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雲江湖】金甌已缺今宵月,銀漢猶填舊日橋-廣東省博物館掠影
文史
05-17
我的祖籍是廣東番禺,雖家鄉已無親,但每次到廣州,依然有血脈里的親近。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走進廣東省博物館,那是看不夠的寶庫。也可以這樣說,中國大地上每一座博物館都能扔『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山洞幾十條街。而作為嶺南文化的標識,廣博無疑是在其中極具份量和代表性的。於我個人而言,還有著一種尋根之旅的感覺。
讀歷史,最初也是以後能繼續深究的第一扇門,就是看博物館。一早就來了,先說個遺憾,時間原因,就看了一個館,『潮州木雕』。
當然,也只是走馬觀花,但粵海先人那些大作,足夠奪目,所謂天工開物。潮州木雕分源流篇、製作篇、藝術篇、器用篇、欣賞篇。
展出木雕實物200多件(套),有描金漆畫、圖大壽屏、圓雕蟹簍,還有造型獨特的神龕、神亭、神轎、薰爐罩、饌盒、糖果架、紙煤筒。籌展人員逼真地復原傳統潮汕民居的廳堂、卧室、書房等場景,再現了木雕製品在潮汕民間傳統社會生活中的陳設應用。
有個關鍵詞:燒錢!因為貼金是潮州木雕的主要裝飾手段之一。真是人靠衣裝,『木』靠金裝。
去了文保中心,感謝那些默默無聞的文物修復師,數年默默耕耘,只為一件國寶重放光彩,為吾國歷史留下一個符號,後人不忘前史,更可見吾國璀璨的文化具象。
其實,從展出的製作工具到現在的文保設備,也是一個時代的變遷。
廣東博物館的建築設計也是一件藝術品。外立面運用「寶盒」的設計理念,採用鋼筋混凝土核心筒承載巨型鋼桁架懸吊結構體系,博物館的造型彷彿一件雕通的寶盒,這一設計意念源於廣東傳統的工藝品—象牙球,博物館的空間組織就像象牙球鏤空的工藝。
如果是晚上路過,那爍爍霓虹從每個牆面縫隙格間閃耀而華,對映著對面的『小蠻腰』,煞是艷麗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