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出現這些反常表現,可能是被自閉症困住了,2歲前最容易擺脫

孩子出現這些反常表現,可能是被自閉症困住了,2歲前最容易擺脫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

在偌大的世界上,有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是來自「星星的孩子」,靜靜地、孤寂地在遙遠而又漆黑的夜空獨自閃爍著,不知如何融入到群體中,臨床上將其定義為「自閉症患者」。

本文配圖均源網路,圖文均無關

自閉症初印象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至少有1300萬自閉症患兒,其中自閉症兒童已經突破了167萬,且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專家們認為,自閉症較為特殊,患者發病多在嬰幼兒時期,通常確診家庭中,越有1/3的寶寶在1歲發現,80~90%的寶寶在2歲時才發現問題。

而此時孩子的各方面的能力尚未發育完全,即使發病也很難被察覺,所以往往與最佳的干預治療時間錯過,影響了痊癒的幾率。因此,各位家長還是要多加註意,及時發現孩子的異常。

那麼,自閉症的孩子到底什麼樣呢?也許就在你的身邊,專家教你一眼辨識。

你好,自閉症寶寶

1、社交障礙

這是自閉症患兒最核心的缺陷,也是最難被識別的,很多父母因為對孩子社會交往能力的發育不太了解,所以將自閉與性格內向、天生不善交際等混淆。下面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自閉症患兒的社交障礙在不同年齡階段的表現形式:

嬰兒期(出生-1歲):

患兒對他人的逗弄沒有反應,6個月左右很少表現出快樂、愉悅的表情;9個月後經常毫無緣由地大哭或大笑;1歲左右不願與人貼近,不觀察和模仿家人的動作,更不會回應家人的呼喚。

簡單可用「六不」來概括:不看、不應、不語、不指、不親、不隨。

幼兒期(1~3歲):

迴避別人的目光注視、叫名無反應,對主要撫養者沒有依戀心理,即使父母離開也沒有表現出焦慮不安、哭泣等焦慮分離的表現,對陌生人缺少應有的恐懼感,更不會跟同齡兒童玩耍。

學齡期(3~7歲):

雖然部分患兒願意與周圍親近人有一定程度的溝通,但是依舊有一種距離感,缺乏與別人主動交往的興趣和行為,而且交往方式往往比較另類。他們依舊習慣於自娛自樂、獨來獨往。

以上這些都是自閉症患兒們的典型社交表現,可能在嬰兒和幼兒時期還不太明顯,可是等到學齡期,一踏入到幼兒園之後就能明顯看出他們與其他正常孩子的不同。

例如他們經常一個人待在角落裡,不願參加集體活動,不願跟其他人分享或者玩遊戲,而且經常不聽老師的指揮和安排,如果老師強行去命令他們,可能他們就會尖叫、發脾氣。

周圍人對其的定義都是「孤僻、難相處、怪咖」等。

2、語言交往障礙

這也是判斷孩子是否為自閉症的重要依據。不過有一點要注意:孩子的語言系統是「由低到高」發展起來的,每個人的發育速度不同,所以家長需要區分自閉症誘發的語言交往障礙與「貴人語遲」的區別。

專家認為,說話看似簡單,但需要大腦、口腔、喉嚨、聲帶以及其他發音器官之間互相配合,如果那個器官沒有發育完全,都可能出現構音障礙。不管這種現象一般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好轉。

如果發現孩子到2、3歲左右,除了發音不清楚,但是與旁人的表情互動、肢體互動、目光交流都沒有問題,那麼可能就是純粹的「貴人語遲」,說話天生比較晚,可以通過慢慢的鍛煉而好轉。

若孩子除了發音有問題,還存在目光閃躲、拒絕與周圍人交流、反應遲鈍、3歲之後還不能完整地說一句話,只能使用低級辭彙等情況,大多是自閉症。

除了上面這兩種特徵之外,自閉症患兒還有一個較為明顯的缺陷——經常反覆做同一件事情,而且一旦被打擾,就會尖叫、抓狂。

再見,自閉症

自閉症孩子無疑是家庭的沉重負擔,給父母乃至整個家庭的精神、心理、時間、經濟上都帶來無盡的折磨,那麼,我們究竟能做些什麼呢?

1、「高危家庭」多當心

父母高齡生孩子、早產、低體重兒等家庭屬於自閉症高危家庭,發病的幾率會比普通家庭更高一些,還有就是家裡一個孩子患病,另一個孩子患病的概率為2~18%,同卵雙胞胎一個發病,另一個發病率為36~95%。

如果是上述家庭,且孩子的行為也比較古怪,建議在出生後18~24個月之內,儘早去醫院進行常規的自閉症篩查。

2、「疑似家庭」多小心

如果父母發現孩子存在上文中所說的異常,建議在2歲之前,立即去醫院查看,這是最佳的治療、干預時間。

3、「確診家庭」多費心

如果已經確診,家人們可能就要多多費心了,具體的改善方法如下:

飲食上:很多自閉兒童都有偏食的習慣,父母就要想辦法均衡飲食,讓他們多多攝入全面的營養。

生活習慣上:父母要慢慢引導孩子改正他們不良的習慣,例如反覆做一件事、興趣狹隘等,不過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一時半會沒辦法改變,父母需要先做好心理準備,可採取獎勵的方式,建立孩子的自信心,然後陪伴他們玩一些遊戲,並結合心理醫生的輔導,慢慢幫助孩子走出來。

無論如何,希望家長們能多些耐心,希望旁人能多些理解,讓孤獨的「星星」回到自己的星球,找到自己的同伴。(lyj)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母嬰參考 的精彩文章:

中國式家庭的新暗傷:父愛缺席,催生「焦慮的母親+失控的孩子」
上懷和下懷有何區別?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意味著胎寶營養不良了

TAG:母嬰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