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中的「系列構成」是幹什麼的?很多人忽視了劇本的重要地位
在日本動畫製作的過程中,有一個職位叫「系列構成」,很多人都沒有明白的它的意思。
其實,「系列構成」是日文的說法,換成中文的說法就是「總編劇」,或者「劇本統籌」,那麼大家會覺得,「不就是換個說法嗎?寫劇本的還是寫劇本的咯」,但是其實,很多朋友沒有理解劇本在一部動畫中的地位和意義,而簡單的把劇本當做是「文戲」。
「系列構成」是幹什麼的?
製作一部動畫,並不是一位編劇來完成所有故事的撰寫,而需要許多位編劇,基本每一集的劇情可能都由不同的編劇完成,寫劇情的人在日本動畫中稱為「腳本家」。但是不同的人寫出的劇情風格會有所不同,和原畫師中,負責統一畫風的「作畫監督」一樣,統籌整個劇本的風格保持統一的人,就是「系列構成」,中文來說是就是「劇本統籌」或者「總編劇。」
在畫面出現之前,首先是文字
很多朋友看動畫,非常注重畫面,作畫,也注重故事,也就是劇情。但是卻沒有想過,劇情,和畫面是有著相當的關聯。剛才也提到了,日本動畫中,寫劇情的職位被稱作「腳本家」,也就是中文裡的編劇,腳本是將動畫的畫面先以文字的形式展現的工作,也就是說,在演出負責畫分鏡之前,並不是演出或者監督看了原作,就拍拍腦袋畫分鏡,除非監督和負責系列構成是同一個人的情況,不然,基本畫分鏡的人都是參考了當集的腳本來繪製分鏡的,文字是先於畫面的,而很多角色的演出,都是以文字的形式來表現的,這雖然是一件很基礎的事情,但是大家都忽略了,認為劇本(腳本)只是文字,隻影響故事的發展,其實在動畫片的畫面出現之前,劇本(腳本)同時會影響畫面的表現。
演出也是通過對腳本的理解,才開始構建心目中動畫的畫面,然後對原畫師提出具體的作畫要求,監督是通過閱讀腳本,開始構建對作品的風格的取向,劇本是動畫的最初,而並不是只是文戲。
角色設計也看的是劇本,而不是原作
一個動畫片,角色設計是極為重要的一個職位,角色設計的感覺能不能符合作品的風格,也影響著作品的評價。
例如細田守的動畫作品,角色會採用沒有陰影的風格進行繪製,什麼樣的形象設計才符合他這種平面感較強的角色風格的需要,這是值得揣摩的事情,也很考驗人設師的水平。因此,一般人設師都會讓有長時間的原畫經驗,畫技深的畫師來擔當,一般都擁有總作畫監督的實力才做的上人設師。
那麼角色設計師,人設師,根據什麼來參考設計角色的?不是憑空想像,不是和監督的溝通,不是和原案作者的溝通,而是參考劇本。很多人非常想當然的認為,動畫的角色設計是參考了原作的畫風,並不是,而是根據腳本的描述,來設計角色。這一點,京都動畫的人設師池田和美就在公開的採訪中提到,自己是閱讀了腳本後,根據腳本中強調的地方來塑造每一個角色。也就是說,腳本甚至影響到你看到的角色形象。
當然,設計師會參考監督的意見,會參考原作來進行設計,不過最多的還是參考文字描述的腳本。
影響劇情的不僅僅是劇本,還有很多人
很多人覺得一部作品劇情不好,就是寫劇情的「系列構成」的問題。其實不然。一部動畫中,能夠影響劇情走向的人有很多,監督自然是能對劇情發展提出建議和影響劇情走向的人之一,除此之外,製片人也有權利提出建議,另外,連為動畫出錢的贊助商甚至都能影響劇情的展開,以方便達到贊助商所期待的商業效果,比較好理解的例子,就是《機動戰士高達》系列,製作玩具的萬代公司,當然有權利修改劇情走勢,來方便他們的高達模型的商業促銷,被高達迷稱作「騙錢獸」的《機動戰士高達UC》,神棍劇情的走向就不應該全是腳本家福井晴敏的鍋,萬代赤裸裸的商業重視度,也一定程度影響了劇情發展。
小結:因此,很多人對「劇本」(日本動畫片中稱作「腳本」)有不少誤解,劇本並不是僅僅是文戲,而在動畫片中影響了很多東西,首先先有文字的描述,才有了畫面的誕生,不僅如此,甚至角色的形象,也由腳本誕生,並且影響劇情走勢的要素很多,商業上也足以影響劇情的發展,不要忘記,日本動畫片是商品,為藝術效果而打造的作品,少之又少。
※亮相23年皮卡丘到底有哪些變化?皮卡丘是如何從萌鼠變成大叔?
※真神作來了!《千與千尋》內地引進確認!家門口看一次宮崎駿傑作
TAG:T哥小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