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宰相名聲不佳,但他的這首長詩,讓唐玄宗哭了兩次

宰相名聲不佳,但他的這首長詩,讓唐玄宗哭了兩次

宰相名聲不佳,但他的這首長詩,讓唐玄宗哭了兩次

在唐朝初年,天下已經沒有了大的戰事,百姓逐漸安定,文化也開始走向繁榮,湧現出了一大批文人才子。然而,唐朝的政局卻一直沒有穩固下來,不管是唐高祖、唐太宗乃至唐高宗、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時期,權貴們都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直到唐玄宗李隆基即位之後,才真正走上了正規。

在此之間的文官極不容易,為了生存經常是趨炎附勢。小珏縱觀此時的文官群體,除了貞觀群臣外,歷史上得到的評價極低。比如武則天時期的宰相蘇味道,遇事總是不敢決斷,處事模稜兩可,因此被稱為「蘇模稜」。

宰相名聲不佳,但他的這首長詩,讓唐玄宗哭了兩次

與蘇味道齊名,共稱為「蘇李」的李嶠,也得到歷史低評。在武周時代,他依附張易之兄弟;在唐中宗時期,他又依附韋皇后和梁王武三思。雖然三次為相,但卻被認為是阿諛奉承的小人,不被後人所尊崇。其實,在那種時代生存,本身就是一種不幸,至於說所作所為,也有迫不得已的苦衷。比如李嶠也曾忤逆武則天的意思,為狄仁傑鳴冤,為此還外放為潤州司馬。而且,他一生安於貧困,粗茶淡飯,連武則天都看不下去。

不管李嶠為人如何,到底是忠是奸,他的才華是毋庸置疑的。二十歲時他就考上了進士,足以秒殺一大批不得志的文人,他既與蘇味道秉承「蘇李」,同時又是「文章四友」之一。在他晚年,更是被譽為「文章宿老」,儼然是唐朝初期文壇領袖,張說稱其文「如良金美玉」。其中有一首長詩,更是讓多年後的唐玄宗哭了兩次。

宰相名聲不佳,但他的這首長詩,讓唐玄宗哭了兩次

這首詩的名字叫做《汾陰行》,篇幅較長,小珏在此就不全篇引用了。它講述的是漢武帝巡幸河東一帶時,祭祀汾陰后土的故事。詩中大體闡述了這次祭祀,是讓國家走向極盛的態度,但也通過反覆歌詠舞榭歌台、喧囂歌舞終將化為蒿萊蓬草,表達了作者對於世事無常的感嘆。尤其是結尾四句令人警醒:


山川滿目淚沾衣,富貴榮華能幾時?不見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飛。

宰相名聲不佳,但他的這首長詩,讓唐玄宗哭了兩次

它的意思並不難理解:山川依舊在,只是容顏改,讓人涕淚滿衣裳。榮華富貴,終將是鏡花水月一般,能有多麼長久?當年的盛況在哪裡?只看到現在的汾水之上,年年的秋雁如故,往來飛翔。

意思雖然簡單,但要真正的體會,則需要一定的人生閱歷。據說唐玄宗晚年聽戲的時候,聽到梨園弟子唱的就是這首歌。他雖然貴為天子,應有盡有,也曾通過努力,獲得了無限的權力,還開創了開元盛世。但他畢竟是聰明人,已經看到了盛世下的危機,與多年前的李嶠發生了共鳴。唐玄宗聽後,潸然淚下:嶠真才子也!

宰相名聲不佳,但他的這首長詩,讓唐玄宗哭了兩次

讓唐玄宗感動的不止這一次,安史之亂後,唐玄宗逃亡蜀地。途中經過白衛嶺時,他忍不住向長安回望。那裡承載過他的意氣風發,見證過他的雄才大略,而如今卻飽經蹂躪,他也如同喪家之犬,惶惶不可終日。此時此景,讓唐玄宗想到的就是李嶠的這首《汾陰行》。他再次吟唱,痛哭流涕,想必比當年在梨園哭得更厲害,而且忍不住再說了一次:嶠真才子也!

這首詩,不僅追遠懷古,而且還大大擴展了議論的成分。相比於初唐四傑們在篇末,往往是哀嘆自身的懷才不遇,境界又增加了幾分。而且它的沉穩古拙之風,讓詩歌向盛唐的慷慨激昂,又邁進了一大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博物館嫌教授的文物開價太高,教授說:就這個價,你們遲早要來
鐵定能當太后的她,因為兒子而顯貴,也因兒子而過早凋零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