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赤壁之戰敗走,為何要選擇華容道?
《三國演義》里有很多膾炙人口的地名,其中肯定包括華容道。曹操率八十三大軍南下赤壁,諸葛亮祭東風,一把火把曹軍燒得找不著北。曹操率殘軍北退,結果在華容道撞上關羽……華容道的故事家喻戶曉,那麼,華容道在哪裡,曹操為什麼要走華容道?
由於《三國演義》的故事太過精彩,很多人認為曹操走華容道的故事是羅貫中編出來的。諸葛亮算準曹操必走華容道,派關羽率五百校刀手攔截,曹操大笑三次,這些都是虛構。但是,曹操兵敗後走華容道,大笑一次卻有明確的歷史記載。
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軍南下荊州。荊州刺史劉琮投降後,曹軍追趕劉備,迫使劉備與孫權聯合,共同抗曹。曹操把軍隊駐紮在長江北岸的烏林,就是今湖北省洪湖市烏林鎮,江對岸就是赤壁。
曹軍雖然人多勢眾,但北人多不習水戰,擅長水戰的孫劉聯軍人數少,卻不懼怕曹軍。東吳大將黃蓋獻火攻之計,周瑜用之,趁著東南風大起,曹軍慘敗。因為曹軍駐在烏林,所以有一種說法,與其說是火燒赤壁,不如說是火燒烏林。
曹操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趕緊逃走。
逃到哪裡?怎麼逃?這都是有講究的。曹操其實最想抄近道逃回洛陽,但這裡出現一個問題。如果從烏林取直線北上趨洛陽,那麼曹軍走不了多遠,就要面對滔滔漢水。漢水比較寬,水流又急,曹軍要過漢水,必須打造船隻。可曹軍的船隻都在烏林被孫劉聯軍給燒了,哪來的船隻渡漢水?即使曹軍可以徵收當地的船隻,但萬一孫劉聯軍追上來,背水一戰,勝算並不大。所以曹操只有曲線北上的選擇,也就是向西趨江陵,再經江陵北歸。只要到了襄陽,曹操就可以非常安全了。而江陵至襄陽之間沒有大河的阻攔。
這條路線有一個好處,就是從烏林至江陵之間,同樣沒有大河的阻攔。因為在烏林與江陵之間有個華容縣,所以這條路,就被稱為華容道。東漢時的華容縣,舊址位於湖北省監利縣西,與現在的湖南省岳陽市華容縣不是一回事。
曹軍被大火燒敗後,曹操也不像《三國演義》那樣,被諸葛亮的疑兵計引向華容道的,而是主動選擇。《資治通鑒》記載,曹操引軍從華容道向西撤,說明曹操之前是了解華容道的,並不是情急之下胡亂投華容道撞大運的。都說羅貫中在《三國演義》抹黑曹操,但有些對曹操形象不利的史料,羅貫中卻沒有完全引用。
演義說曹操率軍過華容道,清晨下了雨,道中有泥坑,馬蹄深陷,無法前進。曹操下令,讓老弱殘兵在後,強壯的士兵背負柴木在前面鋪路,敢不從令者,斬!你看這個情節,說明曹操還有那麼一點「人情味」,知道照顧老弱殘兵。曹操下令踩踏的,是之前鋪路的強壯士兵,此時正累的躺在道上休息。當然,強壯士兵與老弱殘兵都是生靈,在非戰爭條件下,傷害他們都有傷陰德。
而歷史上的曹軍過華容道,卻是另一幅殘忍的景象。面對泥濘的華容道,曹操下令:所有老弱殘兵背負柴草去填泥坑,保證後面的騎兵通行。但是因人馬眾多,老弱殘兵被裹雜著摔倒在泥坑中,死者甚眾。為了保證自己及主力能及早逃出華容道,曹操讓老弱殘兵抱柴草填泥坑時,早就把這些無辜的老弱殘兵當成填泥坑的工具而已。
《三國演義》說曹操過華容道,大笑嘲諷諸葛亮少智,如果在此埋伏一軍,吾能得脫?實際上,歷史上的曹操過華容道,也確實大笑著嘲諷一個人,但不是諸葛亮,而是劉備。
出了華容道後,曹操大笑著嘲諷劉備雖有智謀,總要比我晚一步。如果劉備在華容道放一把火,我等早就沒命了。只是羅貫中把本屬劉備的精彩章節,移花接木安在了諸葛亮的頭上。
事實證明,曹操走華容道是對的,因為劉備和周瑜的軍隊已跟著曹軍追殺到了江陵。曹操如果在華容道耽誤一會,很可能就被聯軍追上,歷史可能就要改寫了。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TAG:地圖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