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傳統文化朝聖之旅煙台塔山太平庵

傳統文化朝聖之旅煙台塔山太平庵

煙台是座美麗的濱海城市,它北臨無垠碧水,南依疊翠峰嵐,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旅遊觀光的勝地。一句「山光海色美,果香魚蝦肥」可謂真實形象地道出了煙台的特色。作為一個遠道而來的遊客,在欣賞了城區現代化的雄偉建築,觀賞了流光溢彩的繁華街景後,更應當遊覽一下大自然恩賜的風光。

作為構成煙台山海相依這一秀美自然景觀的塔山,當是人們遊覽的首選之處。塔山位於煙台市區南端,海拔397米。它東攜岱山,西牽奇山,如一道綠色的天然屏障,將繁華的市區攬護懷中。開發建設於1993年的塔山遊樂風景區,佔地面積15公頃,由山下的遊樂城和山上的道教庵堂風景區兩部分組成。

歷史記載:全真道為金代道士王重陽於1167年始創於昆崙山,後經其弟子七真人發揚光大,盛極一時。全真道與原有的道教不同之處,就是主張「儒、釋、道相同,三教從來一祖風」的新教旨,認為三教教旨在導民向善的社會作用上同出一源,故而各門教派不應再分彼此。為了安置眾徒,全真七位真人各立門戶,選尋龍脈山勢,興建和修復了大量的庵堂廟宇,太平庵應勢所建,並延續至今。從地貌和刻石可以推斷,太平觀的始建年代,應追溯到1167年至1201年之間。正因為這個特色,很多專家認為太平庵具備了很高的宗教歷史研究價值,是研究煙台宗教史的重要實物資料。1994年經有關部門批准,太平庵成為煙台市首家宗教活動場所。2013年被山東省文物局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太平庵是塔山的中心景點,它在群山環繞的山坳里,坐北朝南,四周林木翼護。庵外有紫荊花和銀杏樹裝點,「銀杏樹高篩月影,紫荊花暖卧禪聲」。銀杏樹有個俗名叫「公孫樹」,意思是說公公種下的樹苗,到了孫子才能吃上果,形容它生長得慢。銀杏樹是雌雄異株,雄的銀杏樹只開雄性的花,雌的銀杏樹只開雌性的花,授粉後才能結果。因此,只栽有株銀杏樹是不會結果的。人們來塔山尋幽踏青,進香祈福,坐在樹下小憩,金風拂來,一派空靈,人們能悟出不少人生禪機。

太平庵西側有一眼久早不涸的神並,叫「聖水井」井深)多米,泉冷甘冽。門前平地設有戲台,為民眾廟會看戲雲集之處。太平庵後側供奉著土地神。土地廟比較簡陋,用石頭徹成,高不逾丈,別看他住得挺寒酸,卻深得人們普遍信奉。他原是社神演化而來的,社神又稱杜翁,因此土地是個老公公。他的職責原來只管土地和農作物生長,每年二月二致祭。後來,土地又兼任城隍手下的地方長官,負責叫陰差,收容羈押新喪的鬼魂。據說,人死後首先要上他那兒報道,暫住三天再啟程西行,人們為他敬香燒紙是請求他保佑萬物生長,另外也是讓他對死者加以關照。「土地、土地,住在石頭屋裡,看不見笑的,光看見哭的。」這是對土地公公所行職責的寫照踏上太平庵門前的陰陽八卦,就如同踏進一派空靈里。

太平庵內存有清光緒十九年原殘碑和1920年豎石碑,碑文概括了三教教義。儒家曰:「率真為道,修道為教」;釋家曰:「既是有因,必是有果」;道家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從唐代以來,中國文化主流的儒、釋、道三家都有更新的運動。宋代真宗開始崇信道教以後,道家已經邁入了道、佛合一,禪道同參的正宗丹道途徑。到宋元時期,全真教興盛,並統領天下教務,太平庵就是在那時興建起來的。在一廟內供奉不同教派的教主,信仰三教,是獨特創舉。全真教主張三教合一,「儒門、釋教、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太平庵是1993年塔山公司在原址,依照原貌重新修建的,並有著名書法家趙朴初先生題寫了庵門匾額。太平庵民間俗稱南庵,庵內供奉著儒、釋、道三教聖人。

大門對面看到書法家葉崧光先生手書的「悟、仁、慈」三個大字,這三個字道出了儒、釋、道三教的首綱,道家倡導「悟道」,儒家主張「仁愛」,佛家以「慈悲為懷」。廟內建 有「般」三間正殿,居中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他出家年代已無信史考證,據說是他一十九歲那年,他躍馬奔城薄王業而不為,離塵出眾,任道求真,成為眾生的主釋迦牟尼人山修行,苦其心志,備歷艱辛,到三十五歲才悟徹了宇宙人生的真諦。佛教有許多戒律,「戒殺、盜、淫、妄是基本的人格教條。在佛教經典上,釋迦牟尼有世尊、如來天人師、一切智、佛等許多別號,除了世尊外,大多稱謂都充滿了慈悲救世,和師道尊嚴的格調。

