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感到有壓力的善良,需要警惕
論道德
1
道德好比一個淑女
道德不是孤立的現象。社會要有好的道德狀況,離不開法治和信仰。道德依靠他律和自律,法治強化了他律的力量,信仰提高了自律的覺悟。道德好比一個淑女,她的力量太單薄,需要法治做她的衛士,她的覺悟不夠高,需要信仰做她的教師。中國最需要也最欠缺的是法治和信仰,惟有建立以保護個人自由為最高原則的法治社會,鼓勵以個人靈魂追求為實質內容的多元信仰,中國人的道德狀況才會變好,也一定會變好。
2
同情以尊重為前提
同情好不好?亞當·斯密和叔本華說好,視為最主要的道德,尼采說不好,認為會損害被同情者的尊嚴和痛苦的價值。我的看法是,兩種觀點各有道理,不妨結合起來。一方面,作為個人,在遭遇痛苦的時候,要盡量自己忍受和解決,不向人訴說,不博取同情,這是自尊,也是對他人的尊重。另一方面,作為社會,在幫助弱者的時候,不可傷害受助者的自尊自強。總之,尊重第一,同情第二,同情要以尊重為前提,才是好東西。
3
不公和不義
孟德斯鳩說:對一個人的不公,就是對所有人的威脅。為什麼?因為對一個人的不公,所顯示的是制度的邏輯,可以用來對待所有人,無人能保證自己倖免。
我想補充說:對一個人的不義,就是對所有人的侮辱。為什麼?因為對一個人的不義,所顯示的是人格的卑劣,他不只是在侮辱某個具體的人,而是在侮辱存在於所有人身上的普遍的人的尊嚴。一個人如果看見對別人的不義行為卻不覺得自己也受了侮辱,就應該自問是否丟失了這個尊嚴。
所以,看見不公,我們要警惕制度,看見不義,我們要當心小人。
4
辨別真假善良的標準
世上有一種人,似乎樂於助人,對你關懷備至,卻使你感到有壓力,你就要警惕。
真正的善良是不會讓人感到有壓力的,這給了我們一個辨別真假善良的標準。
一個人出於自己的本性做好事,他是不會覺得在做好事的,而只是覺得在做一件平常的事。相反,做好事而自己覺得也讓人覺得他在做一件不平常的事,則可斷定這和他的本性有多麼相杵了。別人是否感到有壓力,原因在此。
5
嚴重的事情
對於那些惡人,除了憤怒、厭惡、蔑視之外,有時我還會有一種憐憫之情。我會想,老天把他們造就成這個樣子,老天何其不仁也。佛教講輪迴,斷定是前世的「業」造成了他們今世的「果」,這也讓我有些替他們叫屈,因為前世的「業」是不該由他們承擔的。不過,佛教也給他們指出了一條光明的出路,就是用今世的「業」來改變後世的命運。我無法確定輪迴的真實性,姑且假定人只有一次做人的機會,因此想對他們說:你這輩子做了惡人,你就是永生永世的惡人了,對於如此嚴重的事情,一個人怎麼能無動於衷呢?
6
道德上的自我感動
為了一種道德上的自我感動而做好事,未必比為了獲取他人的讚揚做好事更不虛偽。事實上,二者都是做給他人看的,區別僅僅在於,在前一種情形下,他人已經內化為自己,始終在場,因此演戲成了常態。
當然,我在這裡是從道德的純粹性出發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就社會現狀而言,這種即使為了自我感動而做好事的人也還是太少,因此我寧願讚許他們,而不是批評他們。
7
道德的相對性和絕對性
關於道德的本質,有兩種對立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道德具有絕對性,其根據是人性中的神性,道德法則是上帝的命令。另一種觀點認為道德只有相對性,其根據是人性中的社會性,道德法則是習俗的產物。後者可以舉出大量實例,以證明由於社會習俗的不同,道德法則因時因地有巨大的差異。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對這種差異進行評價,而用以評價的尺度必是人性中高貴的部分,不管我們把它稱作理性、文明還是神性。
8
道德是整體人生觀的體現
講道德不能局限於道德,道德只是一個人的整體人生觀在人際關係上的體現。在很大程度上,貪婪、暴戾、仇恨都是糊塗,佛家稱之為「無明」。一個想明白了人生道理的人,在道德上一定能夠自律。倘若社會上多數人都看重自己人生的品質,內心有明確的準則,而不是盲目地受環境支配,社會風氣一定會好。
9
紮根人性才能結出果實
我們的社會重視德育,但德育必須抓住道德的根本。道德在人性中有基礎:人作為生命要有同情心,自愛也關愛他人;作為靈魂要有尊嚴,自尊也尊重他人。假大空的說教與道德無干,只是用來騙己騙人的紙花。真正的道德要誠實地紮根於人性,才能結出善良、高貴的品質之果實。
10
用哲學課取代品德課
中國曆來是德育大國,四書五經皆道德文章,格物致知亦僅是修齊治平的手段。在今天的世界上,也大約只有中國在中小學開設德育課。可是,為何國人的道德現狀仍然堪憂,值得反思。道德並非孤立之物,而是人生智慧和覺悟在人際關係方面的體現。所以,應該用真正開啟人生智慧和覺悟的哲學課取代意識形態灌輸的品德課。否則,今天你教孩子說你自己不信而他不懂的話,明天他就會對任何人說他自己不信的話。
今日互動話題
其他優質文章推薦
想知道周國平老師完整回答,
TAG:周國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