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書影圖錄瑣談

書影圖錄瑣談

書影圖錄瑣談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過去,古籍善本是藏書家的秘寶,輕易不視人的;現在,古籍善本也是各家書館用以鎮庫的,想弄點看看,一般人難得如願。如何補此缺憾,那就弄點假古董,也就是影印本看看。

還有一種影印書,就是把不同古籍善本及不同版本的圖版樣張影印彙集成書,既可供研究版本之用,也可作欣賞之用。近年出版了不少書影圖錄,大都為線裝本,古色古香,令許多愛好者不忍釋手。

書影圖錄瑣談

我國最早的書影圖錄應該是《留真譜》,為楊守敬所編輯,距今已有百年了。楊是清延派駐日本的外交官,駐日期間,致力於搜集國內已散佚的古籍。其時,日本正值維新之際,講求新學,唾棄舊學。楊守敬尋得不少善本。他在日本藏書家森立之那兒,見到其所摹古書數冊,精美絕倫。於是進行仿製,選擇所訪宋元秘本請高匠刻成《留真譜》3冊。回國後,在1901年,續成8冊,計收書357種。

書影圖錄瑣談

此後,隨著石印技術的廣泛應用,書影圖錄大量出現,有名的如繆荃孫輯的《宋元書影》,袁克文輯的《寒雲書影》,瞿啟甲輯《鐵琴銅劍樓宋金元本書影》,潘景鄭和顧廷龍所輯《明代版本圖錄》,前幾年出版的有黃裳先生的《清代版刻一隅》,另外還有《清代版刻圖錄》等。

書影圖錄瑣談

收羅最富,印製最精的書影是《中國版刻圖錄》。北京圖書館編,文物出版社出版。書成於1960年,筆者納悶,那麼一個困難的年頭,留下來的書,大都是黃草紙的,此書卻如此高質量,並且在1961還出了第二版。筆者所收的是棉連紙印的,據說還有一種道林紙的。全書8開一大函,線裝8大冊。書前有序,署名「北京圖書館」,實為版本學家趙萬里所作,這篇六七千字的序言把中國版刻發展過程敘述得清清楚楚。書中收歷代版刻圖書、各種活字印本、套印本、版畫等計550種,724幅圖版。書以唐「陀羅尼經咒」開篇。印本中央鐫一小佛像坐蓮座上,外刻梵文經咒,咒文外四角四周又圍刻小佛像。原本藏四川博物館。最後一幅是清康熙文喜堂刻本戲曲《秦月樓》中的人物肖像。

黃裳先生大概是傳統意義上的最後一位藏書家,曾收得明代浙江祁氏澹生堂、遠南堂等名貴藏書。他還重視清代版本,對繆荃孫等人提出的「刻於明以前的為善本,清朝及民國刻本皆非善本」的劃分標準不以為然,收藏了不少清代精刻本,並專門寫了一篇《清刻之美》為之褒揚。前幾年,齊魯書社出版了黃裳先生的《清代版刻一隅》。全書按刻書年代編排,正文收清代版刻196種,每種有簡要解題,印製頗為考究,價僅18.5元,可謂物美價廉。

出版書影的初衷是為版本目錄學研究之用。古籍的形態,如行款、字體、邊欄、墨色,以及藏印、題跋等,如用文字記述,說得再詳細也是紙上談兵,總不如親眼看一看。

作為大多數不是治版本目錄學的朋友來說,翻翻書影,作為一種欣賞,是饒有趣味的。翻開《中國版刻圖錄》,我們得以見到唐五代的寫經體,宋本中結構豐茂的顏(真卿)體、遒勁精嚴的柳(公權)體,元本中流麗娟秀的趙(孟頫)體。還可以目睹明代《金瓶梅》《水滸傳》《牡丹亭》繡像圖錄。此外,從書影中可親眼看到歷代藏家的藏書印,如宋本《唐女郎魚玄機詩》,為臨安府陳宅書籍鋪刻本,所錄首尾兩幅圖版中竟有四十多枚藏書印,包括大藏書家黃丕烈,一直到北京圖書館的藏印。品味這些跨越百千歷史的印記,真讓人感慨萬千。《清代版刻一隅》圖錄大都有黃裳先生的藏書印,序言中說:「書中所用底本,十年動亂中曾遭抄沒,匆促為遍加鈴記,有如林教頭臉上的金印,拂拭不去,大約也可以看用一種典籍聚散的時代印記。」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關於枕邊書
我與書緣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