方面的表現,一加這次和屏幕評測機構 DisplayMate 合作,並在 5 月 14 日放出了完整的測試報告。0.8 的 JCND 色彩偏移持平 iPhone XS Max,略弱於 S10+,整體素質則和兩者不相上下,同樣獲得了 A+ 評級。

另外一加 7 Pro 也是繼三星 S10 系列之後,又一台通過 HDR 10+ 認證的手機,也側面印證了這塊屏幕的素質。

至於你們要的 DC 調光,海外發布會雖然沒有提,一加把這個功能藏在了實驗室設置里。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一加 7 Pro 的屏幕指紋是我近期用過的產品里可以說是最快的,官方給出的數據是 0.21s,相比一加 6T 不僅識別速度更快,同時識別區域也更大了,不用再小心翼翼將拇指對好,我覺得除了依然不能盲解之外,現在的光電屏幕指紋已經達到了電容指紋水平(三星超聲波指紋出來挨打)。

屏幕規格的突飛猛進,讓一加 7 Pro 有了真正跟市面上最頂級旗艦掰手腕的資格,然而產品力上跑得飛快,一加品牌本身卻還需要循序漸進,所以在聲量上強調三星顯示和 DisplayMate 並非沒有原因。

適配了 25 款輸入法的線性馬達

作為一台非常出色的水桶機,有一些功能和體驗是在文字和視頻中無法展現出來的,比如這次上了 X 軸線性馬達,也叫橫向線性馬達或者 XY 軸線性馬達。

線性馬達是一個比較主觀但個人卻比較在乎的體驗,在某些手機上常年關閉振動並不是因為不喜歡振動,而是這些手機的振動馬達效果實在太差,儘管如此仍然有一些系統級的振動反饋無法關閉,就像隱藏在房間角落的蟲子,每次碰到都要噁心一下。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目前手機上線性馬達效果最好的依舊還是 iPhone 沒有之一,一加 7 Pro 當然也不能和 iPhone 的相比,但是從振動觸感的反饋來說,它已經做到了目前 Android 陣營里第一梯隊,和 Reno 10X、魅族 16s 等手機處於同一水平,面對大部分 Android 手機都是領先的。

但問題是,用戶能在哪些地方體驗到線性馬達的好處?最讓人用了回不去的,其實是使用輸入法打字時的觸感反饋。

然而振動手感這事並不是僅有硬體就可以的,從系統層面到第三方軟體的支持上都會影響線性馬達的表現。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舉個例子,在堅果 Pro 2S 上的 Z 軸線性馬達能提供不錯的反饋,但是在系統輸入法和第三方輸入法的支持程度完全不一樣,系統輸入法甚至還特地有一個「開啟特殊振動」的功能開關。

所以當一加的產品經理說對 25 款常見的輸入法都進行了線性馬達適配的時候,我覺得一加的團隊是有在認真對待這個事情。另外因為一加的海外策略,喜歡谷歌拼音和 Gboard 等國外簡潔輸入法的用戶這次也會有驚喜。


成就真全面屏的前置相機

一加 7 Pro 會採用前置升降式攝像頭並非意料之外。在以往採用「真全面屏」設計的產品中,前置升降式攝像頭除了保持屏幕的完整性以外,往往也會作為一大所謂的賣點成為宣傳之重。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這次一加 7 Pro 的前置攝像頭反倒是存在感很低,當然這也與它和自拍用戶八竿子打不著關係的產品定位有關。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相機自拍界面的「關」「①」「②」「③」4 個選項,我一開始甚至沒搞懂這是指 3 種濾鏡風格,還是 3 種自定義設置,後來才發現原來是 3 檔美顏等級。

前置升降式攝像頭在一加 7 Pro 上的意義,我認為更多是在成全它的頂級屏幕,沒有讓這塊屏因為在任何一個地方挖孔而產生缺憾。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當然,如果是對於視頻通話和人臉解鎖有較高需求的用戶,一加 7 Pro 和普通的智能手機無異,30 萬次的升降壽命就算日均 10 次視頻通話加上 90 次人臉解鎖,都能頂 8 年,而 0.53s 的升起速度也保證了人臉解鎖的效率,只是現在變成了需要亮屏後在解鎖界面上劃才能激活人臉解鎖,在如此繁瑣的操作下,相信我算出的 8 年壽命還能再往上續。

世界第一梯隊的拍照究竟如何?

