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世民為何不削奪開國功臣們的權力,反而還修凌煙閣頌揚他們

李世民為何不削奪開國功臣們的權力,反而還修凌煙閣頌揚他們

開國皇帝為了鞏固皇權,都會嚴厲打擊開國功臣。比如朱元璋、劉邦等人,他們會編造理由,削奪開國功臣的兵權,對開國功臣進行嚴厲殺戮。趙匡胤雖然並沒有殺功臣,但他依然採用了「杯酒釋兵權」的方式,解除了功臣們的兵權。劉秀看起來對功臣們是非常好的,沒有殺功臣,同時還給予了他們巨大賞賜。其實不然,劉秀當時是採用「推恩令」的方式,封賞非常多的侯,以此削減功臣的權力。同時他還採用「廢后」等方式,間接地削奪功臣的權力。

但李世民(李世民嚴格意義上,可以稱為「開國皇帝」)的做法,卻和這些開國皇帝都不同。他並沒有打擊那些開國功臣們,甚至還修建了凌煙閣,表彰他們。雖說後來也殺過侯君集和張亮,但是他們主要是參與了太子謀反事件。這與忌憚開國功臣功高而處置他們,意義是不一樣的。

(李世民劇照)

那麼,李世民為什麼不像其他開國皇帝做的那樣對待開國功臣呢?

一、唐初大將並不掌控兵權。

唐朝初年實行的是府兵制。關於在府兵制中將領所起的作用,《新唐書》上是這樣記載的:「若四方有事,則命將以出,事解輒罷,兵散於府,將歸於朝。」

也就是說,唐朝初年的將領們,並不直接掌控軍隊,兵權由朝廷來掌握。沒有直接掌控軍隊的大將,其實作用是並不大的。

這和漢朝初年的情況就不太一樣。漢初是封國制,那些開國功臣都在封國里,他們手裡都掌控著軍隊,有自己的自主權。雖說這些功臣們的長史這樣的文官,由朝廷委派,這些長史實際上起到的是監督功臣們的作用。但是,一旦功臣想造反,只需要派一個士兵,就把那個文弱的長史給解決掉了。

唐朝的功臣們也會派到地方上去。比如,尉遲敬德就被派往同州擔任刺史。但是,他只是起一個文官的作用,並不掌兵。需要他掌兵的時候,才由朝廷任命。因此,實際上李世民並不需要刻意打擊他們。

(長孫無忌劇照)

二、李世民已經有過一次洗牌。

李世民所面對的開國功臣非常特殊。原本唐初開國功臣是有很多的,這些開國功臣,有些是在李淵打江山的過程中出過力的,有些是投降過來的,情況很複雜。但是,由於後來發生了玄武門政變,開國功臣就完全變了,變成了李世民的那些嫡系。而原先李淵的那些功臣裴寂、劉文靜、蕭瑀、陳叔達、封德彝、裴矩這些人,已經沒有了勢力。

李世民的這些嫡系,一方面都是李世民提拔起來的,和李世民的關係很親密。另一方面,比如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他們其實在唐初建國的時候,所立的功勞並不多,沒有什麼可倨傲的。當時他們既不成氣候也沒有勢力,就算他們想像胡惟庸那樣造反,也不會有人聽他們的。而尉遲敬德、秦叔寶這些帶兵的人,也屬於李世民的嫡系,他們與李世民並沒有什麼抵牾,因此也不會反叛李世民。

用一句簡單通俗的話來說,當李世民上台的時候,開國功臣其實已經洗過一次牌,相當於已經削奪過開國功臣的權力,李世民不需要再削奪了。

(朱元璋劇照)

三、李世民有足夠的自信和開闊。

其實,開國皇帝之所以一定要殺功臣,削奪功臣的權力,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皇帝本人不夠自信和開闊

比如殺功臣最多的劉邦和朱元璋。

劉邦當年一窮二白,而且本身是個無賴,最後竟然當上了皇帝。這一點,就讓他自己都覺得像做夢一樣。因此,他一點兒也不自信,看誰都像要造反的樣子。

韓信、彭越、英布這些人,手握重兵,自然不可靠。但是,後來他甚至也懷疑上了盧綰、樊噲這些他最親近的人,覺得這些人也要造他的反。連蕭何這種,手中並沒有兵權,一直兢兢業業,後勤工作做得極為出色的人,他也覺得他是一副造反的樣子。搞得最終蕭何不得不「自污」,把自己的品德「強行拉低」,以此來減少劉邦的懷疑。

朱元璋的情況和劉邦差不多,也是一個充滿疑心病的人。

趙匡胤則因為是通過「陳橋兵變」獲得皇位的,這也讓他很擔心,害怕手下也會學習他這種方式。因此,也很不自信。

但是李世民不一樣。他本身是一把打仗的好手,同時又是一個治國的能手,而他的祖上,也一直是朝廷中的大官。這樣的背景和能力,讓李世民非常自信。根本就不用懷疑別人造反,也不害怕別人造反。當侯君集有造反言論的時候,有人告訴李世民,李世民還表現出容忍他的樣子。由此可見,李世民實在是相當大度和自信的。

(參考資料:《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歷史真相 的精彩文章:

秦國有限的土地和物資,怎麼夠獎賞幾十萬立功的秦軍將士
朱高熾在位不到一年,為何便獲得歷史極高評價?其實不只一年

TAG:張生全歷史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