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首「救命詩」,詩名可謂史上第一長,王維也因它而獲得重生
王維是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人物,繼承並發揚了陶淵明、謝靈運的創作風格,清新自然,空靈淡遠,且形成了自己「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獨特意境,為後世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佳篇。如「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淡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雄渾;「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的質樸。但有一首詩,卻是王維用血與淚凝成的,王維因此差點喪命,又因此而獲得重生。
公元755年,安祿山在范陽起兵,發動了影響唐朝社會,乃至影響中國古代歷史的「安史之亂」。一個月攻破河南,不久攻克東都洛陽。公元756年正月初一,安祿山在洛陽稱帝,國號大燕。隨著叛軍的節節勝利,唐玄宗倉皇出逃蜀地,長安陷落。
那些沒有及時出逃的皇親國戚,文武群臣,百官家屬遭到了打擊,昔日「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長安城,一夜之間就成了人間傷心地。面對敵人,很多官員投靠了叛軍。
安祿山雖然是個粗人,但也深知文化名人的影響力。他不殺名滿天下的王維,是要籠絡人才,安撫民心,他要王維歸降,為他服務。
公元756年秋,洛陽城外的菩提寺。外面月色朦朧,守衛森嚴,殺氣逼人;裡面孤燈曳曳,沉寂凄凄。在安祿山幾次威逼後,王維用藥毒了自己,裝聾左眼,被囚禁在菩提寺。此時的王維頭髮凌亂,衣衫不整,憔悴不堪,早不是昔日那個風度翩翩的王摩詰了。
好友裴迪用了一切辦法,終於見到了王維。故友相逢,王維閃過一絲驚喜,但他清楚,自己是不會活著出去的。
裴迪為他帶來了外面的消息。
那天,安祿山在洛陽的寧碧池大宴百官,要唐宮的梨園弟子演奏助興。著名樂手雷海青託病不來,被安祿山派人強行拉到。看著梨園弟子們在胡人的刀劍下默默表演,雷海青怒不可遏,他痛數安祿山的罪惡行徑。安祿山惱羞成怒,命人挑亂雷海青的嘴,雷海青滿口噴血,還是罵個不停,安祿山又讓人割掉雷海青的舌頭。這時,雷海青拼盡全身的力氣,舉起手中的琵琶,狠狠砸向安祿山的頭部。氣急敗壞的安祿山下令,把雷海青肢解示眾,慘無人道。可憐的雷海青,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還遙望長安,心念聖上。
裴迪講得泣不成聲,王維聽得幾度哽咽。手哆嗦的已經不能拿筆,他伏在裴迪耳邊,道出了這首《菩提寺禁裴迪來相看說逆賊等寧碧池上作音樂供奉人等舉聲便一時淚下私成口號誦示裴迪》。
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更朝天。
秋槐葉落空宮裡,寧碧池頭奏管弦。
這首詩的名字真是太長了,但卻把詩的創作背景,創作環境,創作過程交代的清清楚楚。這詩名真是太難記了,所以,後世就乾脆叫作《寧碧池》。
首句就寫出「安史之亂」後的社會慘狀:哀鴻遍野,民不聊生;二句則是對大唐王朝的思念,更是對大唐帝國的期望;第三句既是對自己當時境況的慨嘆,更是把叛軍比做不會長久的「秋槐葉落」,最後一句的「寧碧池頭奏管弦」是對整件事情的記述。
當年作了階下囚的南唐後主李煜,只因一首懷念故國的《虞美人》,就被宋太宗毒死。面對殘暴無比,大開殺戒的安祿山,王維敢寫出這首詩,裴迪敢帶出這首詩,這都是冒著生命危險的。
唐肅宗很快打回長安,王維等一群曾被授偽官職的人,一併接受清算,收監入獄,等候處置。
乾元大殿上,新皇帝李亨毫不手軟,或者斬首斬,或者賜死,處理的乾淨利落。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那個曾經的「山東兄弟」,今日平定叛軍有功、晉級為刑部侍郎的親弟弟——王縉,跪在皇帝面前,磕頭有如雞叨米,他願意用降低自己的官職來換取哥哥的生命。王維的好友,唐肅宗的重臣裴度更是朝堂之上,獻上那首《寧碧池》。「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更朝天」,皇帝聽完,也是不勝悲戚。
王維沒有獲罪,被授予太子中允之職,後又升任右丞,但是,「安史之亂」卻讓他的心靈受到了重創。從此,他深居簡出,潛心禮佛,過著半隱半仕的生活,也修成了千古獨一無二的「詩佛」。
※他是荷蘭的偉大畫家,遭遇不幸時卻畫出了傳世之作,令人敬佩!
※他是抽象主義大師,他的畫旨在擺脫一切束縛,追求自由
TAG:歷史火車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