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如何擊穿行業痛點?華為雲提出了Cloud+X

如何擊穿行業痛點?華為雲提出了Cloud+X

三四年前的時候,雲計算領域的從業者還糾結於這樣一個問題:該怎麼讓其他人讀懂雲計算,並由此出現了「水煤電」等各種形象的比喻,不斷強化「雲」作為一種資源的本質。

今天的「雲」早已不再晦澀和神秘,像毛細血管般滲透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雲計算的「進化」速度已然超出了很多人的想像,同時雲服務也正在變成一種基礎能力。

5月9日的華為雲城市峰會杭州站上,華為雲BU總裁鄭葉來在演講中提到了一個新概念:Cloud X,其中X指的是AI、IoT、5G、晶元、消費終端、生態等一系列因素。

基於這個概念,華為雲BU總裁鄭葉來也強調:雲計算將成為企業的數字化底座,成為驅動行業發展的重要模式,並且全棧能力將是未來雲服務廠商的核心競爭力。

Cloud AI擊穿行業痛點

2018年數博會上的演講中,華為雲BU總裁鄭葉來首次提出了「普惠AI」的說法。

彼時行業普遍觀點認為,AI不僅能夠進一步釋放生產力,也能夠全面打通企業的創造力,帶來「降本增效」的實際好處,無數中小企業也奔著人工智慧的誘人前景躍躍欲試。

華為雲卻看到了人工智慧落地的另一個側面:人工智慧聽起來很「美好」,可數據量越來越大、模型越來越複雜、計算過程越來越耗時、計算資源昂貴難獲取,在實際的落地應用中,企業往往要走很長的彎路。

「普惠AI」可以說找准了這一產業發展的痛點,華為雲也開始將自身在AI方面的優勢積累開放出來,讓AI能夠惠及更多企業用戶。

與之對應的就是華為雲打造的全棧全場景的能力:「全棧」是技術角度,包括晶元、晶元使能、訓練和推理框架和應用使能在內的全堆棧技術方案;「全場景」是服務維度,包括公有雲、私有雲、各種邊緣計算、物聯網行業終端以及消費類終端等全場景的部署環境。

全棧全場景的雲方案為企業的智能化轉型提供了一條「捷徑」,並針對不同業務場景帶來了更完美的解決方案:

比如在應對海量重複的業務場景下,AI就能夠發揮很大的技術優勢。值得一提的案例來自德邦快遞,藉助華為雲開發的快遞員肢體動作打分AI監控系統,如果快遞員在分揀快遞時動作太粗暴,AI監控系統將會即時發布快遞員動作的「暴力指數」, 有效降低了暴力分揀行為的發生。

另外在專家經驗場景中,AI也能夠帶來成本降低的效果。糖業是廣西的支柱性產業,以前需要靠經驗豐富的專家來進行甘蔗含雜率判斷,接入華為雲的圖像識別技術後,機器含雜率識別準確率已經高達95%,極大的提升了效率並降低人力成本。

面向多域協同場景,比如柔性製造這樣典型的多域協同場景,需要供應鏈對於市場前端的變化作出即時響應,需要解決超高維數據、超大量數據、參數間互相干擾、計算複雜度高等問題,華為雲與合成纖維企業三聯虹普的合作,正在利用人工智慧解決柔性製造中懸而未決的痛點。

表面上看這些都是AI在企業轉型的過程中帶來的好處,但AI的背後更需要強大的雲計算支持,包括海量的視頻識別等場景都是基於雲端的強大算力。從這個角度看,Cloud AI是一種必然的組合,本質上是透過AI釋放雲的服務能力。

Cloud X一方面是華為對現有雲技術的洞察,另一方面也展現了在智能化轉型的時代里,如何進一步釋放雲服務的能力。

Cloud X,雲力的全面釋放

前段日子公布的華為2018年財報中,關於雲計算的部分透露了幾個核心信息:上線超過160個雲服務和140個解決方案,全球發展合作夥伴超過6000家,AI服務在10大行業超過200個項目進行探索。

如果算一筆「時間賬」的話,2018年華為平均每周推出一個雲服務和解決方案,不到兩天時間就有一個AI項目落地,平均每天新增10多家合作夥伴......

曾有人將華為雲的成長比作「阿甘式」奔跑,似乎又不太準確,Cloud AI不到一年時間內為華為雲帶來的「加速度」,更像是一場「閃電戰」。且不同於互聯網公司先畫餅再逐漸落地的做法,在Cloud AI之外,「Cloud X」的其他方面也已表現出了潛在勢能。

在Cloud IoT方面,從事電梯智能安全管理系統的浙江新再靈科技就是一個例子。在電梯智能管理的特殊場景中,必須具備高吞吐量和高可靠的數據通道,對海量數據的精準查詢和多維分析做到毫秒級響應,對平台性能及穩定性的要求極為苛刻。

華為雲的EI大數據MRS服務,可以實現每秒數萬條實時數據的上雲隊列暫存,完美解決了新再靈科技的數據通道訴求,並提供了海量數據上雲、實時分析、精準查詢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在Cloud 5G方面,華為全線的手機和平板均已支持華為雲電腦,可以讓手機秒變一台Windows電腦,流暢運行office辦公軟體,甚至OTG外接滑鼠鍵盤後,在手機上玩幾局電腦遊戲。

華為雲電腦並非是在手機上運行了一台Windows虛擬機,而是基於華為雲的公有雲服務。當5G網路逐漸普及後,得益於低時延、高帶寬的網路特性,諸如雲電腦、雲遊戲、VR等場景將徹底爆發,華為雲已然開始提前布局。

除此之外,在「Cloud 晶元」方面,除了去年發布的昇騰310和昇騰910,華為雲還在今年推出了首款ARM伺服器晶元「鯤鵬」,不斷為企業提供強大的算力支撐。在「Cloud+聯接」方面,華為將共享華為雲的技術及全球雲服務能力,幫助全球客戶一點接入全球通達......

正如華為雲打造「智能世界黑土地」的目標,在Cloud AI逐步完成人工智慧「好而不貴」的使命時,「Cloud X」將進一步藉助雲釋放更多能力,改變各個行業。

結語

進入到Cloud 2.0時代,雲服務早已不再是簡單的「水煤電」, 進一步成為創新技術和工程實踐的底座。同時站在企業的視角上,嘗到了「上雲」的甜頭後,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已是不可逆的趨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驅動網 的精彩文章:

北汽集團蔣自力:順勢而為 逆勢而升 借勢而起
拔草VR正當時,愛奇藝奇遇VR竟悄悄滴成熟了

TAG:驅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