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天大的笑話:當初被「規劃」掉的紡織業正成為高科技產業

一個天大的笑話:當初被「規劃」掉的紡織業正成為高科技產業

史上最牛機床:最牛機床

驚艷的加工軸表演:軸的藝術

日本數控車床車削金獎作品:日本金獎

數控工作群,驚碎你的眼球:驚碎眼球

數控加工之皇冠寶座:皇冠寶座

原車可以這麼玩:玩轉原車

作者:林雪萍;

本文來源:知識自動化。

傳統產業升級的機會在哪裡?新舊動能的邊界在哪裡?

上海在二十多年前,用一刀切掉紡織行業的做法,與「舊動能」毅然決裂。這種與傳統產業告別的硬漢方式,在各地產業規劃實施的時候,實在並不少見。只是造化弄人,流逝的時間在證明,紡織行業正在成為高科技產業

4月24日,新鳳鳴集團基於5G網路的長絲生產車間內,搬運機器人通過接收指令井然有序地搬運長絲餅。據了解,通過5G的運用,傳輸速率加快,機器人的搬運效率可以提高3%以上。

924台機器不斷「吐」出一卷卷長絲餅,16台通過5G網路接到指令的搬運機器人來回跑動,快速有序地把長絲餅搬運到指定位置。4月24日,記者在桐鄉新鳳鳴集團長絲生產車間看到,這一幕忙而不亂的生產場景,以8K超高清的影像同步傳輸到該公司的生產調度中心。

這一轉變率先發生在紡織工業,令人不能不在這個新舊產能轉換的關鍵時刻,再對傳統工業的價值作出思考。

1

傳統工業中的」灰度創新「

「設計與製造」結合部的「灰度創新」,是傳統製造最誘人而又最隱蔽的魅力

印刷行業和印染行業,是否可以對比?一個印在紙上,一個印在紡織品上,看上去是風馬牛不相及的行業。有人卻做了深刻的思考。

一家上海做印染的公司十幾年前就注意到,無論是精度、效率,還是標準化程度,印刷機械至少領先印染機械二十年以上。隨後,這家公司把印刷機械的思路和精度,應用到印染行業,開始對印染這個很難標準化的行業推向規範化和標準化,隨之帶來的是對設備、對材料、對系統的極致整合。最後實現了驚人的冷轉印技術,大幅減少用水量93%!只有原來7%的用水量,這意味著作為紡織產業鏈中提高附加值的關鍵環節——印染,將會逐漸走向「無水印染」,完全實現綠色製造。而且無論是色彩精度,還是印染效率,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這個過程既是對生產現場實現了極致的自動化應用,又需要對工藝環節進行全部的重新設計。這最終產生了巨大的創新價值:徹底擺脫用水大戶的帽子。環保可以是一個緊箍咒,但也可以是許多行業創新的根基

這也使得處於嚴厲整治中的印染行業不再是污染黑帽子,而是黑科技的代表。

灰度創新,結合部的爆發力

2

一刀切的短視與局外思維

上海,是昔日紡織之都。

自開埠以來,紡織工業一直是上海地區經濟的主要支柱。

1949年上海解放時,紡織占工業總產值的62%。80年代初,上海紡織工業步入了發展史上的黃金時代,在全國紡織工業中處於明顯的領先地位。

1996年5月時任市長在上海第一棉紡織廠聽取彙報工作時說:「上海紡織工業是近代工業和工人階級的搖籃之一。」

話音未落,風雲巨變。

傳統行業在面臨升級之路的時候,紡織行業被優先篩選,一棒子打死

上海紡織產業進行了地毯式的清理,基本上全軍覆沒

從上海的三十三個國營棉紡廠,到中紡機、一紡機、二紡機,一直到所有配套上下游鏈條企業,幾乎全部被砍掉

紡織之花凋零。

壓錠三年後中國的紡紗能力從4000萬錠減少到3000萬錠。

可是歷史馬上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

2001壓錠剛一結束,中國就成功加入WTO。

由於WTO放開中國紡織出口配額,中國紡織在世界市場展現巨大競爭能力,三年後中國的紡紗能力發展1億3000萬錠,超過世界紡織生產能力的一半,成為超級紡織大國。

而此前六年的規劃目標是壓錠1000萬!

