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皇太極真是端坐而逝嗎?不,他是被愛情與虛弱的身體一起擊垮的

皇太極真是端坐而逝嗎?不,他是被愛情與虛弱的身體一起擊垮的

作者:金滿樓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對皇太極來說,這註定又是忙碌的一天。

這一天,除了日常的聽證外,皇太極接見了土默特部落來人,賞賜了護送格隆喇嘛來盛京的人員;與皇后及諸妃召見了嫁給察哈爾部、科爾沁部蒙古的各位公主,隨後賞賜了科爾沁部來朝的福妃、賢妃及固倫公主、諸福晉等。

諸事即畢,皇太極起駕回宮。當晚亥時(9-11點),在清寧宮南炕上端坐而逝,年52歲。

據《清史稿.太宗本紀》中記載,「庚午,上御崇政殿。是夕亥時,無疾崩,年五十二,在位十七年。」

按這段記載,皇太極「無疾崩」就是在沒有什麼明顯病症的情況下突然駕崩,那事實真是如此嗎?

同樣根據《清史稿》中的說法,「上儀錶奇偉,聰瑞絕倫,顏如渥丹,嚴寒不栗,長益神勇,善騎射,性耽典籍,諮覽弗倦,仁孝寬惠,豁然有大度。」

這麼看來,皇太極的底子很好,身體強健,如何會在52歲就突然去世呢?

其實這是說來也並不奇怪。如果仔細翻找的話就會發現,此前關於皇太極身體狀況惡化的記載並不止一處。

事實上,皇太極人到中年後,身體日漸發胖,其喜愛的「大白、小白」的兩匹戰馬,由於過胖、加上盔甲眾,他騎大白一天僅行五十里,騎小白才勉強跑一百里。

而在崇德五年(1640年)後,史書中有多處記載皇太極「聖躬違和」。如當年松錦大戰的緊要關頭,皇太極突犯鼻衄,流血不止。從後來的情形看,這很可能是心血管出了問題。

當年七月,《清太宗實錄》上明確記載,「聖躬違和」;接著,《清史稿》又說,「上幸安山溫泉」。由此可見,當時皇太極應該病得不輕,否則也可能在如此緊張形勢下去安山療養。

更大的打擊發生在崇德六年,也就是其寵妃海蘭珠的去世。在此後兩個多月中,皇太極一直沉於悲痛而不能自拔,後經諸大臣力勸而似有悔悟:

「天之生朕,原為撫世安民。今乃過於悲悼,不能自持,天地祖宗知朕太過,以此示警。朕從今當善自排遣也。」

然而,在外出狩獵散心的歸途中,皇太極路過宸妃墓忍不住再次下馬痛哭不已。從某種程度上說,海蘭珠的死對皇太極影響極大,其身體狀況、精神狀況均急劇惡化。

對此,皇太極自己也有所感知,在諸王及妻子兒女們奏請祭祀宸妃時,他也十分感傷地說了這樣一句:「山峻則崩,木高則折,年富則衰。此乃天特貽朕以憂也。」

崇德七年(1642年)十月二十日,據《清史稿》記載:「聖躬違和,肆大赦,凡重辟及械繫人犯,俱令集大清門前,悉予寬釋。」

如此看來,皇太極這次病得兇猛而不得不用大赦的方法來求得上蒼的保佑。七天後,都察院參政祖可法、張存仁上書,請皇太極「以聖躬為重,暫出遊獵,息慮養神」。

皇太極閱後批示:「所奏良是,朕之親理論文範文處機,非好勞也,因部臣不能分理,是用躬自裁斷。今後諸務可令和碩鄭親王、和碩睿親王、和碩肅親王一、多羅武英郡王合議完結。」

換言之,因為生病的緣故,皇太極將軍國大事之外的日常政務交給了以上四人處理。同年十二月,皇太極赴葉赫狩獵,但行至開庫爾處時,因身體不佳而不得已住了下來。

崇德八年(1643年)正月初一,皇太極再次因身體原因而停了當年的新年慶典。三月十七日,又因聖躬違和再次頒布大赦;四月初一,因聖躬違和向各寺廟禱告,施白金。

就在皇太極崩逝前幾天,因庄妃所生五女、固倫公主阿圖出嫁,其他已婚的長女、二女、三女、四女及額附們均全部到齊,闔家團聚。

由此,皇太極的繁忙與勞累也就可想而知了。

想必,在初九日那天皇太極已經感覺不舒服,但因為是大喜之日,也只好強撐著行完各種儀式,最終在回宮後因腦溢血或心肌梗塞而突然死亡。

皇太極的突然死亡應該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絕不會是無疾而終。除了海蘭珠去世的影響外,其他兩個因素也值得一提:

首先,皇太極一生勤於政事、勇於戰陣,長期的緊張狀態必然嚴重損害其健康,由此積勞成疾;

其次,從飲食結構來看,滿洲人喜歡葷腥,多食鴨子、鹿肉等,蔬菜水果較少,由此患上高血壓、心腦心管疾病這比比皆是,如之後的雍正、嘉慶、慈安太后等等,都是如此。

參考資料:孟昭信:《神秘的孝庄太后》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滿樓風雨閑讀書 的精彩文章:

明治維新時期,日本藩主們為何甘願被天皇宰割?
匡互生:他曾是「五四驕子」,但為了教育獻出自己的一生

TAG:滿樓風雨閑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