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先「正鋒」後「側鋒」,這樣寫字可以嗎?

先「正鋒」後「側鋒」,這樣寫字可以嗎?

「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這是傳為蔡邕所著《九勢》中的名句,原文為解釋第四勢「藏鋒」而作。但借它來作「緊澀感」運筆法的說明,也可以說是再好不過的。

一、大家知道,物理運動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在物體與水平線垂直的狀態下數值最大。因為任何角度的傾斜都會導致運動分力的產生。因此要體會紙筆摩擦的「緊澀」,最好我們採用古代書法家為書法啟蒙而提出的「正鋒」執筆法,通過平腕、豎掌,讓毛筆與紙面垂直。初學者這樣以「正鋒」執筆、運筆,除了強化鍛煉手腕、手指,還有一個好處,即在筆桿與紙面垂直的狀態下,筆紙兩力對撐,摩擦感、彈力感是最容易找到的。

相反,如果鋒不正,筆尖前伸或左伸,運筆的「對抗」感會因物理分力的產生而有所減弱;而倘若像古代某些書家所說那樣,為加強澀勢故意筆桿左傾、筆頭反勢右伸逆向右推,初學者控制力不足,又極易造成筆毫叛散。

只有在「正鋒」的條件下,錐形的筆尖無論左支右行或上推下拽,它總能保持筆毫平鋪於筆畫兩邊線之內,與《九勢》所要求的「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的狀態正好相合。

二、因此我們主張,初學書法,首先應該學會「正鋒」,這樣有利於儘早找到運筆的筆觸感。初學者在以正鋒形式探索運筆感的時候,還要注意握筆鬆緊。如果執筆過重,像王澍所說那樣要有捏破管之勢,那麼握筆的疼痛感必然造成對學書者神經的干擾,筆下柔毫與軟紙相擦產生的遲澀感覺可能就不容易找到。以筆者的經驗,有意尋找體會這種行筆感的時候,五指稍放鬆,輕輕握筆導送,也許更易得到真切感受。古人形容行筆,有「以刀界(劃開)石」之說,又有「江洲水退、沙平欲書、以錐畫沙」之喻,他們認為,在感覺世界裡,筆下的遲重感是很明確也很強勁的。心平氣和地反覆試驗,一定能慢慢琢磨出其中的奧妙。

三、筆桿垂直於紙面行筆,是為「正鋒」。與此相對,筆桿左右傾斜,運筆時筆尖沖外(處於線條外側),這種運筆法在書論中被稱為「偏鋒」或「側鋒」。「正鋒」運筆,筆尖居於筆畫中心,運筆時筆毫由中向兩側均勻鋪開,行筆墨痕必然飽滿圓潤;側鋒運筆,毛筆著紙部位筆毫厚薄不一,紙面受力及墨水下注程度也不一樣,所以它所留下的墨痕也必然就有厚薄的不勻。因此古代書家有不少人堅持書法行筆必須恪守「正鋒」(「中鋒」)原則,甚至有人提出必須「筆筆中鋒」。

四、用筆中側鋒問題,也應有階段之分。對於初學者來說用筆保持中正,在一定階段是必要的。它會幫助我們熟悉線條運作規範,逐步建立書法運筆、造型意識。從筆鋒對各類線條造型的適應性來說,中鋒是基礎性的(側鋒則是裝飾性的),它能引導我們建立「筋」、「骨」、「血」、「肉」的基本概念;而側鋒在初學階段則容易把我們引向歧途——線條平、扁、薄、破、枯等。因此筆者也主張,初學階段應該重視用正鋒、中鋒,避免用側鋒或偏鋒。

五、但用筆正側問題也只能在入門的階段上談優劣利弊。一逾此界,情況又變。

首先,書法藝術的風格、境界是多樣化的,它沒有風格變化的最高限或最低限;而眾多的書法風格境界,正需賴用筆的多樣化以開創之。因此通過了書法學習的初級階段,仍把自己的用筆死死固定在「中鋒」上,這無異於畫地為牢、作繭自縛,切斷自己的藝術發展後路。無疑,這種做法從藝術發展的眼光看,是非常不可取的。

其次,從古代書法的實際情況看,有一些書體(如小篆),它適宜用「中鋒」,有一些書家書作,則兼用側鋒或以側鋒為主(如金農的隸書、漆書),如果不看具體學習對象,一味以中鋒出之,豈非緣木求魚、鑽冰取火?所以對中鋒側鋒問題,也要一分為二地看。初學對筆鋒問題完全忽略不計,與臨書進境恐有礙;但以偏概全,以書法須全用中鋒,筆筆皆是,則亦恐誤人子弟。

清代書家周星蓮指出:筆正則鋒易於正,中鋒即是正鋒,自不必說,而余則偏有說焉。筆管以竹為之,本是直而不曲,其性剛,欲使之正,則竟正;筆頭以毫為之,本是易起倒,其性柔,欲使之正,卻難保其不偃。倘無法以驅策之,則筆管豎,而筆頭已卧,可謂之中鋒乎?……若欲筆筆正鋒,則有意於正,勢必至無鋒而後止。

六、周星蓮的批評是中肯的,如果明明筆鋒可以千變萬化而不用,將筆法固定於一尊,那非欲驅書法於千人一面的「無鋒」,都成「麵條字」不可。書法要講骨力,也要講風神;骨力是筆畫線條內含之力,多賴筆鋒的中正牽掣而得之。但書法要筆墨爛漫,非突破「中鋒」不可得。

