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將悟空壓在五行山下,為何不立馬貼真言?你看猴子被壓的形狀
「西遊記」是許多人的童年記憶,在許多影視劇中,悟空被壓五行山之後的狀態,是露個頭在外面,手也在外面,既然悟空的手在外面,正面他被壓之時,形成的空間的大小是和他的肩膀齊平的。
不管是人還是猴,身體最寬的部位都是兩肩,猴子的身材更瘦,既然如此,為何悟空不能從五行山中爬出來?有人說山上有如來讓人貼的六子真言,這當然是猴子不能出來的最重要原因。
但我們從原著中來看,如來將悟空壓在五行山下之後,玉皇大帝開始擺宴慶祝,宴席期間巡視靈官來報,說孫悟空把頭伸出來了,如來這才不慌不忙的拿出六字真言,讓人貼在山上,可見他早就知道五行山困不住猴子,同樣也說明一個問題,最初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的時候,是全身都被壓在下面,連個頭都沒露出來。
當尊者將六子真言貼在五行山上的一塊四方石之上,山立馬生根合縫,注意「生根合縫」,實則是悟空在上下方承受的壓力,以至於他力氣再大也頂不起一絲縫隙出來,但並沒有說前後他爬不出來。
而且貼了六子真言之後,說猴子可以運用呼吸之氣,手兒爬出,可以搖掙搖掙,原來悟空的是真的是在外面的,但姿勢卻和影視劇中的大不相同。
劉伯欽帶著唐僧路過五行山,聽有人叫「師父」,嚇的二人驚驚慌慌的,中家僮說:「這叫的必是那山腳下石匣中的老猿。」
唐僧下馬後,牽著馬下山,原文描述:「行不數里,只見那石匣之間,國有以猴……唐僧徑下高山,又至石匣邊,對那猴子道……」
在唐僧解救悟空的這一回中,多次提到「石匣」二字,說明悟空當時的狀態就像是關在「石匣」中,那麼這「石匣」到底是什麼造型呢?大家肯定都看過古代犯人帶的枷鎖,其實這「石匣」就相當於枷鎖的造型,五行山便是悟空的枷鎖,只能中間露個頭,兩邊有兩個孔露出手腕,並不是連同整個肩膀露出。
悟空被困五行山下,自然是任何神通都用不出來,上面有六字真言照著,前後卻是枷鎖之相,無法無法爬出乃是必然。
從中也能看出如來的良苦用心,說明他早就已經將猴子內定為取經的大徒弟了,否則何不在剛剛壓下猴子的時候就貼上六字真言?而是讓猴子露出個頭來,不就是為了讓唐僧路過之時與其打招呼?
此舉做的天衣無縫,畢竟如來是玉帝請來降妖的,玉帝恨透了悟空,所以如來第一次完全把悟空壓在山下下了死手,玉帝本以為猴子必死無疑,一聽又露了頭,肯定驚嚇不小,而如來剛好可以順水推舟,再相助一次,而且這一次是間接的放了猴子一馬,就算玉帝再怎麼有殺心,也不好說什麼。
由此可見,如來從這個時候就已經有了取經的計劃,並且認為悟空是最佳的人選,否則五百年後,他也會不讓觀音貼著地面飛找人了,最巧的還是五行山的位置,剛剛好是個分界線,估計也觀音的必經之路,不得不說這位西方佛老,想得著實周到。
※兩頭牛打架,曹丕讓曹植以此作詩,詩中不能出現牛,詩成流傳千古
※悟空成佛後的坐騎是什麼?如來和觀音都有
TAG:五離怪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