太平庵內供奉的釋邊牟尼面目慈祥,有一種瞭然生死,包容一切,四大皆空的氣度右邊「神靈賜福」匾額下是老子,民間稱他為太上老君是道教的祖師爺,高高居住在三十三天之上的兜率宮裡一比玉皇大帝住得還高。他寫的《道德經》一書,被尊為道教的經典,並以道字作為宗教的教名。道教教人的原則是謙恭、不爭、柔和、忍耐,道教的自然主義是一付鎮靜劑,能夠撫慰遭受創傷的靈魂左邊「道德生輝」匾額下供奉的是孔子聖像。這位儒家學說的創立者,核心是「仁」和「禮」。西方人若研究儒家思想及其基本的信念,他們會了解中國的國情民俗。

可見孔子在中國人心中獲得的崇高地位和受其影響之深遠。儒教雖然不像佛教、道教那樣建廟宇、收徒眾,但,儒教的學說卻影響著中國民族的立身處世之道。

坐在右邊側殿的是送子觀音,送子觀音能滿足人們求子的心愿。坐在左側殿的是「慈航普渡」的觀音菩薩,她有求必應,普渡眾生,在民間故事裡有許多觀音菩薩救人危難的故事,她享有很高的美譽度。塔山集結了天地之靈氣,太平庵集結了塔山之靈氣,這裡每天來進香祈福的人流不斷,庵內香煙繚繞,逢廟會之際,更是人流如織。人們來此心感善念,心懷希望,信男善女們除了許願求福外,還縱情遊覽塔山勝景。

走出太平庵,沿石階而上,到觀音峰正好是365級台階。中國人素以具有哲學味兒而著名,老子教會人們把生活看得輕鬆、自由。這365級台階正如一年365天一般,吻合了一天一個新台階的生活哲理。到達觀音峰,眼界立即開闊,極目遠跳,海天茫茫,蒼波盡頭,有輪船遠渡,晴空萬里時,能看到小島的輪廓,景緻壯美,港城美景盡收眼底。塔山海拔397米,懸崖陡峭,山巒起伏,南面綠樹叢中掩映著兩座別緻的景亭,一個是情侶亭,一個是財神亭,內有石桌石凳,坐下憩息,四顧山景野趣盎然。徜徉于山林中,聆聽美麗的傳說,尋訪名勝,逍遙愜意。觀音峰上的觀音石吸引著人們駐足觀看。這是一塊自然天成的石頭,沒有一點雕琢卻極像觀音菩薩,她神態端莊,形態飄酒。傳說當年塔山遭洪水時,觀音菩薩正好路過此地,她按落雲頭,發現早水兩龍王因大意睡著了,觀音菩薩為了懲罰他們,就把自己的影化為石看守著早水龍王,從此,它們盡職盡責守護著塔山。這塊觀音石坐北朝南正對著龍王殿,看著兩位龍王呢。

太平晨鐘和觀音峰相對而立。晨鐘2680斤,直徑為13米,高168米。刻著「太平晨鐘」四個大字。每天由道人敲響,為了「警醒世人,知會檀樾,普沾靈霄微澤。」晨鐘按道教的方法敲響,要求是:「啟三清,落似玉,七緊八慢,四封門。」在警鐘聲里,願人們能夠懂得一些玄理,更能得道祖恩惠。

太平庵是一座全真教庵堂。是我國傳統宗教。全真教主張「儒、釋、道」三教合一。太平庵正殿同堂供奉著儒釋道三教教主。此種供奉格局在我國實屬罕見。太平庵院內有石碑三塊,其中兩塊記載著功德主們的捐贈情況。

高道安合成之墓

另外一塊則是太平庵主持安合成道長的墓碑。碑文記載早在安合成道長之前有四川峨眉山道人周本然在此修道。後巧遇安合成並點化其出家,與其共同修道。周本然道長超升之後,安合成主持監院。安合成德高望重,深受地方百姓的敬仰,留下了許多神話傳說。

小葉黃楊 珍稀樹種

庵內有小葉黃楊兩棵,已有500多年的樹齡。銀杏樹四棵,兩雄兩雌。紫荊花樹一棵。白丁香樹兩棵,其中一棵人稱「枯木逢春」,亦有一番傳奇故事。這些樹種在我國均屬稀有樹種。

整個太平庵風景區景色怡人,安逸幽靜,具有濃郁的山林宗教文化氛圍。可謂「青山綠水開畫景,太平靈庵悟天機」

本文由《清峰堂國學文化傳播中心》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緯4522 的精彩文章:

TAG:北緯4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