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營造和諧文明的語言環境

營造和諧文明的語言環境

中國民眾「觸網」的25年間,從「大蝦」「美眉」到「盤他」「硬核」,新辭彙、新句式、新用法層出不窮。2012年,《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新增「粉絲」「山寨」「雷人」等網路詞語……與此同時,不規範、誇張、低俗等也成為一些網路語言的標籤。(《人民日報》5月15日)

在互聯網不斷嵌入日常生活的當下,網路語言影響了許多人。一些網路語言的走紅,不僅在於它們滿足了年輕人提高表達效率的需求,也隱伏著他們的利益訴求與現實焦慮,甚至還投射出一些不良的社會心態。通過網路語言來簡單、生硬地貼標籤,抓住了人們對困難際遇、負面情緒的代入感,具有積極的一面,但也容易導致網路輿論場的喧囂。

網路語言在本質上是一種快餐文化,盛行的是一種蜻蜓點水式的淺閱讀;對網路語言的你方唱罷我登場,公眾早已習以為常、見怪不怪。面對網路語言,不能先入為主地戴上有色眼鏡,採取因噎廢食的態度。網路語言固然有跟風從眾、用語粗俗不雅的一面,卻也有著觸摸現實世界、打撈社會心態的另一面。通過網路語言來更好把脈社會,有助於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現代化進程的滾滾車輪,帶來急劇的社會變遷,一些網路語言迅速成為流行語。從漢語發展的歷史來看,每個時代都有舊質語言要素的消亡,也有新質語言要素的產生。這樣的新陳代謝是語言創新的必然結果。面對網路語言,我們既不能採取封閉、排斥的狹隘態度,也不能採取聽之任之、放縱其野蠻生長的消極立場。

每一個漢字的演化都有一段獨特的故事,這使得漢字具有言簡意豐、意蘊無窮的特點。漢語的魅力在那「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的柔情中,在那「黃金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壯志里,在那「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美景中,在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豪情里。作為一種符號互動的工具,漢語不僅具有交流信息、表達思想、傳遞情感的功能,還具有精神之美和價值之美。

需要明確的是,不規範、誇張、低俗的網路語言,不僅會污染語言文字的環境與生態,也會影響社會文化的氣質和內涵。那些低俗、粗鄙的網路語言,固然能夠帶來表達上的便利與快感,吸引眼球、引人發笑,卻缺乏持續的、長久的生命力,難以經歷時間的積澱,難逃曇花一現的命運。

語言系統具有自我凈化的能力,網路語言也面臨著優勝劣汰。有些網路語言之所以能夠經久不衰、深入人心,說到底就在於它們兼具了有用、有效、有趣的屬性,既是觀照時代的一面鏡子,又能推動時代發展。儘管如此,我們卻不能對網路語言的自說自話放任不管,而是要對網路語言進行合理規範、有序引導,讓網路語言在良性環境中成長,讓網路語言有文化品位,有高雅格調,實現漢語魅力與互聯網的有機融合,最終構建一個健康有序、和諧文明的語言生態環境。

(作者系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師)

《中國教育報》2019年05月17日第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師生健康中國健康」主題健康教育活動啟動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