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不會說「對不起」,但你可以說「沒關係」
最近《我家那小子2》開播,于小彤的媽媽被罵上了熱搜,3年前的綜藝《中國式相親》也順便被翻了出來,極端教育背景下行成的畸形婚戀觀再次被噴得體無完膚。
但在口水唾沫滿天飛之後,我們是否願意努力淡化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這才是今天要討論的關鍵。
三年模擬、五年高考,應試教育就像一把看不見的「小房子」,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壓在我們的脊樑上。更難的是,我們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脊樑上,還有著更大的「房子」。不敢說他們指望著我們能一起背負,但至少希望未來我們可以分擔。
所以,從小到大我們聽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你看看隔壁張姐的小孩每次考試都是全班第一,你什麼時候也能這麼爭氣?」
無法避免的打壓式教育總讓人有一種「我不如別人」的挫敗感,這是中國父母們慣用的辦法,來不及心疼你之前就先罵你,罵過之後明明很心疼卻無法說出口。他們最多會說一句,「快來吃飯,別看電視了」。
幼小的我們還無法懂得這份深沉的愛,倘若不甘心還多說了兩句嘴,事後的波瀾或許會更大,因為那個時候父母尚有抱負、我們還未長大。
我們永遠都無法理解他們為何不能好好說話、好好表達愛,他們也永遠無法理解作為小朋友的我們為何如此執拗、如此「打罵不得」?
久而久之,父母在我們眼中變得越來越嚴厲、我們在他們的眼中變得越來越叛逆。兩股繩就這樣相互交織著,隨著我們年紀越來越大,在青春期的時刻會到達一個小高潮。
因為這樣的「不被重視」導致的缺愛,我們拼了命地想要衝破18歲的大關,渴望憑藉自己的力量站起來,但最大的「站起來」就是得到父母的認可。
蘇明玉就是個典型,嘴上說一切都是為了報復,其實就是為了得到蘇母的認可;千方百計想要擺脫原生家庭給自己帶來的傷害,其實骨子裡卻一直帶著父母輩做事的方式。
《我家那小子2》的于小彤自小家教嚴厲、母親控制欲較強。成年之後,他喜歡的女生類型也更加傾向於「姐姐型」,不喜歡完全被控制,卻又依賴被女朋友管束。這也正是多年來在母親的影響下形成了這種定式。
而另一種情況是,如果母親控制欲極強,男生也會選擇完全不管自己的女朋友。
所以要問原生家庭對自身成長尤其是婚戀觀的影響大不大,百分之百可以篤定地說:非常大。
女生很大程度都會選擇像爸爸一樣性格的伴侶,而男生則會選擇像媽媽一樣性格的伴侶。自小在控制欲較強的父母環境下生存的小孩,對這份控制有著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羈絆:我拚命想要擺脫「控制」,可又依賴於這份「管束」。
聽上去有些病態,卻是如此真實。更為可怕的是,你會發現你的每一任都和前一任有著相似的共同點,他/她們身上都會有著你迷戀的共性,而這個共性在你爸爸或者你媽媽身上也有。很多時候,父母相處的交流模式,也會映射到你同自己伴侶相處的模式。
說老實話,不管是看影視劇還是綜藝,我們是會心疼有原生家庭創傷的孩子,但也氣孩子本身,原生家庭固然造成了影響,可為何自己不能「逆天改命」呢?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個人都會被自己的原生家庭所影響,你無法改變出身,卻可以改變日後的生活。
耳濡目染四個字不是空穴來風,如果你的父母是個八面玲瓏的人,在日後的人際交往中,圓滑的為人處事成為了你與生俱來的本領;反之,「變通」、「識時務」也成了你人際交往裡的一個小障礙。你也很有可能會變成另一個「嚴厲的媽媽」,像你媽媽那樣嚴苛「控制」著你的伴侶。
每一個細節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對你造成或大或小的影響,可怕的是,有些人並不知道這些根植到了你骨子裡的影響。當你對現狀不滿且感到困惑的時候,真的該停下來好好思考一下,「我怎麼變成這樣了?」
18歲大關的衝破其實也並未能夠讓你脫離原生家庭的束縛,真正的自由是在你的經濟獨立之後,當你可以拿著自己賺來的錢自行規劃、自己做主的時候,你才真的短暫「脫離」。
以25歲為界限。25歲之前你埋怨所有的一切都是原生家庭對你造成的影響,實則是一個勉強說的過去的借口;而25歲之後你還如此,真的是自己逃避現實不去改變的說辭了。
與其繼續指責,不如學著去看清。首先你要提出的問題是:我是什麼?
