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懂《孫子兵法》中這八種大智慧,人生將提升一個境界

讀懂《孫子兵法》中這八種大智慧,人生將提升一個境界

中國古代諸子百家中,提到兵家著作,無人不知《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是兵家集大成者,中國傳統兵學奠基之作,被譽為「世界古代第一兵書」,開創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完備的軍事理論體系,被歷代兵家奉為百世談兵之祖。

唐太宗李世民曾言,「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孫子兵法》其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不僅僅是政治家,軍事家的兵法寶典,更是被各行各位的精英人士所廣泛的研究並加以運用,往往能幫助人們在其領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戰國時期,「商祖」白圭運用《孫子兵法》的思想來經商並大獲成功;北宋《棋經十三篇》是仿《孫子兵法》十三篇而著的圍棋理論著作;50 年代,日本出現「兵法經營管理學派」,在世界各地經濟領域形成一股研究《孫子兵法》的熱潮。

雖歷經數千年,《孫子兵法》在當今社會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依然如珍寶般給世人帶來深刻的影響,幫助人們解決各種生活中的現實問題。

今天小編帶你讀懂《孫子兵法》中的八個「知識點」,幫助你在人生路上無往不利。

實力決定勝負

原文: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勝者之戰民也,若決積水於千仞之谿者,形也。

勝利的軍隊與失敗的軍隊相比,就好像處於以鎰稱銖的絕對優勢地位,而失敗的軍隊與勝利的軍隊相比,就好像處於以銖稱鎰的絕對劣勢地位。在這種情況下,勝利者在指揮軍隊打仗時,就像從萬丈懸崖決開山間的積水一樣,其能量無可阻擋,這就是軍事實力的體現啊!

決定戰爭勝負的永遠是強者勝而弱者敗,所以取勝的關鍵就在於以強擊弱。

以氣勢取勝

原文: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作戰,兵卒的勇氣非常重要。第一次進攻時,士氣最為旺盛;第二次進攻,士氣就會減弱;第三次進攻時,士氣就會消耗殆盡,無心戀戰。在敵軍連續進攻三次之後,我軍奮起反攻。敵軍士氣已盡,而我軍是第一次進攻,士氣高漲,自然會奪得戰爭的勝利。

一支軍隊的實力是由多種因素構成的,士氣就是一個重要因素。歷史上不乏人數比敵軍少,但憑藉著高昂的士氣最終戰勝敵人的例子。

創造並且充分利用優勢

原文:故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以利動之,以卒待之。

善於調動敵人的將帥,偽裝假象迷惑敵人,敵人就會聽從調動;用小利引誘敵人,敵人就會來奪取。用這樣的辦法去調動敵人,再用重兵伺機來殲滅它。

孫子作為一個尚智的軍事謀略家,十分強調要積極主動地追求於己有利的「勢」,創造於己有利的「勢」,並且充分利用於己有利的「勢」。

切忌急功近利

原文: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

爭取先機之利最困難的地方,是要把迂迴的彎路變為直路,把不利變為有利。所以故意迂迴繞道,並用小利引誘敵人,就能比敵人後出動而先到達所要爭奪的要地,這就是懂得以迂為直的方法了。

下圖中沿山道蜿蜒而上的人所走之路就是「迂」,看起來好像離目標更遠,但路途比較平坦,反而能搶先到達山頂。

攀岩而上的人所走之路就是「直」,看起來好像離目標近了許多(因為走的是直線),但其更加費時費力,而且一不小心還有掉下來的可能,那樣就永遠也到達不了了。

下圖中「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則是一個以患為利的典型。

「以患為利」的意思是說,在身處不利局面時,要清醒地認識到患的兩面性,即在患之中也可能隱藏著有利的一面。再充分地利用這有利的一面,化被動為主動。

切忌意氣用事

原文: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

國君不要因為一時憤怒而發動戰爭,將帥不要因為一時氣憤而率軍出戰。符合國家利益就用兵,不符合國家利益就不用兵。

憤怒可以使人喪失理性的判斷能力,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圖中這名單身縱馬沖向敵城的武士,明知不能取勝,又何必白白送死呢?表面上看好像很勇敢,但實際上這是一種極為愚蠢的表現,因為真正的勇者是閃耀著智慧的光芒的。

六種素質,讓你「爭無不勝」

原文: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

軍隊行動迅速時像疾風,行動舒緩時像森林,攻擊時像烈火,防禦時像山嶽,隱蔽時像陰天,衝鋒時像雷霆。

如果一支軍隊同時具備了「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這六種素質,它的綜合戰鬥力一定很強。這樣的軍隊與對手爭利,恐怕會每爭必勝。

虛敵實我,避實擊虛

原文: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勝,避實而擊虛。

用兵的規律好像水的流動,水的流動,是避開高處而流向低處;戰爭的勝利,是避開敵人堅實的地方而攻擊敵人的弱點。

如何才能使己力實,使敵力虛呢?正所謂「形人而我無形」,即示假形於敵,從而使敵人暴露出真面目而我軍則不露痕迹。

誘使敵人做出錯誤的判斷,從而創造一種以我之實擊敵之虛的有利態勢。就像圖中所示,當拿盾的士兵全力防禦虛假的敵人時,真實的敵人已經將槍瞄準了他的要害。

立於不敗之地而後求勝

原文: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可勝。

從前善於打仗的人,先要做到不會被敵戰勝,然後待機戰勝敵人。不會被敵戰勝的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中,能否戰勝敵人則在於敵人是否有隙可乘。所以,善於打仗的人能夠創造不被敵人戰勝的條件,而不可能做到使敵人必定被我所戰勝。

孫子反覆強調「自保而全勝」,即首先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然後再待機破敵。違背這個原則,不顧自身實力的限制而貿然進攻對手,其結果是不僅消滅不了敵人,反而會被敵人所消滅。

冷戰時期,蘇聯為了與美國爭霸,將大量的國力投入到核軍備的競賽中,防務開支一度佔到國民生產總值的11% ~ 13%。然而它的國民經濟發展速度卻在不斷下降。

以上部分圖文整理自《圖說孫子兵法》,孫武 著,唐中傑 編,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轉載請註明來源《圖說孫子兵法》。

知己知彼,

讓你的人生無往不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紫圖圖書 的精彩文章:

劉濤開創第二人生:女人,少了自己這個核心,終究不可能幸福
任何讚美都比不上她自身的美妙

TAG:北京紫圖圖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