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內部有什麼?中國科學家找出了答案
「玉兔2號」月球車
今天,《自然》雜誌發表了一篇來自中國探月團隊的重要突破:「嫦娥4號」在月球背面首次發現月幔物質,這項發現讓人類透過月球表面,窺視月球深處的物質組成,並為完善月球形成與演化模型提供有力的支撐。
撰文 | 吳非
月幔成分之謎
與地球類似,月球自內向外分別由月核、月幔與月殼構成。45億年前,誕生之初的月球被滾熱的岩漿海覆蓋。不久後,隨著溫度逐漸下降,月殼與月幔的分層開始出現:較輕的斜長石等礦物上浮,形成月殼;而更重的橄欖石、輝石等下沉形成月幔。
這個故事雖然看似合理,但終究只是理論。要驗證這一假說、掌握更精確的月球礦物構成,就必須對月球進行直接的採樣與測量。
月球結構示意圖(圖片來源:wikipedia)
了解月殼相對容易。從蘇聯的「月球9號」月球探測器到美國的「阿波羅」載人登月工程,人類的探測器從月球表面採集、分析並帶回了不少岩石樣本。這些樣本讓我們對月殼的成分有著深入的理解。但是,接觸月幔成分則要難得多。
月殼的平均厚度有40千米。即使在地球上,人類目前最深的鑽井也只有12千米,更不用說在月球上打鑽挖出月幔物質了。
在地球上,由於存在活躍的板塊構造運動,來自地幔的岩漿可以通過火山等構造流向地表。冷卻成岩後,它們成為我們了解地幔的窗口。
月球則截然不同。儘管一項本周發表的最新研究認為月球仍然存在構造活動、甚至能產生「月震」,但要指望月球自身的微弱運動將月幔物質送至月球表面,絕無可能。那麼,人類怎樣才能找到來自月幔的物質?
一個可以藉助的力量是隕石。當一顆隕石撞向月球,如同投向水面的石子漸起的水花,衝擊力讓撞擊地點周圍地下的物質濺起、落在月球表面。如果隕石質量夠大、速度足夠快,它就有可能成為一枚「深鑽」,穿透月殼、讓月幔物質露出表面。
因此,科學家將隕石坑視作發掘月幔物質的絕佳窗口。而月球最大、最古老的隕石坑——南極-艾特肯盆地(South Pole-Aitken basin,以下簡稱盆地)成為關注的焦點。南極-艾特肯盆地位於月球背面,因此直到1959年蘇聯的月球3號探測器首次拍下月球背面的照片,人類才注意到它的存在。
圖中大片陰影區為南極-艾特肯盆地(圖片來源:NASA/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大約42億年前,一次劇烈的撞擊形成了這個直徑2500千米的巨型盆地。此前的模擬計算認為,這次撞擊足以揚起月幔物質。但當衛星遙感開始分析這片廣袤的盆地,結果卻有些出乎意料:儘管盆地中有大量輝石,但本應隨輝石一同出現的橄欖石卻極少被測出。
對此,科學家陸續提出了兩種可能的解釋:一是形成SPA的撞擊沒有想像中的劇烈,或許是速度不夠快,或許是撞擊的角度太小,總之撞擊地點下方的月幔物質依然睡得很安穩;另一種可能性是,此前我們對月幔的認識存在偏差,上月幔中的橄欖石含量沒有模型預計的那麼高。如果是這樣,那麼對於月球演化,尤其是早期月幔流動模型的認識將被改寫。
月幔的秘密就沉睡在月球的另一側,等待著人類探測器的喚醒。
這裡有橄欖石,很多!
2019年1月3日,月球背面的首位訪客終於抵達。它就是「嫦娥4號」。之所以此前的探月項目都沒有選擇在月球背面著陸,一個障礙主要在於,月球背面的探測器無法和地球直接建立無線電通信。為此,中國國家航天局提前發射了「鵲橋」月球中繼衛星,以此作為探測器與地球間的通信中轉站。
經過近1個月的飛行,「嫦娥4號」在SPA內的馮·卡門隕石坑(Von Kármán crater)著陸。著陸地點的選擇,一方面考慮了安全性:著陸區地勢平坦,沒有可能導致探月器損毀的障礙;另一方面,研究團隊也考慮了發現月幔物質的可能性。雖然根據此前的遙感分析,產生盆地的撞擊可能沒有直接擊穿月殼,但撞擊大幅削減了月殼厚度。如果在此基礎上再來一次隕石撞擊,或許月幔成分就能現身了。而馮·卡門隕石坑,正是疊加在盆地上的又一次撞擊。此外,著陸點周圍還有多個隕石坑,包括最年輕的芬森(Finsen)隕石坑。這些撞擊過程如能產生月幔濺射物,也有可能落在探月器的觀測區域。
「嫦娥4號」著陸區示意圖(圖片來源:研究論文)
在登陸月球的當天,「玉兔2號」月球車便與嫦娥4號分離,踏上月球探測之旅。「玉兔2號」先後前往著陸點南側與西北側的兩個探測點,使用攜帶的可見光及近紅外成像光譜儀,成功獲取了著陸區兩個探測點的光譜數據。
「玉兔2號」運行軌跡圖(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
領導了這項研究的國家天文台李春來研究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我們一看到數據就感到眼前一亮,因為『玉兔2號』探測到的譜線與此前在月球正面探測到的有很大不同。」
進一步的數據分析證實了這一點。在兩處探測點,橄欖石的佔比分別為48%和55%,低鈣輝石含量次之,僅含有很少量的高鈣輝石。這是人類首次在月球找到高橄欖石含量的岩石樣本。這種礦物組合意味著,其最可能的來源便是上月幔。
月幔中的物質是怎樣出現在月球表面的?結合遙感與光譜數據,研究人員指出,關鍵可能就在於著陸區東北側那個直徑72千米的芬森隕石坑。隕石的撞擊讓盆地下方的月幔物質濺出,恰好落在在「玉兔2號」的觀測區域。
不過,研究人員也表示,目前的數據只是初步結論,這些物質是否真正來自月幔、月幔的確切組成是如何,還需要等待後續任務將岩石樣本帶回地球,從而開展進一步研究。
法國蔚藍海岸天文台的Mark Wieczorek也表示,研究團隊需要排除另一種可能性:這些物質誕生於產生盆地的撞擊過程,它們的物質構成與月幔相似,卻不是真正的月幔物質。此外,根據月球岩漿海的結晶模型,月幔的組成與此次的發現不盡相同。這意味著月球模型需要修正,還是說這些物質根本就不是來自月幔的?這些問題都需要進一步研究來判別。
原始論文:
Chang』E-4 initial spectroscopic identification of lunar far-side mantle-derived materials
《環球科學》2019年5月刊現已上市
※最驚險的10次隕石撞擊事件
※時間從未流逝?物理學家:「過去」與「未來」可能只是錯覺
TAG:環球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