這不是要你追溯宇宙本源這些「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而是要你分析你的處境並學會接納。不是富二代的家庭沒有關係,明白父母在社會階層中的經濟處境,靜下心來好好想想你究竟生活在怎樣的家庭?
這個過程是最難的一步。因為大部分人根本看不清且不願去面對殘酷的現實,覺得如果自己「生在羅馬」就不需要努力了。可你不知道的是,有多少本就生在羅馬的富二代家庭的小孩,卻比你上進、努力百倍。
接納不夠富足的家庭之後,你要學著去接納不夠完美的父母。從我這一輩算起,父母大多都是在22-24歲之間就結婚生子了。嚴厲來講,這個年紀的成年人心智還不夠完全成熟,連自己都還是個大小孩的時候,他們卻在學習如何教另一個小小孩了。
就像《請回答1988》裡面那樣,德善的爸爸在給女兒買過零食之後,滿臉愧疚又難為情地說,「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爸爸也在學習怎樣去當一名好爸爸,你可以原諒爸爸嗎?」
他們都不是聖人,就某些家庭來說,他們給了你生命,就已經是他們最大的能力了。
當你能夠心平氣和面對以上問題後,就該問自己第二個問題,我有什麼?
往商業里說,這個階段的你需要做的是「整合資源」。在現擁有的一切里,明確地分析自己的利弊和長處。因為我的父母善於交際,人際交往對我來說綽綽有餘,我是否能夠利用好這點來幫助自己呢?又或者我的父母不太八面玲瓏,但善於研究,我也是個有鑽研精神的人,為此能否幫助到我?
在這個階段,你要找到真正適合你的事情。年紀越大你就會明白,熱愛的事情並不能夠成就你,那些你現在做起來得心應手的事情才更能成就你。畢竟隨著年齡的增長,任何的試錯都是需要代價的。如何穩步前進,降低成本才是成年人真正該思考的問題。
接納、分析之後,就要開始像個戰士一樣去戰鬥了。最後你需要問自己,我要什麼?
很明顯,生在普通家庭的你,父母除了親情,在事業上很難給予你實質性的幫助。你沒有每個月能給你500w的媽媽,也沒有一句話就能把你調到心儀單位的爸爸,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你自己來扛、需要你自己來規劃、需要什麼,如何得到?
是不是有點慘…說好在羅馬舉行世紀決鬥,他們卻從出生開始就一直在羅馬等你?而你,還在為如何去羅馬揪心。但如果故事就這樣按照古老神話的劇情上演,有點俗了。
一個大膽的設想:為什麼你不可以靠自己的努力,改變世紀決鬥的地點?
而在伴侶的選擇上,既然已經明白利弊,可不可以學著同對方增加更多的交流?學會更多的包容和體諒,一起去承擔和解決問題呢?
好吧,其實當你真正去做某一件事情的時候,哪怕最後你到不了羅馬,看著滿身傷痕卻也滿滿收穫的自己,也已經根本不在乎那場決鬥了。
當然,你我都知道改變命運這場戰役有多辛苦。也有相當多的一部分人無法改變,或是因為「原生家庭之罪」造成了無法磨滅的災難。父母要反思嗎?應該要的,可或許當他們知道曾經的自己做的不對的時候,已經為時過晚了呢?那些「過錯」已經對你造成了影響了呢?
不幸的人大有人在,幸運的是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們,或許還有機會對要強的媽媽說一聲「沒關係」。原生家庭固然有不完美的地方,真的不滿意,你可以盡自身最大的能力去創造屬於你自己的新生家庭。
編輯:Foco
撰文:YIMING QIAN
親愛的讀者們,微信改版「點贊」變成「在看」啦!好看的你們看完別忘記在文末給我們點個在看哦~
近期精彩內容不要錯過哦
這些年,我們對不起的那些美白精華
不要再要求女人們必須「優雅」老去了,好嗎?
第0屆時尚奧斯卡 獲獎者:凱特王妃...…新造型師
※年紀越大越應該感激身上還有脂肪
※不要再要求女人們必須「優雅」老去了,好嗎?
TAG:VOG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