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了獨立,該國選擇與德國人合作,讓蘇聯傷透了心

為了獨立,該國選擇與德國人合作,讓蘇聯傷透了心

公元16世紀中期,斯堪的那威亞半島形成了一個強悍帝國-瑞典王國,該王國以芬蘭灣為中心,佔據著如今挪威、芬蘭、俄羅斯卡累利阿、愛沙尼亞等地,同時還佔據著德國、丹麥和挪威的大片土地。然而,龐大的瑞典王國在與沙俄長達20多年的的大北方戰爭中失利,巨型帝國轟然倒塌,王國頃刻四分五裂,瑞典帝國從此被從歐洲列強名單中除名。

沙俄獲勝後,從瑞典手中割佔了波羅的海地區與卡累利阿等地,愛沙尼亞就在其中。

由於愛沙尼亞民族主體形成較晚,國家概念不強,所以歷史上先後遭到普魯士、丹麥、瑞典、波蘭等國統治,在愛沙尼亞被沙俄和之後的蘇聯佔據後,愛沙尼亞的民族意識開始覺醒,於是此後愛沙尼亞人一直都在為恢復國家獨立而不斷奮鬥著,其中大規模的抗爭有兩次。

一戰中末期的1918年3月3日,新生的蘇維埃政府和德國政府簽訂了《布列斯特條約》,在將包括愛沙尼亞在內的波羅的海地區及烏克蘭、波蘭等地割讓給德國後,德國政府決定在該地區組成一個依附於德國且統一的波羅的海聯合公國,在當年11月份,德國戰敗投降,蘇聯撕毀《布列斯特條約》,試圖重新收回波羅的海等地區。

愛沙尼亞人自然不會選擇坐以待斃,於是境內爆發了轟轟烈烈的革命行動,由於該國居住著大量德裔人口,所以,這些德裔人口和新組建的愛沙尼亞軍隊共同抗擊蘇聯紅軍的進攻。不僅如此,德國將軍戈爾茨在德國組建「自由軍團」,開赴愛沙尼亞,與愛沙尼亞人共同戰鬥。在各方努力下,蘇聯認輸,承認愛沙尼亞完全獨立,並徹底放棄沙俄對愛沙尼亞的主權權利。

愛沙尼亞人獲得了勝利,國家獨立。但是好景不長,噩夢隨即來襲。

1939年8月,蘇聯和德國簽訂秘密條約,將愛沙尼亞劃入蘇聯勢力範圍,愛沙尼亞的命運如同當年的捷克斯洛伐克蘇台德地區一樣,成為別人口中的魚肉。

為了應對德國的潛在威脅,蘇聯在1940年借口「維護互助條約和消除反蘇行為」的借口下,出兵愛沙尼亞,隨即佔領其全境,逮捕官員、廢除憲法、支持新政府上台。由於新政府和蘇聯關係密切,於是就出現了歷史上戲劇性的一幕,愛沙尼亞經過「全民公決」通過決議決定加入蘇聯,成為蘇聯的一個加盟國。由此,愛沙尼亞再次失去了其獨立性,淪為蘇聯的附庸。

愛沙尼亞政府如此做派,卻並沒有受到廣大民眾的支持。蘇德戰爭爆發後,德軍隨即佔領愛沙尼亞,讓人意外的是,德國人的侵略行為卻被愛沙尼亞人視為「解放」行為,為了表示和德國人的真誠合作,愛沙尼亞人成立了一個師加入了德軍。二戰結束,德國戰敗,以強硬著稱的斯大林顯然不能容忍愛沙尼亞的這種「背叛」行為,於是愛沙尼亞面臨的不僅僅是被再次納入蘇聯版圖命運,等待它的,還有另一場疾風驟雨,房倒屋塌。

為了懲罰愛沙尼亞人和德國人的合作,蘇聯政府決定對愛沙尼亞人實行遷徙、流放政策,大批人被流放到其他加盟國或邊疆區,逮捕並槍決了大量曾經和蘇聯合作的人,連愛沙尼亞總統都被逮捕。不僅如此,蘇聯還將愛沙尼亞的部分領土劃給了俄羅斯,另外還從蘇聯其他地區遷來大量俄羅斯族人,以「稀釋」愛沙尼亞人和遷出愛沙尼亞人為主要手段,意圖將愛沙尼亞變成一個俄羅斯人的愛沙尼亞。至1952年,愛沙尼亞人在該共和國內的比例已從1941年的90%下降至48%,愛沙尼亞變色了。

一直到斯大林去世後,愛沙尼亞才逐漸被解除了壓制,開始與外界恢復聯繫,大量人口返回。戈爾巴喬夫時代,愛沙尼亞和其他蘇聯的加盟國一樣,為追求國家的再次獨立而孜孜以求。最終,在1988年愛沙尼亞宣布獨立,1991年9月份,蘇聯承認愛沙尼亞獨立。

在被沙俄統治200多年以及被蘇聯納入版圖近50年後,愛沙尼亞人再次獲得重生。如今的愛沙尼亞是世界公認的高收入國家,人均收入接近20000美元,因國家富裕,經濟發展勢頭強勁,被稱為「波羅的海之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浪 的精彩文章:

對越還擊戰時,越軍的主力在哪裡?

TAG:千古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