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免費開放!快來上海紡博館感受千年蠟染技藝

免費開放!快來上海紡博館感受千年蠟染技藝

貴州黔東南,一個蒼莽深處的傳奇,多少年來蠟染這一古老工藝得以世代相傳。今天,上海觀眾足不出戶就能感受到來自秘境大山深處的清麗之風。

在第43個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華服典章——貴州·黔東南少數民族傳統蠟染技藝展」在上海紡織博物館拉開序幕。此次展覽由上海紡織博物館和黔東南州民族博物館、黔東南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合作舉辦,希望通過展覽共同探索民族文化傳承、保護和發展之路。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於貴州省東南部,境內居住著苗、侗、漢、水、壯、布依、瑤、土家等33個民族,少數民族人ロ佔總人ロ81%,是世界苗、侗等少數民族原生態文化遺產保留核心地。黔東南州非遺保護中心主任粟周榕說,黔東南州共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53項72個保護點,在全國地州級名列第一,這些絢麗多姿的文化遺產是黔東南各族人民勞動和智慧的結晶,也是黔東南原生態民族文化的精髓,本次展出的苗族蠟染以及黔東南其他少數民族蠟染就是國家級非遺名錄之一。

蠟染,古代稱「蠟纈」,據《貴州通志》載,是「用蠟繪於布而染之,既去蠟,則花紋如繪」,與絞纈(扎染)、夾纈(鏤空印花)並稱為我國古代三大印花技藝。蠟染早在秦漢時期就已經存在,隋唐盛行,宋代以後漸漸淡出中原。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由於空間的阻隔,加上民族信仰和環境等因素,較好地保護和傳承了這一傳統工藝。

在蠟染之鄉黔東南,以苗族為代表的少數民族婦女,將手中的蠟刀代代相傳,保存了中國幾千年蠟染製作的原始形態及發展過程。黔東南蠟染中,每一個動物紋樣都隱藏著一個動聽的故事和傳說,每一種植物紋樣都寄託著一個理想和希望,每一個幾何紋樣中都蘊含著深邃的寓意和思想。據黔東南州民族博物館副館長潘笑雲介紹,此次展覽通過「千古遺韻」、「神秘華章」、「古藝今風」三個篇章,將蠟染這一傳統工藝呈現給上海的廣大市民,希望市民在欣賞這流傳久遠的「窩妥」及其紋樣奧秘的同時,去感知黔東南、愛上黔東南。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國家對傳統工藝的保護力度不斷加強,繼2006年黔東南的丹寨苗族蠟染製作工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後,很多蠟染製作技藝匠人也相繼進入州級、省級以及國家級傳承人名錄。粟周榕說,由於黔東南傳統蠟染這種簡練的造型、單純明朗的色彩、誇張變化的裝飾紋樣,具有較高實用性和裝飾價值,如今一些工藝設計師也將傳統蠟染文化元素進行重新組合、設計,用於現代時尚設計中,顯得清新悅目、樸實大方,深受消費者青睞。傳統與時尚的碰撞,使古老的工藝得到更好的傳承和保護。

本次展覽在上海紡織博物館三樓專題館舉辦,展期將一直延續至今年8月18日,免費向市民開放。上海紡織博物館希望通過這類展覽,讓全社會對這些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給予更多關注,追尋民族服飾之美背後更多的人文內涵與情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在科舉史上,分數面前人人平等,寒門出貴子比較普遍的,是哪一個朝代
又一波制裁來襲!美國對伊朗金屬產業「揮拳」,能逼對方就範嗎?

TAG:上觀新聞 |