七、明代書家豐坊提出:古人作篆、分、真、行、草書,用筆無二,必以正鋒為主,間用側鋒取妍。分書以下,正鋒居八,側鋒居二,篆則一毫不可側也。(《書訣》)「八」、「二」之分雖不一定恰當,但他兼采正、側的觀點是可取的。側鋒對初學者,是一個易致失誤的陷阱,但對於有經驗者,如果使用得當,又是一把「開山」的利斧。

關於側鋒的功效,古代書家很早就有論述,如宋代書家黃庭堅指出:「學書端正,則窘於法度。」「側鋒取妍,往往工左而病右。」(《山谷題跋》),肯定了側鋒具有「取妍」的功效。

南宋書家姜夔也指出:「筆正則鋒藏,筆偃則鋒出,一起一倒,一晦一明,而神奇出焉。」(《續書譜》)

明代書家王世貞更是對正、偏鋒之爭作了考究,指出:「正鋒偏鋒之說古本無之,近來專欲攻祝京兆(枝山)故藉此為談耳。蘇、黃全是偏鋒,旭、素時有一二筆,即右軍行草中亦不能清廢。蓋正以立骨,偏以取態,自不容已也。文待詔(徵明)小楷時時出偏鋒,固不特京兆,何損法書。解大紳、豐人翁、馬負圖縱盡出正鋒,寧救惡札?不識丁字人妄談乃爾。」(《藝苑卮言》)

古代書家肯定側鋒的地方,都在「側以取妍」。實際上這還只是其效之小者。若能甩開筆,八面出鋒,痛斬奮殺,毛筆的創造力還可以獲得更大的發揮,種種超乎尋常想像的神奇墨象,會自然賓士筆下。古代書家謂作書須得「風神」,我以為主要的須在筆鋒正側翻轉的無限變化中創造之。唯唯諾諾、戰戰兢兢死守一種鋒勢——正鋒,怎麼可能創造出振九脈而駭百神的神奇書法呢?

《翰林粹言》指出:「側鋒取妍,鐘王不傳之秘。濡豪之次,法與鋒合,然後運筆,無非法也。」善用筆者無非法,是為學書至理名言。

蘇軾草書《念奴嬌·赤壁懷古》欣賞

先「正鋒」後「側鋒」,這樣寫字可以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東坡醉筆草書《念奴嬌·赤壁懷古》之一

先「正鋒」後「側鋒」,這樣寫字可以嗎?

東坡醉筆草書《念奴嬌·赤壁懷古》之二

先「正鋒」後「側鋒」,這樣寫字可以嗎?

東坡醉筆草書《念奴嬌·赤壁懷古》之三

先「正鋒」後「側鋒」,這樣寫字可以嗎?

東坡醉筆草書《念奴嬌·赤壁懷古》之四

先「正鋒」後「側鋒」,這樣寫字可以嗎?

東坡醉筆草書《念奴嬌·赤壁懷古》之五

有人說:到底是「亂石崩雲」還是「亂石穿空」?

其他地方小編不知道,但是今天小編分享的這個,寫的應該是「亂石穿空」,而且以高中課本來說也是「亂石穿空」。

先「正鋒」後「側鋒」,這樣寫字可以嗎?

東坡醉筆草書《念奴嬌·赤壁懷古》之六

先「正鋒」後「側鋒」,這樣寫字可以嗎?

東坡醉筆草書《念奴嬌·赤壁懷古》之七

先「正鋒」後「側鋒」,這樣寫字可以嗎?

東坡醉筆草書《念奴嬌·赤壁懷古》之八

先「正鋒」後「側鋒」,這樣寫字可以嗎?

東坡醉筆草書《念奴嬌·赤壁懷古》之九

先「正鋒」後「側鋒」,這樣寫字可以嗎?

東坡醉筆草書《念奴嬌·赤壁懷古》之十

也有人說:說實話,高中最喜歡的就是這首宋詞了。但是並不知道他也是一名書法家。

小編且說:別說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我想大部分高中生也不一定知道,因為高考不一定會考他的書法作品。

先「正鋒」後「側鋒」,這樣寫字可以嗎?

東坡醉筆草書《念奴嬌·赤壁懷古》之十一

先「正鋒」後「側鋒」,這樣寫字可以嗎?

東坡醉筆草書《念奴嬌·赤壁懷古》之十二

先「正鋒」後「側鋒」,這樣寫字可以嗎?

東坡醉筆草書《念奴嬌·赤壁懷古》之十三

先「正鋒」後「側鋒」,這樣寫字可以嗎?

東坡醉筆草書《念奴嬌·赤壁懷古》之十四

先「正鋒」後「側鋒」,這樣寫字可以嗎?

東坡醉筆草書《念奴嬌·赤壁懷古》之十五

有人說:蘇軾的書法,就是那麼難學。

小編且說:可能是蘇軾的書法和文學是密不可分的,哈哈哈......

先「正鋒」後「側鋒」,這樣寫字可以嗎?

東坡醉筆草書《念奴嬌·赤壁懷古》之十六

先「正鋒」後「側鋒」,這樣寫字可以嗎?

東坡醉筆草書《念奴嬌·赤壁懷古》之十七

先「正鋒」後「側鋒」,這樣寫字可以嗎?

東坡醉筆草書《念奴嬌·赤壁懷古》之十八

先「正鋒」後「側鋒」,這樣寫字可以嗎?

東坡醉筆草書《念奴嬌·赤壁懷古》之十九

先「正鋒」後「側鋒」,這樣寫字可以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