這是規劃者人為篩選產業、忽略區域產業知識沉澱所形成的苦局。

對於清理紡織而言,上海當年或許自有苦衷

一錘砸掉建國50年的自力更生和之前的積累,這樣的規劃,難免武斷,看上去完全沒有想過紡織業還會有光明的未來。

德國的紡織2050規劃,就是從未來視角。

在德國幾個紡織區起到了非常好的升級作用。

德國紡織工業的規劃futureTex後來也被納入到德國工業4.0戰略之中。

遠景規劃的思路

產業遷移是大勢所趨。

但遷移什麼,保留什麼卻大有講究。

日本向全世界遷移產能,但研發中心和母工廠卻從不遷移,坐鎮中堂,指揮全球。

慕尼黑是德國最著名的高新技術城市,但生產紡織機械100多年的立達工廠仍在鋸齒形的老廠房裡製造出世界最高端的氣流紡細紗機,價格是中國同類機器的5倍

然而這並不是上海獨家故事

全國最大的紡織業城市,「上、青、天」全部如此。青島當年從國棉一廠到八廠,印染、針織、西裝等行業門類齊全的產業鏈。

後來,基本都被「計劃」沒了。

如今是白茫茫大地好一片乾淨。

當年「斷腕壓錠」最後被總結成一種上海精神

這也真是一個高級黑幽默

圖片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3

再也回不去的「紡織」大學

跟著遭殃的自然就是人才的培養。

上海當時有最好的中國紡織大學,後來趕緊地把「紡織」二字去掉——否則難以招生。

這只是一個縮影。當時大量的紡織大學,也紛紛改名。曾經隸屬於原紡織工業部的高校有8所,也被業界稱為「八大紡院」。

而行業最興盛的時候,中國有17所以紡織概念命名的學院,可謂一時風光無限。而現在武漢紡織大學,成為中國唯一一家以「紡織」命名的院校,但多年來招生一直不樂觀。一聽到紡織兩個字,幾乎所有人都止步了

因怕生源受阻而紛紛改名的紡織大學

3

產業升級乃大勢所趨,

但究竟如何「升」?

紡織和服裝產業對中國就業,影響巨大

萬萬不可忽視社會影響,不能聽從所謂的產業升級慣例,任由生死隨意它遷移到東南亞。

企業的遷移行為就像是螞蟻搬家,是本能預測,無可厚非;但作為國家、作為行業,必須要有精準的前瞻性認識,提供給情報扶持,既做好轉移目的地的國外天氣預報,更要做好全球的行業預報。未來產業發展規律,是要研究清楚的。

譬如,上海楊浦區原來有個專門提煉稀土元素的化工廠,這本來是一個高精尖的行當。僅僅因為環保原因,直接停產。後來這個稀土元素廠的技術人員,全部被日本當作珍寶聘用帶走。在中國,稀缺人才,只要行業不上「檔次」,而日本則稀罕得要命。

現在地方規劃的同質性太嚴重,千篇一律。各地一窩蜂追逐新興產業和戰略產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眼見得又要形成繼光伏、風能之後的新一輪過剩產能

翻開各地城市規劃書,到處都是「千億產值強迫症」!

不斷往籃子里填塞有關無關的產業!

技術平移,絕不是產業升級。

中國正在向高質量發展轉型,要往中高價值鏈發展,規模一定不是首選因素。而且在當下,招商引資已經不是重點,做好區域產業服務,識別傳統產業中的高科技,就地升級,比什麼都強。

圖片來源:悅達紡織集團

對於傳統區域產業的認識,最怕的就是《岳飛傳》中的牛皋三板斧,砍下去乾脆徹底。

一時快意,後手不思量。

江蘇響水化工區一聲爆炸響,工業園區直接被關閉!

化工企業立刻命懸一線,恐怕又見「一刀切下、片甲不留」的局面。

一直關註上海大纖維產業發展的業內人士繆先生認為,對於當年斷臂波及的幾十萬紡織從業人員,上海欠缺一個恭敬的道歉和致敬。

這不僅僅只是一個情緒安撫的問題,背後還有著更深層的含義。

小 記

新的產業和技術革命,智能纖維、電子服裝、晶元紡織使得傳統紡織業正在成為新興產業,纖維科技炙手可熱。

傳統產業自有黃金眼,灰度創新擁有廣袤的空間。諸如上海長勝之類堅守傳統產業研發十幾年,終於走進高科技企業之列。能否藉此成功激活區域基因,呼喚沉睡魔力,再度振興地方紡織全新活力?這個問題恐怕無法由企業單獨來回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械大世界 的精彩文章:

外媒評出全球前11大工程,第一名竟是……
千萬機加人的心聲:我不敢休息,因為我沒有存款!

TAG:機械大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