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揚笛水墨人物畫作品之怒放絲路2欣賞

揚笛水墨人物畫作品之怒放絲路2欣賞

不怪,畫不出好畫來的,揚笛的水墨畫是怪的,正因為怪,給人的感覺沒見過,這畫就畫對了,自古都有這樣的畫家,尤其是清末時期的揚州八怪。

揚笛最新力作水墨人物畫《怒放絲路2》

生於1693年,卒於1765年的鄭燮鄭板橋,在八怪你算是名頭最大的,他是江蘇興化人,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鄭板橋五十多歲曾任山東范縣、濰縣知縣,大概是因為開倉賑濟災民而得罪了上司,六十一歲辭去芝麻官,開始在揚州買畫為生。他的書法號稱六分半書,獨創性地把楷、草、隸、篆取而雜之,再加入蘭、竹筆意,寫來大小不一,歪斜不整,若「亂石鋪街、浪里插蒿」,妙趣橫生,風格恣意,所謂『真氣、真意、真趣』也。八怪們這一路的書法,可以叫做寫意書法,完全屬於跟繪畫一樣的藝術創作,看鄭板橋的畫,有時候覺得假如被工整無比的楷書寫在畫上,似乎跟穿T恤扎領帶一樣,規矩的不是地方,寫意國畫配寫意書法,確實是極其協調般配的。

作品細節展示:

板橋作品,最著名的是竹,也包括蘭、石題材。他畫的竹被稱為「鄭竹」,以情入畫,以志做竹,簡直不是竹子,而是氣節清高,一塵不染的書生——又分明是竹子,瘦長挺立,左右顧盼,墨色水靈,濃淡有致,清新勁拔,這還不夠,畫上精彩有趣的題記,相得益彰的題詩,使每一幅繪畫都成為一襲文人旗幟,一朵文化符號。鄭曾自稱其人其畫為「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徐悲鴻曾在鄭的一幅畫中題云:「板橋先生為中國近三百年最卓絕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書畫尤奇。觀其詩文及書畫,不但想見高致,而其寓仁悲與奇妙,尤為古今天才之難得者。」

場景效果展示:

因此從鄭板橋來看揚笛的畫作,就能感覺到揚笛是位真正懂藝術的人,她另闢蹊徑的水墨畫作,無疑是當代繪畫中的精彩片段,因為她緊緊抓住了她熟悉的環境,但大多數人還不了解西域絲路文化的奧妙,這就使得揚笛在繪畫中的話語權得到了充分的釋放,並能在人們詫異而羨慕地眼光中,我行我素地畫著自己心目的中的畫,試圖以一種全新的姿態來抒發西域藝術的真諦。《怒放絲路2》中所給與觀者的正是畫家內在心靈碰撞的火花,折射出藝術的魅力,讓藝術之花在絲路精神的感召下,一路芬芳。

更多揚笛水墨人物畫之「怒放絲路」系列作品欣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高范 的精彩文章:

如何選擇辦公室掛畫?據說掛這幾款的人都成功了
想要夫妻感情和睦,這三款卧室裝飾畫必不可少

TAG:藝術高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