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那個說還要給美國提供5萬就業機會的大戶,偷偷打造了一個機器人帝國

那個說還要給美國提供5萬就業機會的大戶,偷偷打造了一個機器人帝國

今天的亞馬遜看上去勢不可擋。

經過了24年的苦心經營,如今的亞馬遜已經遠遠不是在線書店了。當然,也不僅僅是一家萬物商店。

與全球五百強企業中的大多數公司不同,亞馬遜的特點是多元化。大多數企業只依賴一兩個爆款產品,但亞馬遜旗下卻是一整支軍隊,現在已經打造了一個橫跨圖書、媒體、零售、雲服務、能源、交通、硬體、醫療保健領域的商業帝國。

像智能音箱Alexa、電子閱讀器Kindle以及排名全球前五的雲服務AWS,這樣的爆款都是出自亞馬遜之手。

而為了進一步拓展商業版圖,亞馬遜更是已經開始悄悄地打造自己的機器人帝國。

從分揀機器人、捆紮機械臂和快遞機器人,亞馬遜打造全自動化物流的決心令人顫慄

亞馬遜始終走在自動化的前沿,一直在尋找機器人替代人力工作的新方式。

2012年,亞馬遜以7.75億美金收購了Kiva System,並將其應用到了物流倉儲業中,揭開了布局自動化倉庫的序幕。

據報道,亞馬遜當時普通訂單的交付成本約為3.5-3.75美元,而使用Kiva機器人之後使這一成本降低了20%-40%,據2016年媒體報道,該技術每年可以幫助亞馬遜節省大約9億美元的人力成本。

Kiva機器人外形酷似冰球,能夠搬起超過3000磅的商品在物流中心自由「行走」:Kiva接收控制系統指令去搬運相應的貨架,沿著規划出的路徑移動,搬起貨架,搬運到相應的工人面前,工人取出貨物後再將貨架搬回,簡單的說就是倉庫裡面的貨架搬運工。Kiva的出現,不僅大大提高了亞馬遜倉庫的效率,也讓業內外真正認識到了更高效率的倉儲作業。

(圖為倉儲機器人Kiva|圖片來源:youtube視頻截圖)

被收購雖然是Kiva System的終點,但對於亞馬遜來說,這只是個開始。

收購Kiva後,亞馬遜將該公司更名為旗下的Amazon Robotics部門,目的是讓其實現倉庫自動化,提高物流效率。

Amazon Robotics部門成立後,便開始馬不停蹄的進行研發,機械臂 Robo-Stow就是這個部門的產物。

現在Robo-Stow 早已代替了人類對貨物進行捆紮,僅這一項機械臂技術,就為物流中心降低了20%的運營成本。

據《西雅圖時報》報道,在亞馬遜公司,2016年的使用的機器人大軍有3萬,在2017年增長到4.5萬,到目前全球倉庫中投入使用的機器人已經超過了10萬個,這幾乎為北約成員國荷蘭的武裝力量的兩倍。

在《紐約時報》的描述里,當時亞馬遜的倉庫里,是這樣的:

「機器人像巨型甲蟲一樣來回移動,背上是碼得整整齊齊的重達3000磅的貨物。數百台這樣的機器人在一個圈出來的大型區域內自主移動,它們相互擦身而過,但不會發生碰撞。」

並且2018年5月亞馬遜還與法國倉庫機器人公司Balyo達成投資協議,亞馬遜在未來七年內可以持有後者近三分之一的股份,該協議旨在拿下這家法國公司無人駕駛叉車技術。

不僅倉庫內的要實現自動化,就連外面跑的、天上飛的統統都要上線機器人。

今年的1月24日,亞馬遜宣布,送貨機器人Scout已經就位,即將開啟實地測試。到目前為止6台Scout還一直在為華盛頓州斯諾霍米什縣的消費者投送包裹,看來離機器人小哥為我們送貨也不是什麼遙遠的事。

(圖為亞馬遜快遞機器人Scout|圖片來源:youtube視頻截圖)

早在2013年,亞馬遜其「octocopter」無人機,並預測它們將在五年內投入使用。然而,鑒於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在無人機配送方面的政策一直很保守,所以亞馬遜的無人機配送一直還未實現。

但值得期待的是,亞馬遜一直在進行相關研發。2016年,亞馬遜開始在英國一些地區測試無人機送貨,並順利完成首次商業試用。2017年7月,一份專利申請顯示,亞馬遜正在研究一種通過無人機掃描人們住宅來獲取數據的方法,進而擴大無人機送貨的客戶範圍。

你以為上述就是亞馬遜機器人帝國的一切了嗎,那你也太低估它的野心。亞馬遜可是一直念叨著怎麼把奮戰一線的倉儲人員搞失業,於是它最近請來了新幫手--自動化打包的生產線CartonWrap。

該機器主要由分揀、裁切和打包三個核心模塊,這三項流程一氣呵成,把打包工人震的找不到東西南北:

由人類「揀貨者」放入貨物,分揀機對其條碼和大小進行掃描:

(圖片來源:youtube視頻截圖)

在得到具體尺寸後,裁切機對紙板進行裁切,同時打單機根據系統分配的條碼打出物流單:

(圖片來源:youtube視頻截圖)

貨物在機器中間與紙箱會合,強有力的機械臂根據貨物尺寸自動完成摺疊、打包、粘合、封條的工作,最後貼上物流單,完成整個訂單包裝流程:

(圖片來源:youtube視頻截圖)

據報道,使用了CartonWrap之後,亞馬遜的貨物打包裝盒速度獲得了整整五倍的提升,每小時可完成600-700個訂單的打包,理想狀態下甚至可以每小時完成1000個包裹!

至此,從搬運、分揀、捆紮、打包,亞馬遜倉庫似乎形成了一條完整的自動化鏈條。

《BusinessInside》曾轉發過一張圖,預計在2019年,亞馬遜倉儲服務中心的機器人數量將首次超過人類僱員,照目前來看,這一預測可能很快就會成真。

據悉,CartonWrap打包工作的高效率也意味著每個倉庫至少將取消24個工人崗位,其在美國的55個物流中心總共將削減1300多個崗位,為此亞馬遜招來了不少罵名。

其實,對於每一次機器人取代人類工作崗位的新聞都會引發熱議,引起社會恐慌,而對美國就業起至關重要的亞馬遜來說,關於啟用自動化設備的任何吹風草動更是如此。畢竟亞馬遜全球員工數量比微軟多3倍,比Facebook多18倍。

雖然在投入倉儲機器人的初期,亞馬遜的員工人數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但這只是一個過渡時期。待到倉儲機器人體系成熟後,它們取代人類是必然的事情。

本月初,亞馬遜機器人技術實施總監Scott Anderson表示,從目前的自動化技術來看,亞馬遜倉庫距離完全的端到端自動化至少還有10年時間。

對於做事一向尿性的亞馬遜來說,10年可能是一個過於保守的數字,其中可能不乏受到政府的施壓以及肩負穩定社會責任的影響,因此在加快部署全自動倉庫方面,不是不能也,是不為也。

這也說明全自動化倉庫終於一天會來臨,而彼時倉庫只需要很少一部分人力,他們扮演的角色是「機器人保姆」,配合機器人工作,或在必要時對它們進行故障排除。

打造機器人帝國亞馬遜勢在必得,而對於倉庫員工來說:只希望這一天慢一點再慢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瞻經濟學人APP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現在廣告越來越難做?
藍月亮著陸器面世後馬斯克坐不住了!發推就是一頓冷嘲熱諷!

TAG:前瞻經濟學人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