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先屈服?伊朗最高領袖:對美不戰不和,特朗普:對伊不派兵!
隨著美伊衝突升級,雙方不斷互相秀肌肉,波斯灣上空透著濃濃的火藥味,大有準備大幹一場之勢。德黑蘭時間5月14日,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表示,伊朗不會與美國舉行談判,戰爭不會發生,伊朗的選擇是抵抗美國,在這場對抗中美國將不得不撤退。他還強調稱,這是一場意志的較量,而伊朗將勝出,因為伊朗的意志更為堅定。
美軍出動
從哈梅內伊的講話來看,其向外傳遞了兩個意思。其一,伊朗不尋求與美國進行軍事對抗,而是選擇意志對抗。即堅持反抗霸權,打破美國的經濟制裁。其二,也不會選擇和美國談判。這表明,伊朗對美國失去了信任,伊朗拒絕通過談判與美國和解。
伊朗既不與美國發生軍事衝突,也不願與美國談判。這種「非暴力不合作」的態度背後,是伊朗人的無奈——真打,國內政權將接受巨大挑戰,無論勝負都會產生負面影響;不打,眼見著美國制裁造成的物資短缺和通貨膨脹一天天加劇,國內矛盾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屈服,則會讓政府與宗教領袖的權威徹底破滅。
對此,伊朗最有效的武器就是不斷提高美國武力介入的成本。而一個關鍵因素是霍爾木茲海峽的價值。作為中東石油的黃金通路,霍爾木茲的安全關係著全球能源市場穩定和許多大國的能源來源。對伊朗來說,讓這條水道變成不可替代,完全落入自己威懾範圍,是最好的手段。而對美國和阿拉伯盟友來說,則要反其道行之,其選擇就是走紅海(適合沙特)或者經阿聯酋陸路從阿曼灣出海(適合卡達、巴林、阿聯酋等國)。
從地圖上可以看到,阿聯酋和阿曼所處的霍爾木茲海峽南岸,有一個名為「哈伊馬角」的突出半島,深深嵌入波斯灣咽喉。如果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各國可以經沙迦等西側港口通過管道將石油運往東側的富查伊拉等地,再從這裡出海駛向世界各地。巧合的是,近日富查伊拉港發生多起重大爆炸,伊朗媒體稱「有7至10艘油輪熊熊燃燒」。而美方官員稱,正是「伊朗或伊朗支持的勢力」製造了襲擊,目的就是為了通過打擊其他石油通路,提高自己在霍爾木茲海峽的話語權。
而美國也在動用各種真真假假的手段,試探和刺激伊朗,以摸清對方底細。近日,美國《紐約時報》披露了關於美國計劃向中東地區調遣12萬部隊的信息,並稱這個人數已經達到了2003發動伊拉克戰爭時的規模,按時美國正在做對伊動武準備。
不過,這一新聞遭到了特朗普的駁斥,直言「這是假新聞」。按此前報道,在伊朗加速研製核武或攻擊美軍的情況下,美國將向中東派遣12萬人軍隊。而這一數字趕上了美國打擊伊拉克的出兵規模。不過,特朗普話鋒又一轉,稱「我們當然願意這麼做,如果需要這麼做,我們會派更多的軍隊」。
伊朗
儘管特朗普否認了「出兵12萬」的報道,但美國針對伊朗的軍事舉措卻沒有削減,反而有加強跡象。5月15日,據美國中央司令部發布聲明稱,因來自伊朗對美軍人的潛在威脅而提高了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警報級別。所以,人們有理由相信,美國將武力選項擺在了首要位置。
對伊朗而言,與美國開戰,其自身必然損失慘重。儘管伊朗宣稱擁有足夠的軍力,可以抵禦美國的進攻。但兩國的差距還是顯而易見的。美國在不動用核武的情況下,仍然對伊朗保持著絕對的碾壓態勢。一旦開戰,伊朗或許會淪為伊拉克那樣的境地。因而,伊朗最高領袖表示,不會與美國開戰,也不會與美國就伊核協議舉行談判。
哈梅內伊
伊朗在宣布退出部分伊核協議條款之後,將自己的決定通過致函方式告知了中俄英法德五大國。伊朗總統魯哈尼還表示,希望五國能在60天內履行保障伊朗利益的承諾,否則伊朗將暫停履行更多協議義務。就是說,伊朗通過向五大國施加政治壓力,希望五國幫助伊朗擺脫困境。對此,俄外長稱,伊朗有權暫停履行伊核協議部分義務。
現在,伊朗將球踢給了美國,如果美國選擇開戰,那麼伊朗必然將佔據道德制高點,從而實現「得道多助」。至於特朗普怎麼接招,目前從其「不會派兵」的發言看,還是比較冷靜的。雙方或許都在等待對方屈服的那一刻,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
※美軍校發表「政權顛覆指南」,看看美國黑歷史,真有人敢學?
※局勢升級!美軍又一艘航母趕赴波斯灣 伊朗:3000枚導彈開機
TAG:永不磨滅的番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