隨著由多顆鏡頭組成的多焦段拍照成為主流,一加 7 Pro 上也十分順應潮流地配備了「廣角+超廣角+長焦」的後置三攝搭配。

其中,主攝為目前在眾多機型上都採用過的 IMX586,這枚感測器具備 4800 萬像素、1/2 英寸大小,具備 OIS 光學防抖,並採用 Quad Bayer 陣列,日常會以像素四合一的方式將單像素麵積提升至 1.6μm,輸出 1200 萬像素的超採樣照片。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其他兩枚副攝則分別為 1600 萬像素的等效 17mm 超廣角鏡頭,和 800 萬像素的等效 78mm 長焦鏡頭。

在 DxOMark Mobile 的測試中,一加 7 Pro 取得 111 分的總成績,僅以 1 分之差了落後於並列第一的華為 P30 Pro 和三星 Galaxy S10 5G,排在了 Mate 20 Pro、P20 Pro、Galaxy S10+ 等拍照強機之上。


大家的老朋友 IMX586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一加 7 Pro | 主攝)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一加 7 Pro | 主攝)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一加 7 Pro | 主攝)

在日間的樣張中不難看出,一加 7 Pro 拍出的成片風格比較「素」,白平衡和色彩風格都以還原為主,即便是面對著藍天白雲,或顏色比較複雜的場景,都不會有過於搶眼的顏色跳出來。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一加 7 Pro | 主攝)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Galaxy S10+ | 主攝)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左:一加 7 Pro 右:Galaxy S10+)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一加 7 Pro | 主攝)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Galaxy S10+ | 主攝)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左:一加 7 Pro 右:Galaxy S10+)

此次與一加 7 Pro 作為對比的是三星 Galaxy S10+,雖然 Galaxy S10+ 的 DxOMark Mobile 分數要略低於一加 7 Pro,但 Galaxy S10+ 在目前眾多旗艦機型中依舊擁有相當優秀的拍照綜合實力,尤其是在關乎觀感的色彩表現方面,一加 7 Pro 與之對比最適合不過。

與色彩風格突出的 Galaxy S10+ 相比,一加 7 Pro 的「樸素感」更加明顯。但同時,一加 7 Pro 由於規格較高的主攝,也為樣張提供能更高的細節解析力和畫面純凈度。


超廣角不是最廣,但依舊出色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一加 7 Pro 超廣角畸變開關對比)

超廣角鏡頭作為風光攝影的「捷徑」,一經在主流機型上搭載後,便迅速成為了旗艦機的標配。跟進了這一點的一加 7 Pro 相信會讓更多人心動。

不過也能看到,一加 7 Pro 所配備的等效 17mm 鏡頭,所拍攝的樣張邊緣能看出有略微明顯的桶形畸變,雖然在開啟機內修正後會有所改善,但同時也會犧牲掉視野寬廣度。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一加 7 Pro | 超廣角)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Galaxy S10+ | 超廣角)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一加 7 Pro | 超廣角)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Galaxy S10+ | 超廣角)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一加 7 Pro | 超廣角)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Galaxy S10+ | 超廣角)

在超廣角的世界裡,1mm 的差距就足以能引起視角上的變化,能看出三組樣張均是等效 16mm 的 Galaxy S10+ 視角更為寬廣,而兩者在色彩風格上的區別也依舊明顯,Galaxy S10+ 會選擇更加濃艷的顏色或高對比度突出超廣角的視覺衝擊力,一加 7 Pro 依舊則以還原實際為主。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左:一加 7 Pro 右:Galaxy S10+)

但有趣的是,同為 1600 萬像素,一加 7 Pro 的細節表現依舊要比 Galaxy S10+ 豐富。從這一點看,我認為較小的視野也是可以接受的。


長焦畫質棒,但太長不一定好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一加 7 Pro | 長焦)

在長焦鏡頭的運用上,一加 7 Pro 與眾多配備 50mm 標準定焦的機型不同,它所採用的是等效 78mm,具備相當不錯的遠攝能力,對此一加也將其定義為 3 倍光變。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一加 7 Pro | 長焦)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左:一加 7 Pro 右:Galaxy S10+)

在將雙方的樣張放大為相同大小後可以看出,即便 Galaxy S10+ 的像素量更高,但擁有更長物理焦距的一加 7 Pro 還是在遠攝樣張上占足了解析力的優勢,具備 OIS 光學防抖也讓其擁有極高的成片率,78mm 焦段在拍攝樣張的過程中我都沒有出現手抖拍糊的情況。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一加 7 Pro | 長焦)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Galaxy S10+ | 長焦)

