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產業挑戰加劇:如何在技術變革中資源分配協同?
當全球貿易規則體系或在不確定中重構時,諸多相關產業也面臨著挑戰,其中就包括供應鏈產業——國際經貿格局改變對國內供應鏈發展將產生何種影響?供應鏈如何在產業模式和技術變革中,承擔起資源分配協同的功能?
「目前,全球供應鏈所面對的系統風險明顯大於開放所帶來的機遇。」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在談到外部環境時表示。
海關總署數據表示,今年前4月,我國外貿進出口增長4.3%,民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國有企業進出口分別占外貿總值的41%、40.7%、17.9%。其中,外商投資企業出口2.03萬億元,下降0.1%;進口1.84萬億元,下降1.9%。
「外商投資的進出口都呈現出負增長的態勢,也就是說這三個因素,即供應鏈依存的三個因素,正在從緊密相連到發生顛覆性的改革。」在日前於福州舉辦的「2019中國供應鏈高峰論壇」上,張燕生援引數據表示。
與會的部分嘉賓也表示,中國的供應鏈產業面臨挑戰加劇。商務部流通業司原司長向欣認為,高技術的引進和產品貿易方面將遇到很多障礙。
「外部貿易環境的變化,對中國來講,我們的戰略機遇期的內涵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對於供應鏈來講,可能在許多方面都會受到挑戰。」向欣提到。
挑戰體現在三個方面,他談到,首先產業鏈的重構和轉移在部分的行業和領域中將會出現;其次,在高技術的引進和高技術的產品貿易方面,中國可能將面臨很多障礙;最後,知識產權領域的競爭會更趨激烈,由此對於國內加快創新發展提出更高要求。
有業內觀點認為,貿易摩擦或會導致在華企業原有供應鏈體系發生轉移。
如果將供應鏈分為成本驅動型、效率驅動型、資源驅動型,張燕生認為,成本驅動型可能會離開,向加工貿易、代工貼牌,向低端轉變。效率驅動型不會離開,資源驅動型會否離開,則取決於資源所屬行業。
從這個角度來講,如何在新形勢下打造自己的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成為關鍵。向欣認為,目前,國內供應鏈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基礎薄弱、服務能力差、智能化協同尚需加強是突出特點。
「我們80%左右的企業都停留在供應鏈發展的初期階段。我們必須選擇的一個途徑,但是我們的供應鏈功能比較單一。」
如何解決上述問題?他提到,一方面,在政策上,供應鏈發展具有兩個重要戰略支撐,對外是「一帶一路」,對內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另一方面,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依靠智慧供應鏈形成大數據和互聯網的支撐,由此達到智能化協同,然後形成一個生態圈。
以農業供應鏈舉例:昆明花卉交易市場的鮮花,一早從田間地頭採摘下來,僅需24小時就能夠到達國內任一地點。其基於的技術是依靠數字化和互聯網連接的全程冷鏈。農業供應鏈可著力解決產銷的銜接問題。
※「千萬資金一日游」難成行,科創板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嚴上加嚴」
※對標巨頭英偉達,依圖科技發布雲端AI晶元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