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兩千年來,為何中國王朝一直都是不斷的循環往複?司馬遷早就料到

兩千年來,為何中國王朝一直都是不斷的循環往複?司馬遷早就料到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

中國的歷史,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斷層的歷史。但是,讀史後我們會發現各類史籍中都存在這樣的一種現象:每篇記載結束後,總會出現一些作者的「結語」,也是對先前描述的記載給予一個客觀的評價,《史記》中只要帶有「太史公曰」字樣的部分均屬這種結語。

然而,在《平淮書》一章,司馬遷卻一改常態地發起了牢騷,不再客觀評價,完全以主觀態度論事,流露出了深深的虛無主義精神。太史公說:「《尚書》部分最早可追溯到唐虞時期,而《詩經》說的是殷周,通常在祥和盛世時期,史書的收錄順序為長幼尊卑,先農後商,先禮後利。在世道不安寧的時代,收錄的順序便會與此相反。」

那麼,史書中所收錄故事的順序能說明什麼問題呢?那就是司馬遷心中的夢想——建立一個祥和盛世。那麼,這個安寧盛世的標準又是什麼呢?那就是司馬遷收錄史實時的順序:

先是,長幼尊卑井然有序,尊重社會上德高望重的人,鄙視那些唯利是圖的傢伙;其次,就是先農後商,不可本末倒置,在社會經濟中農業是重中之重,倘若輕本重末,重商輕農,社會便會陷入動蕩;最後,則是以禮義來限制人們對於利益的追求,倘若,老百姓將利益看得比什麼都重要,那麼,勢必會引發無意義的爭鬥,如此這般,社會又何談安寧呢?

這段結語被寫在《尚書》和《詩經》之後,由此可見,司馬遷是從這兩部分的歷史資料中受到了啟發。

隨後,司馬遷又表述道:

「齊桓公聽從管仲的建議,將全國的貨幣統一,發展各項事業積累財富,這才躋身強國,成就霸業。魏王聽從了李克的建議,充分利用土地資源,促進農耕事業,這才使魏國兵強馬壯。春秋之後的戰國時期,天下諸侯以利益武力至上,輕視道德禮法。所以,老百姓的貧富差距才會越來越大,富有的人坐擁上億資產,而貧窮的人連溫飽都成問題。在戰國時期,諸侯國強大的標準是什麼?那就是兼并弱國讓小國俯首稱臣,沒能力稱霸的國家只能聽從強國的號令,弱國甚至會因為斷絕祭祀而亡國。」

在這一段中,司馬遷重點批判了兩個人:一是齊國的管仲;二是魏國的李克。他們分別代表利益與權勢。而以他們為核心建立的後世,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一批諸侯被權貴推翻取而代之,仁政得不到推廣,財富流向少數人,廣大百姓苦難不堪;強國不斷兼并小國,天下大亂。

司馬遷覺得,只有建立在「仁義道德」基礎上的政權,才是最理想的政權。至於誰在台上,誰手握軍權,誰富甲一方,都不是建立盛世的基礎。唯有人類道德水準的普遍提高,才是富國的「軟實力」。司馬遷最後感嘆道:「我夢想中的世界不可能實現了,歷史只會一次又一次的反覆重演,『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輪迴,究竟什麼時候能停止呢?」

太史公說:「在治理國家時,對外宣戰,對內興利除弊,老百姓繳納過賦稅後,連飯都吃不飽,女子在家中紡織,卻連衣服都穿不起。古人曾將天下的財富貢獻給天子,但是,天子始終得不到滿足。」這段是最能體現司馬遷「歷史虛無主義」之處。

這裡,所謂的「歷史虛無主義」,是一個歷史理論術語,它是指:不加具體分析而盲目否定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過程,甚至,否定歷史文化,否定民族文化、民族傳統、民族精神,否定一切的歷史觀點和思想傾向,從根本上看,歷史虛無主義抱有明確的政治意圖。

司馬遷借古諷今,通過春秋戰國時期的亂象諷刺漢朝。戰爭,究竟什麼時候才能停止?天子窮凶極奢,百姓窮困潦倒,理想中的盛世何時到來?最終,司馬遷用四句話收尾:「無異故云,事勢之流,相激使然,曷足怪焉?」

原因非常簡單,所有事物的發生都是因為其他事物的影響,相互之間產生作用而形成的,物性使然,有什麼值得奇怪的呢?從這就能看出,司馬遷將先前「仁以治國」的理論全部推翻,因為說到這裡司馬遷也找不出根本原因,只能將其歸咎於「物性使然」,發出無可奈何的嘆息。

不得不說,司馬遷的目光是長遠的。

兩千年來,一個封建朝代倒下去,另一個封建朝代崛起,不斷地循環往複。而所有封建統治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換湯不換藥。他們用同一種剝削的制度取代前朝的剝削制度,社會進步則越來越緩慢,人民的思想更是被遏制殆盡,道德水平更是不進反退。

若站在清朝回望,司馬遷的歷史虛無主義的確有幾分道理。

然而,事過境遷,新中國領導人民革命,徹底推翻了塵封兩年前的封建制度,算是將社會導向了一個正途。也許,司馬遷先生泉下有知,定會感慨道:自己終於盼到了理想中的安寧盛世。

參考資料:

【《史記》、《尚書》、《詩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文社 的精彩文章:

孔子面對不滿意的弟子,他怎麼說?直接諷刺,毫不留情

TAG:山川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