但有時太遠的視角也會有導致構圖過於集中的情況,我認為一加可以在相機界面中加入 2 倍的數碼變焦按鈕,讓有需求的人可以實時通過取景框獲得等效 50mm 左右的構圖。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一加 7 Pro | 3 倍數碼變焦)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Galaxy S10+ | 2 倍光學變焦)

這組貓咪的樣張拍攝於光線充足的日間,但一加 7 Pro 在準備拍攝與 Galaxy S10+ 一樣帶前景的類似構圖時,突然切換成了由主攝數碼裁切而成的視角,由於期間發生了明顯的透視變化,因此被察覺。

我猜測這是由於前景的出現突然改變了一加 7 Pro 的測光,使其認為長焦鏡頭並不適合目前的拍攝。而在這組樣張中,一加 7 Pro 也難得的展現出了比 Galaxy S10+ 更突出的觀感。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左:一加 7 Pro | 數碼裁切 右:Galaxy S10+ | 長焦)

不過實際放大對比後能看出,由長焦鏡頭直接進行拍攝的 Galaxy S10+ 還是擁有更多的畫面細節。


夜間拍攝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一加 7 Pro | 主攝)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Galaxy S10+ | 主攝)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左:一加 7 Pro 右:Galaxy S10+)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一加 7 Pro | 主攝)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Galaxy S10+ | 主攝)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左:一加 7 Pro 右:Galaxy S10+)

在夜間光線複雜的環境下,一加 7 Pro 的色彩風格對比白天有了非常大的轉變,整體與 Galaxy S10+ 相似。兩者在高對比場景下均沒有刻意提高暗部,保留了夜間該有的質感。但放大對比後可以發現,Galaxy S10+ 的高光溢出相比一加 7 Pro 更為明顯。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一加 7 Pro | 主攝)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Galaxy S10+ | 主攝)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左:一加 7 Pro 右:Galaxy S10+)

在光照均勻的普通夜間場景里,兩者的表現與日間時一致,依舊是 Galaxy S10+ 的觀感更為突出,而一加 7 Pro 則勝在更多的畫面細節上,但在金魚池的樣張中也能看出一加 7 Pro 有些許的白平衡偏綠。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一加 7 Pro | 主攝)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Galaxy S10+ | 主攝)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左:一加 7 Pro 右:Galaxy S10+)

整體來看,一加 7 Pro 的拍照表現確實稱得上一線水準,三顆鏡頭的畫質表現都可圈可點,最為考驗演算法的夜間場景也維持了相當高的水準。在樣張的色彩調校方面,一加 7 Pro 所展現出的風格也與其系統的原生感很像,沒有過多的「味精」在裡面,但我依舊認為一加在拍照的觀感上仍有提升空間,「真實」與「好看」這把天平,一加的砝碼還可以再做些細微的調整。

硬體:規格怪獸之王

一加的宣傳口號,從來都離不開「速度」、「快」等關鍵詞。

而一加 7 Pro 上搭載的驍龍 855 移動平台、最高 12GB 的運存以及最高 256GB 的 UFS3.0 快閃記憶體則無疑讓它成為目前市面上最快的手機之一。

在日常的使用中,無論是系統的流暢度,還是大型遊戲的載入速度,一加 7 Pro 的表現都能令人放心,在操作的響應速度上,也沒有拖 90Hz 屏幕的後腿。

說到日常使用,自然就離不開遊戲。我們也拿著這台一加 7 Pro 玩了兩把《和平精英》。

在畫質開至高清 HDR 的情況下,畫面持續穩定,沒有出現嚴重的掉幀以及畫面卡頓的現象,幀率基本能夠維持在 55FPS 左右,最低也沒有出現過低於 50FPS 的情況。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另外,在遊戲的過程中我們也特意留意了一下發熱情況,總體發熱還是控制得不錯的,長時間遊戲可能會有點發熱,但是感覺並不會太明顯。在室溫環境下接近一小時的遊戲後,我們通過溫槍對手機背部發熱量最高的攝像頭下方進行測溫,結果顯示溫度也僅為 43.5 攝氏度,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和平精英》這款遊戲還在前期優化中,版本不同發熱狀況可能也會有所變化。

