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彥呼碩:伊敏河畔的明珠,因敖包而聞名於呼倫貝爾大草原
今天繼續分享呼倫貝爾大草原的風景。
首先給大家明確一個概念:呼倫貝爾大草原旅遊,你知道呼倫貝爾有多大嗎?呼倫貝爾的面積是25萬多平方公里,相當於我國960萬平方公里版圖的1/40還多,草原上擁有十萬平方公里的草原和接近13萬平方公里的森林,河流湖泊不勝其數,看著這樣的數字,對於那些沒有去過呼倫貝爾大草原的朋友,是不是非常的恐怖,那些說帶你去呼倫貝爾旅遊的問你怎麼游?你是不是突然不知道該說啥了。你說這樣一個天蒼蒼野茫茫的區域內,時間無多的你,到底該選擇哪些景點呢?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草原景色
老靳今天介紹的是距離呼倫貝爾市區(海拉爾市)最近的一段景區「巴彥呼碩」草原。巴彥呼碩在蒙古語中就是富饒的山崗的意思。巴彥呼碩位於鄂溫克族自治旗錫尼河鎮(距呼倫貝爾市29公里)。
敖包
大家還記得那首傳唱經久不衰的歌曲《敖包相會》嗎?這個電影外景就是這裡取景的,同時那個最古老的敖包也位於這裡。為什麼會選擇這兒拍攝呢?這是因為這兒是鄂溫克草原上最大的官祭敖包,是查到的史料中自清朝1732年就有了官方祭拜的記錄,所以這兒的敖包祭祀文化歷史非常悠久,以及周邊的清代祭拜或活動的遺址還保存著不少。
敖包
說到敖包,不知道大家了解多少,老靳給大家科普一下敖包。敖包一看是不是和蒙古包聯想起來了,其實敖包既不是包,也不是什麼特別的建築,最初就是茫茫草原上無法辨別方向和道路,牧民們為了出行方便而隨意擺放的幾塊石頭堆(有的用土,也有的用樹枝等),最初起指路、辨別方向和牧場邊界的作用。後來逐步演變成蒙古族祭拜各路神仙和祈禱風調雨順和平安的場所。
敖包
敖包在牧民的心目中,象徵神在其位,已經成為其祭祀活動的重要載體。 敖包一般是在丘陵頂上或者家族重要的地方堆砌土台,在中心地帶堆砌一個大敖包,周圍再堆12個小的,好像最早的烽火台似的。人們經過時會自發的添加石頭等,然後參拜保佑平安。到了清朝又開始了每年舉行一次「祭敖包會」的習俗。巴彥呼碩敖包也是參舊制,12個小敖包圍繞著主敖包,還有手工銅頂13個,原始的石供桌、石香爐,處處透露著古老的習俗和傳統。
景區圖
敖包右前方有太陽湖,左前方是月亮湖,它們和彎彎的伊敏河相互輝映。而太陽、月亮是蒙古族和鄂溫克族人民心中至高崇尚的神。
夏日的巴彥呼碩草原一望無際,草綠牛肥,白雲悠悠,彎彎的伊敏河在碧綠無垠的草原上像一條銀色的玉帶。巴彥呼碩的蒙古包設施還是非常完善的,當你住在這兒的時候,可以在晨曦或者夜色中漫步伊敏河畔,聽鳥兒在水草中啾鳴,看雲捲雲舒。如果運氣好,還可以遇到當地的重大活動「敖包會」、「摔跤」「賽馬」等等,那熱鬧的場景一定讓你心花怒放。
暮色中的伊敏河
冬日的巴彥呼碩,是白雪皚皚,這裡成了一片潔白的世界,最熱鬧的那達慕也會在這個季節舉辦,四面八方趕來的牧民讓這兒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
夜色中的巴彥呼碩
巴彥呼碩很美,千萬不要看一下就走,你需要住在蒙古包里,體驗一下草原的日出日落,晚上參加那兒最熱情的篝火晚會,聽一聽蒙古漢子的馬頭琴聲和蒙古姑娘動人的歌聲。
大帳內的篝火晚會
慢游才是旅行的真諦,你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