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同樣是自己的親兄弟,為何康熙對福全十分厚待,對常寧卻挺冷漠?

同樣是自己的親兄弟,為何康熙對福全十分厚待,對常寧卻挺冷漠?

大家有沒有一種感覺,提到康熙,你會想起他的妃子後宮,你會想起九龍奪嫡,也會想到順治董鄂妃,當然也會想到孝庄蘇麻拉姑,然而,對於康熙的兄弟們,卻鮮少有人提及。甚至會給人一種錯覺,好像順治就只有康熙一個孩子。

其實,想想又怎麼可能呢?哪怕順治深愛董鄂妃,甚至為董鄂妃而死,可是他畢竟還是一個生在古代的皇帝,擁有三宮六院,骨子裡就沒有什麼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想法。所以,後宮妃子那麼多,除了康熙玄燁,順治也還有好幾個兒女。

同樣是自己的親兄弟,為何康熙對福全十分厚待,對常寧卻挺冷漠?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劇照

清史記載,順治帝有八子六女,這個數量對於皇帝來說並不算多,不過順治二十多歲就英年早逝,假如不是死得早的話,可能康熙在通往帝王之路的過程中,也會多幾個競爭者了,也許也會在順治朝掀起一場「九龍奪嫡」之爭。不過,順治死得早,兒女們又大多短命,女兒活到成年的只有一個,兒子活到成年的卻有四個,他們分別是福全、玄燁、常寧、隆禧。其中隆禧在康熙十八年因病去世,年僅二十歲。所以後來順治的兒子們,就只剩下皇次子福全,皇三子康熙玄燁,皇五子常寧,無形之中玄燁登基本也沒有什麼競爭對手。

隆禧死後,康熙的親兄弟就只剩下福全和常寧了。按理說只剩下這兩個兄弟,怎麼著也該更親厚幾分的。可是康熙對兩個兄弟的態度,卻十分耐人尋味,他對兄長福全確實是很親厚,而對弟弟常寧,就總有那麼幾分冷漠的味道了。

同樣是自己的親兄弟,為何康熙對福全十分厚待,對常寧卻挺冷漠?

劇照

首先來說說福全吧,福全是個神奇的皇子,小小年紀就有了不一樣的志向,年幼的時候,順治問他的志向,福全就滿臉認真的說:願為賢王!誰能想到一個丁點大的皇子,就已經洞悉了儲君爭鬥的慘烈,早早抽身擺正自己的位置呢?或許也正是因為這點,福全一直深得康熙看重,兄弟倆感情也不錯。

康熙登基以後,福全按照幼年的心愿,被封裕親王,命與議政,他一心一意以國事為重,按照他所希望的那樣成為一個賢王,雖然在準噶爾部一戰時,曾因為失誤受到康熙的嚴厲訓斥,可是也並不影響他們的感情。當然或許也還有一個重大原因,就是這兄弟倆小時候都養在祖母孝庄太后跟前,從小長大的情誼非比尋常,每次陪同祖母出遊時,這兄弟二人總是前引後扈,祖母病重時他倆又精心護理,直至孝庄文皇后奉安,弟兄之間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同樣是自己的親兄弟,為何康熙對福全十分厚待,對常寧卻挺冷漠?

劇照

後來福全去世,康熙帝出行塞外還特意趕回來看他,福全死後,不僅倒棺前痛哭,命按照鄭親王的規格辦理喪儀,而且正常的祭祀之外,還加祭。康熙帝還命人快速的去看地,造墓立碑。除此之外,還給福全上了謚號憲,他還特意命畫工精繪一張像,為康熙帝與福全並坐於桐蔭之下,示手足同老之意,表達了對福全的思念之情。

而比福全早死了17天的常寧,就沒有這待遇了,常寧死時康熙也在塞外,並沒有趕回來,只是派皇子回來操辦常寧喪事,而且還不給常寧上謚號,還把常寧的喪事規格降低。而且福全死後,他的子嗣是直接世襲裕親王。常寧死後,他的兒子世襲爵位的時候,卻降了兩級。同樣是兄弟,康熙這偏心眼可大了。

同樣是自己的親兄弟,為何康熙對福全十分厚待,對常寧卻挺冷漠?

劇照

其實同樣是親兄弟,為何康熙對福全就很厚待,對常寧就很冷漠呢?福全的我們上面也有說,一方面是從小到大的情誼,而且福全自己也很會做人,還很重要的一點是,福全和康熙不存在立場上的尷尬關係。而常寧就不一樣了,常寧的妾吳氏是建寧公主的庶出女兒,所以說,常寧還是吳應熊的女婿!而吳應熊吳三桂的關係大家也都知道的,康熙殺掉了吳三桂所有的男丁子孫,吳氏雖然因為是已經嫁出去的女孩沒有被賜死,可是多多少少還是受到牽連,作為丈夫的常寧也不例外。

當然除了外在的原因,或許還有一個深層次的原因就是,常寧和康熙的關係,並不如康熙和福全好。再親的兄弟,也是需要相處才能培養出感情,而常寧和康熙,或者是少了這麼一點相處,又因為吳三桂之事頗有心結,自然康熙也對這個兄弟喜歡不起來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D雜談 的精彩文章:

皇太極的五大福晉,全都一個姓氏,來頭一個比一個大,孝庄排最後
川島芳子當年到底被槍決了還是被人替死了?

TAG:小D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