當然,對於這些性能怪獸來說,跑分依然是直觀顯示性能上限的最佳手段。

我們先後用一加 7 Pro 跑了一下 3DMark、Geekbench 4 以及安兔兔,成績毫無疑問均屬於優等之列。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另外,我們也通過 androbech 來測試了一下換成 UFS 3.0,對一加 7 PRo 讀寫速度的優化到底有多少。而結果顯示,從 UFS 2.1 升級成 UFS 3.0 後,一加 7 Pro 無論是順序讀寫還是隨機讀的速度都有不了少提升。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在實際體驗中,在 UFS 3.0 的加持下,在手機傳輸、安裝應用等方面,一加 7 Pro 明顯比其他產品更快,至於有沒有劉作虎所說的 75% 提升我不清楚,但在安裝接近 2G 的《和平精英》時,我對比了一下,確實縮短了一半時間。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簡單總結,無論你只是日常使用的普通用戶,還是十分關心跑分的性能黨,對於一加 7 Pro 的性能你都無需有任何顧忌。

在續航方面,一加 7 Pro 搭載的是一塊 4000mAh 的電池,該電池容量在目前也算是第一梯隊。但是相信用戶還是會擔心這電池能否支撐起 90Hz 屏幕一天的使用。

為此我們在默認 90Hz 刷新率的情況下把手機電量充至 100%,並且進行了一次簡單的 3 小時的續航測試。當中包括 1 小時在線視頻播放、1 小時的大型網路遊戲、1 小時的音樂播放+網頁瀏覽。

測試結果顯示,在進行兩小時 1080P、聲音調至 50% 且外放的在線視頻播放後,電量耗掉 13%。而再進行 1 小時《和平精英》的遊玩後,手機電量進一步耗掉 18%,而 1 小時網頁瀏覽+在線音樂播放後再耗電 6%。

另外,晚上 8 小時的待機也僅消耗了 3% 的電量。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由此可見,將屏幕設定為默認的 90Hz 刷新率,即便是重度使用,電池支撐一整天基本不成問題。不過在極限低電量的情況下,你依然可以在設置中選擇成 60Hz 的刷新率,以達到更好的續航效果。

另外,一加 7 Pro 支持自家 30W Warp 快充。在完全沒電的情況下,一加 7 Pro 5 分鐘充電 12%,15 分鐘充電 35%,30 分鐘充電 61%,一個小時可達 93%,充滿也只需要 76 分鐘。要注意這依然是私有協議,並非我們常見的 PD 或 QC 快充。

這個成績無論是短時間的應急充電,還是零到一百的總用時,都能令人相當滿意了。只不過相對可惜的是,即便已經到了 2019 年,各大廠商都已經在開始研究無線快充的時候,我們還是沒有看到無線充電功能在一加新旗艦上出現。

至於軟體部分,運行 Android 9.0 版本的氫 OS 依舊保持了速度和流暢度兩個特點,一加在這方面沒掉過鏈子,另外有趣的是還新增加了一個「禪定模式」,意在讓你放下手機感受自然,啟動之後的 20 分鐘內只能進行最基本的接電話或緊急呼叫。

另外 Google 最新的 Android Q 也將在發布會後提供測試版。

品牌力需要產品力帶動

比起說一加為何這次花下大力氣堆料,在五周年之際推出這款真旗艦,其實我更想談談一個對於消費者更實際的問題 —— 面對三星 S10+這樣的頂級產品,有什麼選擇一加 7 Pro 的理由。

從摸過一加 7 Pro 又在用三星 S10 系列的幾個同事來看,一方面他們覺得一加 7 Pro「很香」,另一方面又覺得選擇三星是一項更為保險的選擇。

一加 7 Pro 模範評測:硬體怪獸中的獸王

經過幾天使用,其實我傾向於兩者在產品力上幾乎已經不存在差距,只是在一些功能細節的取捨上有所不同。

真正的差距體現在品牌力上,儘管這幾年一加的策略一直是「只做旗艦」,但同樣無法否認的是一加以往都是在一定的價格範圍內將硬體堆到最好,而在它頭上還遠遠有更多產品,多年對品牌的塑造和消費者的信任,都是現在的一加難以望其項背的。

這才是一加面對這些產品的最大阻礙。

一加 7 Pro 是個好開始,它證明了一加不止會做性價比旗艦,也有能力和野心更進一步。

一加 7 Pro 也有風險,在最高端旗艦的世界,每一個品牌都比它耕耘更深更久,塑造高端並不是僅僅在產品層面,更是品牌價值、文化、地位的競爭。

高處並非不勝寒,歡迎來到最頂級旗艦俱樂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800 億美金的 Uber 流血上市,這只是科技泡沫破滅的開始
聯想展示全球首款摺疊屏電腦原型機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